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初中历史八上《第10课 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 (2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洋务运动
师:洋务运动学的是什么?
生:技术
师:在洋务运动之后,又有哪些探索?
生: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的是什么?
生:制度
师:在近代化的探索中,有这样一次探索,学的是西方的思想,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讲授新课】
一、起因
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为了当上皇帝,推行尊孔复古的文化政策,先进的知识分子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为武装,还击尊孔复古的逆流,由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生:白话文
师:批判的是什么?
生:封建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
师: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刚才我们学习了四位代表人物的主张,他们的文章都发表在哪本杂志上?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4、主要阵地:《新青年》
师: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
教材分析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中国的政治统治越来越黑暗,思想文化界又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本课主要介绍了以陈独秀、李 大钊为代表的正规化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一场猛烈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促进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鼓舞和指引着中国人民在近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四提倡四反对(前期)
5、内容:
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期)
师:看P56,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什么文章?
生:《庶民的胜 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师:读P56阅读广场, 这是《庶民的胜利》的节选,歌颂了什么论》,宣传什么?
生:马克思主义
进步性:①②③
三、意义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师: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生:①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师: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生:民主和科学
师:提倡民主和科学,必然冲击什么?
生:②必然冲击封建专制主义。
师: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什么?
生:马克思主义
师: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生:提倡白话文。
师:有人问胡适:“无能为力用白话文怎样说?”他答道:“干不了。”想一想,为什么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生:文言文形式教条呆板,没有标点符号,内容晦涩难懂。
师:提倡白话文有什么意义?
生:白话文口语化,使语言文字紧密统一起来,有利于文化普及和国民教育的推广。
师:刚才介绍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都是北大教授,他们被谁聘为教授?
生:蔡元培
师:看蔡元培画像,他任北大校长期间,聘请了具有新思想的人担任北大教授,壮大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容。看鲁迅画像,他为大家所熟悉,谁能对他做一个简单介绍?他首次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小说是什么?
生:《狂人日记》
师: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把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的历史用了哪两个字来概括?
生:吃人
师: 这篇小说是用什么形式来写的?
学情分析
本课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
明晰目标
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 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重点难点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
(1)、弄清新文化运动的起因。
(2)、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需要教具或器材
地图册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师: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闸门的是什么?
生: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把文学革新与政治改革联系在一起。
师:看P56李大钊画像,他是直隶乐亭人,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等文章,提出了什么观点?
生:鼓励青年追求进步,顽强奋斗,为青春之中国的诞生而努力奋斗。
师:看P50胡适画像,他是安徽绩溪人,曾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大教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 刍议》,提出什么主张?
师:旧道德的含义是什么?旧道德是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三纲即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礼、义、仁、智、信。在批判旧道德的 同时,还大力宣传新道德,例如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新文学指什么?新文学指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结合起来的文学。旧文学指封建文学。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简化为几个字?(四提倡四反对)这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 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 了“新世纪的曙光”,新文化运动进入了后期。
生:民主
师:赛先生指什么?
生:科学
师:他所指的民主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跟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相对?
生:专制
师:科学又指什么?指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跟什么相对?
生:迷信
师: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
3、旗帜:民主和科学
师:陈独秀还在《新青年》上发表什么文章?
生:《文学革命论》
师:主张什么?
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期)
进步性:①②③
三、意义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课后反思
要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学生容易掌握。
二、经过
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看插图。
生: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2卷第1号开始,《青年杂志》改称《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标志:1915《新青年》的创刊
师: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师:看画像,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人,北大教授。他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 《敬告青年》,看P49“阅读广场”,全班朗读。看注释,德先生指什么?
师:看P51,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作业或练习设计
《动感课堂》第9课
板书设计
第9课新文化运动
一、起因
二、经过
1、标志:1915《新青年》的创刊
2、代表人 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四提倡四反对(前期)
5、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