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人之吴国大将西陵太守甘宁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名人之吴国大将西陵太守甘宁简介
甘宁少年有力,读诸子,十八岁左右任过蜀郡丞。
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
建安十年(205年)转托黄祖,黄祖又以凡人畜之。
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
建安十三年(208年)归吴见用于孙权,大有作为。
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百骑袭曹营,孙权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
”智勇双全,战功显赫。
仗义疏财。
深得士卒拥戴,吴主赏识,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折冲(常胜)将军。
甘宁有子甘,但是后来因犯罪被罚迁徙到会稽,不久就死了。
东晋初期荆州牧镇南大将军甘卓是甘宁后代。
人物生平
吴折冲将军、西陵太守。
少有气力,好游侠,使一把天龙霸风刀和黄金锚。
曾聚合一伙轻薄少年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
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到了。
时人以“锦帆贼”呼之。
后读诸子,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
欲投江东但为黄祖留于夏口。
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
但仍不获重用,得苏飞之助得入江东。
为周瑜和吕蒙所荐得以获孙权接见,其对答令孙权赞赏,受重用。
后从攻曹仁于南郡,随镇益阳拒关羽,从攻皖城获朱光,于合肥奋战保孙权等战立功。
濡须时更以百人袭曹营,事后孙权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
”仗义疏财,夷陵之战前后病死,其军为潘璋所并。
孙权:“甘兴霸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帅”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
后来在刘璋初即位之时联合沈弥、娄发起兵造反,被赵韪镇压,落败投奔刘表,不过没被录用。
后来辗转留在了黄祖镇守的夏口,也不受到重视。
东吴军前锋凌操打败黄祖部队时,甘宁带领自己的人马协助黄祖
撤退,并且射死凌操。
虽然有苏飞屡次推荐,但是黄祖对于立功的甘宁仍然不加以奖赏,甘宁最终投奔东吴。
东吴重臣周瑜、吕蒙非常赞赏甘宁的才能,主公孙权于是对甘宁刮目相看,与老臣一般对待。
甘宁于是献计分析形势,认为刘表无远虑且子嗣无能,部将黄祖已老迈,可以再起兵攻打,破夏口图荆襄,最终目标巴蜀。
孙权不顾长史张昭的反对,决定出兵第三次攻打黄祖,结果一举擒获黄祖、苏飞等主将。
甘宁念旧情,求孙权赦免了苏飞并继续任用。
208年赤壁之战,甘宁是都督周瑜帐下的大将。
攻打南郡时,甘宁献计偷袭夷陵得手,但是自己不足一千人马却被曹仁的五六千人围困在城内。
曹军连日箭如雨下,将士惧怕,但是甘宁谈笑自若,一直守城到周瑜的大军前来解围。
之后甘宁跟随鲁肃在益阳防备关羽,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
甘宁自称只要八百人前往驻守,关羽听到他的名号就不敢过河,如果敢过也要被他俘虏。
于是鲁肃拨一千人由甘宁率领,关羽果然不敢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关羽濑”。
孙权知道甘宁的功绩后,封他为西陵太守,实际领阳新、下雉两个县。
甘宁在攻打皖城时手持铁索身先士卒爬上城墙,为破城立下大功,被封为折冲将军。
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战,吴军在合肥城外逍遥津与曹操手下大将张辽作战,遭遇大败,士气大挫。
甘宁与凌统、吕蒙、蒋钦等将领死战保护孙权,甘宁军鼓号大作、鼓舞士气,得到孙权赞许。
此后曹操亲自到达濡须口,号称四十万大军。
甘宁被命令带领三千人马为前部先锋,迎战曹军。
晚上甘宁选了一百个精锐部下,与他们一起喝酒,然后二更时偷袭曹营。
曹军营内大乱,等到匆忙点起火把准备迎战,甘宁小部队早已经斩杀敌军胜利返回了。
这次突袭大振吴军士气,扭转了逍遥津失利的影响,孙权感叹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