预防接种点安全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为保障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预防和控制预防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或疾病传播,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和接种差错事故的发生,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预防接种点设置与管理
1. 预防接种点应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并经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评审达标。
2. 预防接种点应设立候种区、预检区、接种区、观察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布局
合理,避免与感染科室交叉。
3. 预防接种点应配备合格的消毒设施、设备,做好接种前后接种室的消毒工作,
并做好消毒记录。
4. 预防接种点应配备足够的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
射器,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方法、接种流程规范实施接种。
5. 预防接种点应设立登记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提供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信息。
三、预防接种人员管理
1. 预防接种人员应具有经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
格的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
2. 预防接种人员上岗前应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并佩戴胸卡。
3. 预防接种人员接种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
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
四、预防接种流程与操作规范
1. 接种前,预防接种人员应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卡(薄)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
2. 接种时,预防接种人员应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所接种疫苗的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3. 接种后,预防接种人员应观察受种者30分钟,确保无不良反应发生。
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
1. 预防接种人员应熟悉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2. 如发现受种者出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接种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六、监督与考核
1. 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预防接种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2. 预防接种点应建立健全预防接种工作档案,定期对预防接种人员进行考核,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规范、有效。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3. 预防接种点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有效,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