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水景观现状分析
秦安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秦安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dc9b1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b.png)
秦安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贠顺香【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2页(P110-111)【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现状; 对策【作者】贠顺香【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水务局甘肃秦安 741600【正文语种】中文秦安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全年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是甘肃省干旱县之一。
但就人口基数来说,秦安县人口基数较大,人口超过60万,人口密度大。
就甘肃省来说,属于人口大县。
使得人均水资源还是比较匮乏。
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秦安县的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以农业发展为重点发展模式,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作为支撑。
一、秦安县水资源概况秦安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天水市北部,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山峦起伏,沟壑交错,是全省18个干旱县之一。
县辖12个镇和5个乡,约有60多万的总人口数,农业人口就有58万人。
秦安县自然条件差,全县以农业发展为主。
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制约,该县全年降雨稀少,干旱频发。
且降水时节分布不均,夏秋季雨水量较多,春种期间雨水量较少,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和成长。
旱灾冻灾等自然灾害较多,水资源又比较短缺农业、工业用水不断加大,严重制约了秦安县经济的发展。
为解决秦安县水资源短缺的现状,秦安县近几年狠抓水务建设,多措并举,紧紧围绕“引水治旱”的思路,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向各方面争取资金支持,不断推进水利建设,采取集水、蓄存、引水等多项措施,充分通过雨水蓄集、地表水利用、地下水开发,边远山区,尤其是浅山干旱区的缺水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2014年,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秦安县实行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并成立了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2015年8月,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秦安县因此受益,设计年供水量约为4876万m3,受益人口达到62万人。
引洮工程的建成,秦安县全县17个镇因此而受益,老百姓用水吃水问题不仅得到了解决,全县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都会因此而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全县的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也会有所推进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并行的良好格局由此而开启。
秦安县西小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分析
![秦安县西小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b9b0035f0e7cd1842536b8.png)
王窑乡与西川镇范围内 , 五龙三县联合农村饮 水安全 问
题( 即千户农村饮水安全 工程 ) , 工 程惠及 千户乡 1 7个村 、 西 川镇 1 5 个 村及王窑 乡 2 个 村等共 3 4个 行政村 ,解 决了 3 6 7 1 3 人 的饮水 问题 , 工程最高 1 3 用水量为 2 2 6 9 m 。西 川镇农 村饮水安全 工程 , 涉及 西川镇 1 6个 村 , 解决 4 0 9 7户 2 0 6 8 7 人 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 工程最 高 日用水量 1 2 6 9 m 。 王窑乡农 村饮水 安全工程 。 涉及王窑乡 1 8个村 、 西川镇 7 个村及郭嘉 镇5 个村等共 3 0个村 , 解决 了 6 3 3 3户 2 0 3 7 6人的饮水问题 ,
有年际变化较大 , 年 内分配不均匀的特点 。西小河径流量见
表 1 。
3 水资源 开 发利用 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秦 安县 地下水 资源 主要分 布 在秦安 盆地 、叶堡 盆地 、
表 1 西 小河流城径流量月分配 九 源自5 0 % 2 2 . O
十 一
47 . 8 2 7 . 8 2 . 2
2 水 资源 利用现 状
由于西小河流域 属于峡谷 型河流 , 两岸 阶地较高 , 岩 石 裸露 , 无地下水补给 , 沿 岸居民和果林 分布在阶地上 , 取水 困 难, 目前人 饮水 源为水窖或葫芦 河地下水 , 果林灌 溉采用 单
井 出水量 2 ~5 m 3 / d的小土井及移动喷灌灌溉 , 水量很有 限 ,
西小河流域下垫面条件较差 , 致使该流域地表径流显得
工程设计供水规模 1 5 1 2 m 3 / d 。由于受水源限制 , 没有解决王窑
秦安县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浅析
![秦安县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5f491e69eae009581beca8.png)
关 键 词 :饮 水 安 全 ;水 源 ;简 析 中图分类号 :TU99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03安 县 位 于 甘 肃 省 东 南 部 ,天 水 市 北 部 ,东 西 长 63 km,南 北 宽 49 km,面 积 1 601.6 km2。东 与 清 水 县 、张家 川 回 族 自治 县 接 壤 ,南 同 麦 积 区 相 邻 ,西 靠 通 渭 县 ,北 领 庄 浪 县 、静 宁县 。属 陇 中黄 土 高 原 西 部 粱 峁 沟 壑 区 ,海 拔 1 120~2 230 m。据 秦 安 县 气 象 局 资 料 :多 年 平 均气 温 l0_4℃ ,最 高 气 温 37.8 ̄C,最 低 气 温 为 一 18.9℃ ,最 大 风 速 19 m/s,多 年 平 均 无 霜 期 175d,日照 时 数 2 208.3 h,年蒸 发 量 1 460.9 mm,干 旱 指 数 为 l 26,最 大 冻 土 层 深 度 0.76 m,多年平均降水量 474.7 mm。降水冬春很少 ,多集 中在 夏秋 之交 的 7—9月 份,约 占全年 降水量 的 55.3%,且 降水 多 以 暴 雨 的形 式 出现 。 l 现状
公共服务与管理 .II 。
GonggongFuwuyuG uanIi j
秦 安县 饮水安全工程 水源浅析
杨 斌强
(甘 肃省秦 安县 水务局 ,甘肃 秦 安 741600)
高山堰塞湖旅游景点
![高山堰塞湖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53fc6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0.png)
高山堰塞湖旅游景点高山堰塞湖是指由于地震、雪崩或岩崩等原因,山体塌落形成堰塞,堵住河流形成湖泊的自然景观。
这些湖泊一般都位于高山峡谷之间,水面呈碧绿色,景致优美。
以下是介绍高山堰塞湖旅游景点的文章,包括石羊河堰塞湖、涧沟堰塞湖等多个景点。
石羊河堰塞湖石羊河堰塞湖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石羊河峡谷内,是以石羊河堰塞堤为主体的天然湖泊。
湖面面积约4000亩,水深10-88米不等。
湖畔群山环抱、林木葱茏,水面细浪荡漾,景致宜人。
游客可以划船、钓鱼等娱乐活动,并可从湖畔登高远望峡谷壮阔景色。
涧沟堰塞湖涧沟堰塞湖位于四川省宝兴县境内,是因为岩屑垮塌导致涧沟堰堵住水流形成的湖泊。
湖泊长约8公里,最宽处2.2公里,平均水深为30米左右。
湖面碧绿见底,水中鱼虾丰富,是一处清心静神的好去处。
游客可以乘坐游艇游览湖区,欣赏湖光山色,还可在湖边品尝当地美食和著名名茶。
白龙江堰塞湖白龙江堰塞湖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白龙江镇,是由白龙江原本奔流峡谷间形成的天然湖泊。
湖泊水面约7000亩,水深50-70米。
湖泊周边风光优美,有白龙峡、寒水壕等景点,游客可以乘船观光、天梯攀登,还可以在湖畔尝试捕鱼采蘑菇等生态活动。
满洲里堰塞湖满洲里堰塞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地区,是因为阿尔山地震引起满洲里河上游山谷塌方而形成的,是内蒙古少见的堰塞湖。
湖泊面积约2000亩,水深约50余米。
湖面青翠欲滴,水质清澈,游客在湖畔可以看到美丽的夕阳和星空。
游客也可以在湖畔漫步、钓鱼等娱乐活动,并可品尝当地独有的美食。
总之,高山堰塞湖景区独具特色,是极具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山水秀美、水天一色的景色,也可以享受到划船、垂钓等娱乐活动的乐趣。
如果你正在规划旅行,可以考虑前往高山堰塞湖旅游,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浅析秦安县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利用
![浅析秦安县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8d394df01dc281e53af074.png)
,
占到 总水 资 源量 7 8 %, 当地 地 表水 0 . 7 6亿 m , 主要 是 葫 芦河 来
水及 其 支流 清水 河 、 显清 河 、 南小河、 西 小河 径 流 。葫芦 河支 流径 流 量分 别 是 : 清 水河 为 0 . 3 6 亿 m ] , 显 清河 为 0 . 1 8 亿 m3 , 南小 河 为 0 . 1 2 亿 ms , 西小 河 为 0 . 1 0 亿 ms , 其 他 一级 支沟 径 流 0 . 0 3 亿 i n , 县 内河 流 均 为季 节性 河 流 ,多 以 时段 峰高 的洪水 形 式从 葫 芦河 河 槽 中一 泄而 去 , 在现 有 的经 济技 术条 件下 难 以开 发利 用 。 2 . 2地 下 水 资 源 地下水 资源量 0 . 4 1 亿i n , , 主 要 贮 存 于秦 安 盆 地 、叶 堡 盆
提 升 的影 响 , 以 西 北 部 降水 量 最 多 , 为5 5 0~6 0 0m m, 东 北 部 和 南部 次之 , 在5 0 0 m m 以上 , 中部 降 水 量 最 少 , 在 5 0 0 mm 以 下 , 葫 芦 河 川 区 降水 北 少 南 多 , 清水河川区西少东多。
经分析 , 秦安县水资源分布, 降水山区高于川区, 地表水 、 地下
水 主要 集 中分 布在 葫芦 河及其 支 流 的盆 地 或河 流径 流 的河 谷 区 。 2 . 4可 利 用 水 资 源 量
秦 安县 地表水 扣除 维系河 流生 态需 水 ( 河流 生态需 水 为平均 径
多年平均蒸发量 1 3 9 8 . 9 m 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3 . 8 7亿 i n ’ ,
占有量 约 为 4 9 5 m 3 / h r n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为甘 肃 省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的 1 / 8 , 为 天水市人 均水 资源量 的 1 / 3 , 低 于 国 际 公 认 的人 均 最
葫芦河秦安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葫芦河秦安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da48f1159eef8c75fbfb3d0.png)
2 0 . 4 7 . 4
3 6
涌水 量 ( I I l : l / h )
最 大 均 值
3 2 2 5 2 3 6
1 5 0 8 0 6 3 8
年取水量 ( 万I I l 3 )
( 万m b
潜 水 溢 出
人 工 开 采
7 6 6 . 3 2
后 的可 持续 开发 利 用 埋 下 了隐 患 。
均 衡 结 果
数量
%
㈢ 清理整 顿阶段
无序开采所带来的后 患于2 0 世纪末 开始
显现, 城镇生活用水首先告急, 秦 安 县 自来 水 公 司 的 四 眼机 井 水位下降约0 . 7 m , 出水量不足3 0 m / h , 而 无 法 满 足 城 镇 日常 生 活
水开发 利用中存在 的问题 , 为合理开发利用秦安盆地地 下水资源探 索一些应对措施 , 以实现 秦安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 可持
续 发展 。
关键 词: 秦安盆地; 地下水; 开发 利用 ;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T V 2 1 1 . 1 +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0 1 9 ( 2 O 1 3 ) 一1 9 -0 0 4 6 ( 0 2 )
从开发利用实际情况来看 , 大致可以分 为无序开采、 清理整
顿、 科学开发利用三个阶段 。 ㈠ 无序 开采 阶段 主 要集中在2 O 世纪 7 O 年代~8 0 年 代, 通
过对该阶段地下水相关资料的收集 、 分析 , 归纳整理 ( 见表2 ) 。
地 下水 埋 深 浅 、 涌水 量 大 、 开采 便 利 是 导 致 该 阶段 无序 开 发
潜 水 蒸 发 排 泄 项 地 下 径 流
秦安县清水河山洪灾害成因分析
![秦安县清水河山洪灾害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f02e7e7e21af45b307a8c8.png)
秦安县清水河山洪灾害成因分析摘要秦安县清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通过对该流域地质状况、地形地貌条件和山洪—泥石流基本特征的介绍,分析了清水河山洪—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清水河;山洪—泥石流;特征;成因;甘肃秦安清水河流域地处秦安县东南部,系南小河左岸的一级支流,主沟道长22.5 km,发源于清水县境内,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穿越秦安县的云山、王尹2个乡镇,于兴国镇康坡村汇入南小河,流域面积为18 020 hm2,涉及秦安县的云山、王尹、兴国3个乡镇、47个行政村。
流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羽毛形状,最高点清水县周家山海拔1 717.6 m,最低点海拔1 244.5 m。
流域发育大小支沟138条,均为季节性山洪沟,平时多为干沟;年平均降雨量481.7 mm左右,其中7—9月降雨量达80%以上,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沟壑密布,河床狭窄,宽窄不均匀,中上游云山段河床最宽达80 m,而下游普遍狭窄,呈漏斗状无缓冲地带,地表结构疏松。
每当遭遇强度大于25 mm/h的暴雨时,降雨量大于土壤入渗强度,雨水来不及渗入到土壤深层而形成地面径流,加之山洪河道源短流急,在下游极易形成陡落、峰高、量大、历时短暂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水土流失、山洪灾害、地质灾害被称为该流域三大自然灾害,多年来灾害频繁发生,给沿岸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汛期山洪暴发直接威胁沿岸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
1 清水河山洪—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历史上清水河是一条泥石流沟,泥石流暴发时,数公里外就可以听到沟谷中巨石相互摩擦、撞击的响声,而沟道河床上皆是巨大漂石、孤石和泥石流所过之处树皮被剥的迹象。
1.1 泥石流的发育特点清水河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区、堆积区具有较为明显的界限,历史上曾频繁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泥石流。
根据沟谷内洪积物的分布特征,可以判断出不同时期的泥石流存在一定的差异。
清水河泥石流形成区面积大,地形陡峻,沟谷峡窄坡降大,为迅速汇集的大量径流与松散固体物质下泄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地形、沟道条件。
秦安县低山强度侵蚀综合治理区的水土保持发展方向
![秦安县低山强度侵蚀综合治理区的水土保持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9f66d145fe4733687e21aa86.png)
置上去。下面简单介 绍文字输入命令。
S ̄x o j T iD a i g o e S a e dT x (e t t ig eet b =h sr w n M d 1p c A d e t tx s r n , i sn ,h ih ) npt egt
锄程序 的调入及运行
打开 CD文件后 , A 单击“ 工具 ”再单 ,
进行 综合 治理是秦安县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和谐社会的迫切 需要 。为 了坚持 以人为本 , 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 推动低 山强
度 侵 蚀 综 合 治 理 区 的 可持 续 发 展 ,现 通 过 对 该 区 域 内 已基 本 完
蚀综合 治理 区的发展方向进行 了调研分析 ,提 出充分利用丰富 的光热资源, 大力发展林果产业, 是秦安低 山强度侵蚀 综合 治理 区水土保持 的发展方向。
类, 母质多为第三 、 第四纪红土 , 由于 地形地貌属 中低 山侵蚀 地
形 , 蚀 作 用 强 烈 , 口密 度 达 3 5人 / m, 使 开 垦 指 数 高 达 剥 人 2 k z致
7 % 加剧了土壤侵蚀 。 9, 本区总土地面积 10 . 4 m, 0 5 2k 占全县总面
积的 6 .% 人 口占全县总人 口的 6 % 是秦安县经济 、 28 , 8, 社会发展
击“ 加载应用程序 ”然后把编好 的程序载入 。再 次单击“ , 工具 ” , 再单击“ ”运行宏功能, 宏 , 这样就可 以把你在 E c l文件中计算 xe 好 的渠道纵断面的数值及文字绘入 C D文件中,编程 中还 可以 A 加入绘制图框和 纵横坐标轴 的语句 ,这样就可 以使一张完整的
成治理的杨家沟、 王李沟两条流域进行对 比分析 , 以期探讨秦安 县低 山强度 侵蚀区水土保持 的发展方向。
关于秦安县水资源利用状况的思考
![关于秦安县水资源利用状况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0dfe66758fafab069dc02cf.png)
管理措施,县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 导,将水 资源开发利
用 、节约和 保护主要约束性指标,纳入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 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 , 实水 资源管护责任 , 落 实行问责制。 3 2 全面推行节水型社 会建设 .
“ 是 生 命 的源 泉 、 生 产 之 要 、生 态 之 基 , 是 农 业 的 命 水
的发 展 ,对 水 的需 求 量 不 断 增 大 ,现 有 的 水 资源 状 况 很难 满
存条件差 , 以开采 , 难 具有开采条件 的仅为平坦 的河谷地 带,
面积不足 4 可 开采 量为 9 %, 6万 m0年 总 自产地表水 量 8 l 。 30
万 m 主 要 是 葫芦 河 及 其支 流 来 水 ,葫 芦 河 多年 平 均 自产 , 水量 2 1 0 0万 m3 已受 到 工 业 废 水 、 生活 污 水 和 农 业 化 肥 、 ,
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 ,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 ,合理 开发 、高效利用水资源 。 3 1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紧紧围绕水资源 的配置、节约和保护 ,严 格执行“ 三条 红线” ,即执 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 ,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 执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执 行水 功能区 限制纳污红线 ,严格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实行严格 的水 资源
中国西部科技
21 0 2年 0 关于秦安县水资源利用状况 的思考
杨淑 芳
摘
李小丽
( 甘肃省秦安县水务局 ,甘 肃 秦安 7 10 4 6 0)
要 :秦安县 自 然条件差,降 雨稀 少,水资源严 重短 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 各行各 业用水量 日 渐加 大,水浪费和 水
污染现 象加重 ,水资源供 需矛盾 突 出。本文结合秦安县水资 源现状特点 , 就加 强水 资源管理 , 源和 节流并举 , 开 缓解 水资源 紧张 问题提 出了几点思考 。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状况;思考
浅议秦安县高人VI密度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浅议秦安县高人VI密度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125ad213169a4517723a380.png)
21 第 0 0 0年 2期 ( 2 3期 ) 总 8
浅议秦安县高人口密度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安 跟 虎
( 甘肃省秦安县水保局 , 甘肃 秦安 7 1 0 ) 4 6 0
秦 安 县属 黄 土 高 原 丘 陵 沟 壑 第 三 副 区 ,全 县 平 均 人 口密 度 3 0 /平 方 公 里 , 高: 5 9人 /平 方 公 里 , 均 耕 地 仅 0 1 8人 最 2 人 .2 公 顷 , 土 流 失 极 为 严 重 , 域 内 年 流 失 泥 沙 16 . 8万 吨 , 水 县 349 每 平 方 公里 年 流 失泥 沙 高 达 15万 吨 , 由于 过 去 对 水 土 保 持 工 作 . 不 够 重 视 , 理 进 度 慢 、 益 低 , 态 环 境 恶 劣 、 众 生 活 困难 。 治 效 生 群 方公里 。 另外 , 由于长 期 的侵 蚀 作 用 , 成 县 域 内地 形 支 离 破碎 , 造 沟 壑 密 度 很 大 。 全县 沟 壑 密 度 2 7公 里 /平 方 公 里 ,沟 蚀 面 积 . 370 1. 2平 方 公 里 , 占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的 l .% 重 力 侵 蚀 面 积 98 , 4.1 方公里, 57 平 占水 土 流 失 面积 的 2 9 , 蚀 和 重 力 侵 蚀 不 断 .% 沟 蚕 食 耕 地 , 成 耕 地 损 失 很 大 。 期 严 重 的 水 土流 失 导致 、 经济发展水平低 、 生态环境恶
部分缺水最 严重 山区 ,群众在饮 水最 困难 时不 得不 以每担 (O 3 公斤左右) . 0 的价格买水吃 。 10 元 最严重 时, 每年春季县政府组 织专 门车辆, 从有水的地方 向边远 、 贫困的地方送 水。 ㈣人 口密度居黄 土高原之首 随着人 口的增长 ,县域 内人
秦安县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发展富村富民产业成效显著
![秦安县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发展富村富民产业成效显著](https://img.taocdn.com/s3/m/28c7642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b.png)
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1320多万元,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都达到90%以上。
(3)提高监测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水保建设。
全面完成了生产建设项目数据录入,充分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全面提升了水土保持监管水平。
每年随机抽取4家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性监测,配合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为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了保障。
(4)重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开展了水土保持宣传进学校、进党校活动,提高了全民水保意识。
如今,治理区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身边的生态环境好了,村容整洁美观了,群众的钱袋子也鼓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像无数颗绿色的种子,在伏羲大地播撒。
水土保持工程名副其实地成了生态建设的“助推工程”、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动工程”。
[作者简介]何栋(1967—),男,甘肃西和人,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20-10-20(责任编辑 张培虎)秦安县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发展富村富民产业成效显著安跟虎(秦安县水土保持局,甘肃秦安741600)[关键词]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富村富民;秦安[摘 要]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陇城南山项目,秦安县改善了区域内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培育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了现代旱作农业,助推了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项目区富村富民产业,全面提升了项目区人均纯收入。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不仅发掘了沉睡多年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旅游价值的景点,而且发展了具有天然优势的果品产业,把项目区建设成了一个集生态、经济、历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示范项目,对秦安县通过水土保持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2021)05-0066-021 项目概况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陇城南山项目区位于秦安县陇城镇南部山区,从北向南由王李沟、山王沟、朱魏沟、凤沟四条小流域并联组成一个完整的片区。
秦安县水资源的分布现状与科学管理
![秦安县水资源的分布现状与科学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e4316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c.png)
秦安县水资源的分布现状与科学管理员顺香【摘要】@@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秦岭以北,总土地面积1601.60平方公里,气候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类型,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208.30小时,无霜期174天,降水量470毫米,蒸发量1448.80毫米,年平均气温10.40℃,干旱指数1.90.秦安县十年九旱,自然条件恶劣,属传统的雨养型农业经济,河流常年断流,区域气候条件属大陆性和副热带气团交替地带,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干夏湿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降水量多在7月~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自然火害频繁.【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46-47)【作者】员顺香【作者单位】秦安县水务局,甘肃,秦安,741600【正文语种】中文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秦岭以北,总土地面积1601.60平方公里,气候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类型,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208.30小时,无霜期174天,降水量470毫米,蒸发量1448.80毫米,年平均气温10.40℃,干旱指数1.90。
秦安县十年九旱,自然条件恶劣,属传统的雨养型农业经济,河流常年断流,区域气候条件属大陆性和副热带气团交替地带,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干夏湿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降水量多在7月~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自然灾害频繁。
一、水资源分布现状㈠地表水资源秦安县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是降雨补给,所以径流的地区分布规律与降水量大致相似。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46亿立方米,其中入境水2.70亿立方米,自产水0.76亿立方米,主要是葫芦河来水及支流清水河、显清河、南小河、西小河径流,葫芦河支流流量清水河为0.36亿立方米,显清河为0.18亿立方米,南小河为0.12立方米,西小河为0.10亿立方米,其它一级支沟径流0.03亿立方米,县内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
㈡地下水资源秦安县地下水的来源在黄土梁峁区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河流沟谷主要接受地表水渗漏补给,其次是大气降雨田间水的垂直渗入,以及黄土中的孔隙、裂隙潜水。
秦安县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秦安县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2d58d9240c844769eaee56.png)
区
5 3 2 . 718
70 9
偏枯年
枯 水 年
多 年 平均
7 5
9 5
2 3 8 3 5 . 6 5 4 . l 5 2 6
2 5 4 2 3 . 5 8 0. 487 0
甘肃农业
2 1 年第 0 期 ( 2 2 00 1 总 8 期)
固 B 嚣 蠲 踊 国 圈 衙
赵 臻
( 秦安县水务局 , 甘肃 秦 安 7 1 0 ) 4 6 0
摘 要: 通过调 查分析秦安县 水资源总量 、 可利用 资源量和
1 7 0 立 方 米 ,入 境 水 2 0 0万 立 方 米 。 山丘 区 为梁 峁 沟 壑 10 万 70
7 0 60 4 2 90 4 5 70
2 3 . 74 0
2 3 . 16 1
3 5 . 6 5 152 6
8 5 78
12 8 2 14 .
8 2 . 66 7
2 3 . 5 8 487 0 69 66
8 0 l 70 0 3 1 3 7 . 2 1 0. 6 0 841 7 0 1 2 00 3 6 3 2 . 9 1 9 . 4 0 7 18
3 83 21 .
1o oo
50 0 3 7 . 8 0 18 0 841 2 0 0
3 2 . 718 70 9 14 2 0 2
3 7 80
23 78 18 4 1 35 .
13 3 8 3 5 .
土 壤侵蚀 剧烈 ,梁 峁起 河 平水 年
伏 、 壑 纵 横 , 形 支 离 谷 沟 地 破 碎 , 均降水 量 444 平 7.
浅析秦安县节水灌溉发展的意义
![浅析秦安县节水灌溉发展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591dca40b1c59eef9c7b486.png)
浅析秦安县节水灌溉发展的意义摘要:节水灌溉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推动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县农业灌溉大都采用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等传统的灌溉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但是灌溉过程中水分蒸发、渗漏现象严重,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发展节水灌溉对于我县节约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节水灌溉灌溉方式意义一、县域概况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南邻天水市麦积区,西靠通渭县、甘谷县,北倚庄浪县、静宁县,地理范围界于东经105°21′—106°02′,北纬34°44′—35°11′之间,海拔高程在1120—2020米之间,东西长63km,南北宽43km。
秦安县辖17镇,428个村委会,总面积1601.6km2,总户数15.9万户,总人口61.64万人,乡村人口57.3万人,人口密度384人/km2,耕地面积105.17万亩。
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丘陵沟壑区,境内梁峁蜿蜒起伏,沟壑纵横密布,山大沟深坡陡,湾、岘、坪、台错列,植被稀疏,灾害频繁,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国省扶贫县之一。
二、基本现状近年来,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以苹果、桃、花椒为主的三大林果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使我县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变。
从2014年底统计资料来看,全县GDP达到47.8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4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620元,粮食产量达到21.66万吨,城乡人民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提高。
秦安县现有莲花老鹰顶滴灌工程(设计灌面1061亩)、柴家山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灌面1520亩)、陇城镇西番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灌面2000亩)。
2009-2013年秦安县实施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主要分布于葫芦河干流的安伏、叶堡、西川、兴国等乡镇。
浅议秦安县高人口密度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浅议秦安县高人口密度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1fa46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c.png)
浅议秦安县高人口密度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安跟虎【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2页(P49-50)【作者】安跟虎【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水保局,甘肃,秦安,741600【正文语种】中文秦安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380人/平方公里,最高达529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0.12公顷,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县域内年流失泥沙1364.98万吨,每平方公里年流失泥沙高达1.5万吨,由于过去对水土保持工作不够重视,治理进度慢、效益低,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难。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投入力度的加大,秦安县委县政府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果断提出了“潜力在山区、希望在林果、关键靠科技、根本抓水保”的富民强县工作思路,把加快县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步伐、发展水土保持产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文明、富裕新秦安的根本出路对待,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面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口密集、人口环境容量已达到饱和、垦殖指数又比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发展小流域经济和水土保持产业,解决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和有利因素作一些初步分析。
一、人口密度高、水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恶化等现状决定了只有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才是秦安县发展的唯一出路㈠自然条件差秦安县位于陇中黄土高原南部,海拔在1120米~2230米之间,相对高差1110米,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县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07.3毫米,近6年来年均不足300毫米,县域内主要河流近年来因干旱基本干枯断流,还有暴洪、冰雹、低温霜冻、病虫害等自然灾害。
境内自产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8310万立方米,人均192立方米,水资源十分贫乏。
全县共有17个乡镇,总人口6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1万人。
秦安生态变化调研报告
![秦安生态变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f0a9f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0.png)
秦安生态变化调研报告秦安是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祁连山南麓,紧邻巴颜喀拉山脉,地势高山峡谷密布。
长期以来,秦安的自然生态环境一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植被类型而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秦安的生态变化情况,我们进行了调研。
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秦安的地质资源情况,并与当地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我们发现,秦安的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山地、森林、草原、河流和湖泊等多种类型。
其中,祁连山脉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的工业化进程和农业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主要的生态问题。
首先,随着农业化的推进,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虫害和病害的增加,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其次,大规模的水库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的丧失。
另外,过度的砍伐和采矿活动也对当地的植被和动物种群造成了威胁。
此外,气候变化也是秦安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因素。
据当地气象资料显示,近年来,秦安的降水量和气温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调研显示,气候变暖导致了一些高山植被的消失,而高温及极端天气现象也使得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更加困难。
然而,秦安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也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推行农业生态化,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积极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限制水库建设的规模,并建设和维护水源保护区。
此外,秦安还加大了对砍伐和采矿等活动的监管力度,严格限制非法砍伐和采矿行为。
总之,秦安的生态系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通过调研和当地居民的努力,我们相信秦安的生态系统变化可以得到调整和恢复。
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好相关政策,使秦安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2011年地表水质量状况说明
![2011年地表水质量状况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180691bfc4ffe473368abf5.png)
2011年度秦安县地表水质量状况说明
2011年,我县环境监测站完成了辖区内四个点位地表水的采样工作,但在第二季度由于我县辖区内葫芦河秦安段当时处于枯水期而且断流,但当时采集水样时正遇大雨天气,来自上游的水使秦安段水质COD、氨氮严重超标。
从而影响到水质的检测结果,在第四季度的采样中,当时采集的水样都是来自上游的水,但徐家成平凉段水质COD、氨氮两项严重超标,上游平凉段的水质严重影响了我县范围内水环境质量。
因此二、四季度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上游平凉段水质造成的结果。
见附表:
秦安县环境监测站 2011年12月1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水景现状却令人勘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大喷泉却静静的躺在水里而不喷水,到处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还有那笔直高深的蓄洪大坝,更不用说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水景现象!
人固然有着亲水的本性,而当今的设计师们也在努力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近日,有关媒体刊发了一则“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之风”的消息。该文指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据调查,目前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仅郑州、西安、咸阳三市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在此。
以秦安市居住区水景观现状分析
水是万物之源,因富有灵气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我们在设计现代水景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本文主要以泰安市现有水景观的现状为例,来分析在现代景观中如何设计水景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希望能对以后中国水景设计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2、现代水景观设计原则探悉
一般地,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大都在采用借鉴的原则。国外及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喷泉、大水体来形成壮观美丽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都不顾自身的条件,争着去模仿这种很体面的景观,最后就出现了上述的结局。
但是,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是缺水的,并且地下水位还在不断的下降。以北京为例,地下水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因此,水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