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稳定岗位操作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稳定岗位操作法
催化裂解吸收稳定部分的任务是处理来自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的粗汽油和富气,分离出干气、液化气和稳定汽油等中间产品,干气、液化气及稳定汽油送至双脱部分精制。

为了更好地回收液化气,吸收解吸采用了双塔流程,并且吸收塔设置了四个中段回流,提高吸收效果。

一、正常操作
(一)吸收系统压力控制
吸收系统压力包括吸收塔(C-301)、再吸收塔(C-303顶)压力。

提高C-303顶压力,C-301压力也提高,提高吸收系统压力,有利于吸收过程的进行。

在吸收率相同时,可减少吸收剂的用量,降低吸收、脱吸和稳定塔的液相负荷。

但提高压力,会增加气压机的功耗。

通常吸收系统的操作压力由气压机的出口压力、吸收塔前各个设备的压降和装置的实际情况所决定。

一般由再吸收塔顶压控PIC303调节干气至脱硫塔的流量来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气压机出口压力高,吸收塔压力高;
(2)干气去脱硫塔的流量减少,吸收塔压力升高;
(3)干气脱硫塔(C-401)操作压力提高,吸收塔压力升高;
(4)排放不凝气,吸收塔压力升高;
(5)吸收塔富气进料量增加,吸收塔压力升高;
(6)富气进料温度的升高,吸收塔压力升高;
(7)吸收塔吸收剂量及再吸收塔贫吸收油量降低,吸收塔压力升高;
(8)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吸收系统压力由再吸收塔顶压控PIC303调节干气至脱硫的量自动控制;
(2)注意富气流量和压力变化,及时联系反应岗位、气压机岗位进行调节;
(3)根据气体产品质量调节吸收剂——贫吸收油量时,幅度不要过大;
(4)控制好脱吸收塔(C-302)低和稳定塔顶温度,防止排不凝气;
(5)仪表失灵时,可改走付线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二)脱吸收塔(C-302)顶压力控制
脱吸收塔顶压力取决于气压机出口分液罐(D-301)的压力,降低压力有利于脱吸过程的进行。

但如果压力过低,脱吸气排不出气,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稳脱吸塔顶的压力。

一般由脱吸塔顶压控PIC301调节脱吸气至E-305/1,2的量来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2)脱吸塔进料温度、进料量上升,脱吸塔压力上升;
(3)脱吸塔进料组成的变轻,脱吸塔压力上升;
(4)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上升,脱吸塔压力上升;
(5)仪表失灵,脱吸气排不出去,脱吸塔压力大幅度上升。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脱吸塔顶压力由PIC-301调节脱吸气至E-305/1,2的量来自动控制; (2)由TIC-301控制脱吸塔进料温度;
(3)控制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脱吸塔底液面平稳;
(4)仪表出现问题,可改走付线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三)稳定塔(C-304)顶压力控制
稳定塔顶压力以控制液化气(C3、C4)完全冷凝为准,也就是使操作压力高于液化气在冷后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否则在液化气的泡点温度下,液化气不能得以全凝。

提高塔压后,稳定塔底重沸器(E崐-304)•的热负荷要相应增加,以保证稳定汽油蒸汽压合格,但稳定塔压力愈高,分离效果愈差。

一般稳定塔顶压控PIC-302调节热傍路大小来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脱吸塔操作不好,脱吸塔底的脱乙烷汽油中含较多的乙烷,这部分乙烷在稳定塔顶以不凝气形式存在,降低了稳定塔顶冷凝冷却效果,导致了稳定塔的操作压力上升;
(2)液化气组成变化,组成越轻,稳定操作压力越高;
(3)稳定塔顶回流罐(D-302)压力升高,稳定塔顶压力升高;
(4)稳定塔顶回流罐(D-302)温度升高,稳定塔顶压力升高;
(5)稳定塔底温度升高,稳定塔顶压力升高;
(6)稳定塔进料量、进料温度增加,稳定塔顶压力升高;
(7)稳定塔顶回流量降低,顶回流温度升高,稳定塔顶压力升高;
(8)稳定塔进料带水,使操作压力升高;
(9)不凝气排放量增大,稳定塔顶压力下降;
(10)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一般是通过热旁路调节阀PIC302或不凝气排放手操器HC302来控制; (2)由于存在不凝气,当塔的压力升高幅度较大时,PIC302可能自动全关,塔顶冷凝器•(E-308/1-4)的冷凝面积即使增至最大,C2组分还是冷凝不下来,就会越积越多,使塔顶压力不但降不下来,反而会升高。

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联系双脱岗位降低干气脱硫塔塔顶压力,将PIC302改手动,稍开热旁路调节阀,将C2组分排放出来,用HC302排放不凝气,将容302压力降低,这样才能降低稳定塔压力崐同时要提高脱吸塔底温度,提高乙烷脱吸率;
(3)控制好顶回流罐压力及液面;
(4)控制好塔底温度及液面;
(5)控制好顶回流量及顶回流温度,调节幅度不要过大。

(6)加强D-301及E-310脱水,防止进料带水;
(7)仪表失灵,可改走付线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四)脱吸塔底重沸器(E-301)出口温度控制
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的控制对吸收塔及稳定塔的操作有重要意义,温度太低,将不能满足乙烷脱吸率要求,使部分乙烷带入稳定塔,稳定塔顶压力升高,被迫排放不凝气,减少了液化气的收率;温度太高,会使大量C3、C4被解吸出来,增加了吸收塔的负荷,同样也降低了液化气的收率,故该温度应控制在合适范围以内,确保液化气中C2含量合格。

一般通过TIC302调节一中进塔底重沸器流量来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分馏一中回流量或温度大幅度降低,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降低;
(2)脱吸塔进料量增加,进料温度下降,脱吸塔底温度降低;
(3)脱吸塔进料带水或E-310未切水,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降低;
(4)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5)脱吸塔底液位大幅度波动,会引起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波动。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通过TIC302控制适当的重沸器的出口温度;
(2)分馏一中回流波动时,联系分馏进行调节,保证重沸器的热量供给;
(3)掌握好塔的物料平衡,控制塔底液面在正常位置,防止液面假象;
(4)加强气压机出口分液罐(D-301)和E-310脱水;
(5)机泵故障,仪表失灵应及时切换并联系处理。

(五)稳定塔底重沸器(E-304)出口温度的控制
稳定汽油蒸汽压及液化气中C5含量主要通过调节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来控制。

出口温度太高,汽油中C4含量降低,蒸汽压下降,增加了塔顶冷凝冷却器负荷,并有可能使液化气中的C5含量上升。

出口温度太低,稳定汽油中的C4含量上升,蒸汽压上升,严重时造成汽油蒸汽压控制不合格,也减少了液化气收率。

一般通过TIC303调节二中进塔底重沸器流量来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分馏二中流量或温度大幅度降低,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降低;
(2)稳定塔进料量增加,进料温度降低,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降低;
(3)稳定塔进料带水,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降低;
(4)稳定塔顶回流量增加及回流温度降低,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降低;
(5)稳定塔压力降低,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降低;
(6)稳定塔底液面大幅变化,会引起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降低;
(7)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通过TIC303控制适当的重沸器出口温度;
(2)二中回流波动大时,联系分馏岗位及时调整,以保证重沸器的热量供给;
(3)掌握好塔的物料平衡,控制塔底液面在正常范围防止液面假象;
(4)机泵故障,仪表失灵应及时切换并联系处理。

(六)脱吸塔进料温度控制
脱吸塔进料温度是根据液化气中C2含量及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来控制的。

脱吸塔进料温度高,有利于提高乙烷脱吸率,同时可以降低塔底重沸器的热负荷。

但进料温度过高,会造成过脱吸,脱吸含量增加,加大了吸收塔的负荷,甚至会造成干气中C3含量增加,液化气收率降低。

一般通过TIC301调节稳定塔底抽出油进E-302的流量来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D-301凝缩油进脱吸塔量增加及温度下降,脱吸塔进料温度下降;
(2)稳定塔底抽出油量减少及温度下降,脱吸塔进料温度下降;
(3)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通过TIC-301控制适当的进料温度;
(2)控制相关液面及流量在正常范围以内;
(3)机泵故障,仪表失灵应及时切换并联系处理。

(七)气压机出口分液罐(D-301)液面及界面的控制
D-301液面及界面高低对系统的平稳操作均有重要影响。

液面过高,易造成富气带油;液面过低,影响脱吸塔进料量的稳定;界位过高易造成凝缩油带水,界位过低可能使污水带油。

1.D-301液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1)出D-301的凝缩油量减少,D-301液面上升;
(2)吸收塔吸收剂量的增加,D-301液面上升;
(3)D-301入口温度的降低,D-301液面上升;
(4)压缩富气量的增加,D-301液面上升;
(5)再吸收塔压力的上升,D-301液面上升;
(6)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D-301液面通过LIC302凝缩油量FIC302串级控制;
(2)搞好D-301的物料平衡,根据入D-301物料量调节出料量;
(3)油水乳化,可适当提高D-301液面,增加油水分离时间;
(4)机泵故障,仪表失灵应及时切换部联系处理。

3.D-301界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1)压缩富气注水量增加,D-301界位上升;
(2)油水乳化界位指示偏低;
(3)D-205液位、界位及压力大幅上升,D-301界位上升;
(4)机泵故障,仪表失灵应及时切换并联系处理。

4.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通过LIC-302控制含硫水去D-205的量来调节;
(2)油水乳化,可适当提高D-301界位,增加由于油水分离时间;
(3)界位超高,改直排地漏;
(4)机、电、仪故障立即联系处理。

(八)吸收塔(C-301)底液位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吸收塔底(C-301)饱和吸收油抽出量减少,吸收塔底液面上升;
(2)粗汽油量或补充吸收量增加,吸收塔底液面上升;
(3)塔底温度降低,吸收塔底液面上升;
(4)吸收塔顶压力大幅上升,吸收塔底液面上升;
(5)富气量入C-301量增加,吸收塔底液面上升;
(6)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通过LIC303自动调节;
(2)掌握好塔的物料平衡,根据C-301吸收量变化及时调节,防止液面假象;(3)机泵故障,仪表失灵应及时切换并联系处理。

(九)脱吸塔(C-302)底液面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脱吸塔底脱乙烷汽油抽出量减少,脱吸塔底液面上升;
(2)脱吸塔进料量增加,脱吸塔底液面上升;
(3)脱吸塔顶压力上升,脱吸塔底液面上升;
(4)脱吸塔底温度降低,脱吸塔底液面上升;
(5)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通过LIC304与脱乙烷汽油量FIC308串级控制;
(2)控制D-301液位、界位平稳;
(3)机泵故障,仪表失灵应及时切换并联系处理。

(十)稳定塔(C-304)底液面控制
1.影响因素:
(1)稳定汽油出装置量与补充吸收剂量减少,稳定塔底液位上升;
(2)稳定塔进料量增加,稳定塔底液位上升;
(3)稳定塔底温度下降,稳定塔底液位上升;
(4)稳定塔顶压力上升,稳定塔底液位上升;
(5)稳定塔顶回流量增加,顶回流温度降低;
(6)仪表问题。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通过LIC305与稳定汽油出装置量FIC310串级控制;
(2)掌握好塔的物料平衡,根据进料量变化及时调节,防止液面假象;
(3)仪表问题及时联系处理。

(十一)稳定塔顶回流罐(D-302)液位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稳定塔操作压力增大,回流罐液位下降;
(2)液化气冷后温度增高,回流罐液位下降;
(3)稳定塔顶回流量增加,回流罐液位下降;
(4)不凝气的排放增大,回流罐液位下降;
(5)液化气外送量增大,回流罐液位下降;
(6)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由LIC307与液化气至双脱量FIC311串级控制;
(2)加强平稳操作,控制好稳定塔顶温度压力和回流量;
(3)及时联系处理机泵、仪表问题。

二、产品质量控制
(一)干气中C3含量控制
干气的主要成份是H2、C1、C2,其主要用作燃料,干气中C3含量高将影响液化气和丙烯收率。

1.主要影响因素:
(1)吸收塔压力过低或波动大;
(2)富气量过大,干气中C3含量增加;
(3)吸收剂量不足或吸收剂温度高,吸收效果差,干气中C3含量增加;
(4)富气入吸收塔温度高,吸收温度高,吸收效果差,干气中C3含量增加;
(5)吸收段温度升高或中段回流取热量减少,吸收效果差,干气中C3含量增加;
(6)脱吸塔过脱吸,脱吸气中C3、C4组分含量高,干气中C3含量增加;
2.调节方法:
降低干气中C3含量主要是通过提高吸收系统压力,降低吸收温度,
提高油气比来调节。

(1)增加吸收剂量或降低吸收剂温度;
(2)适当提高吸收塔压力。

并控制平稳;
(3)增加中段回流数,调节各中段回流量或降低回流温度,降低吸收温度;
(4)调节E-305、E-306循环水量,降低富气入塔温度;
(5)调整脱吸塔的操作,防止过脱吸;
(6)提高稳定塔稳定深度,尽量减少稳汽中C3、C4的携带量。

(二)液化气中C2含量控制
液化气中的主要组分是C3、C4。

液化气中C2含量高说明脱乙烷汽油中C2含量高,脱吸效果差。

液化气中C2含量高,会造成稳定塔顶排放不凝气,造成液化气流失。

也不利于后序加工,液化气中C2含量一般通过提高脱吸塔底温度来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脱吸塔底重沸器(E-301)出口温度过低,液化气中C2含量上升;
(2)脱吸塔操作压力过高,液化气中C2含量上升;
(3)吸收油气比过大,液化气中C2含量上升;
(4)脱吸塔进料温度偏低,液化气中C2含量上升;
(5)脱吸塔进料带水,或E-310脱水不完全,液化气中C2含量上升。

2.调节方法:
(1)通常根据脱吸塔操作压力调节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来调节乙烷脱吸率,控制液化气中C2含量;
(2)联系分馏岗位提高一中回流量或一中抽出温度;
(3)适当降低吸收塔补充吸收剂用量;
(4)适当降低脱吸塔顶压力;
(5)加强对E-310、D-307和备用泵脱水;
(6)加强平稳操作,控制各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三)液化气中C5含量控制
控制液化气中C5是为了保证液化气在作为燃料使用过程中能完全气化,减少液化气中凝缩油残液。

液化气C5含量一般是通过调节稳定塔顶回流量来控制稳定塔顶温度来实现。

1.主要影响因素:
(1)稳定塔顶回流量小或温度高,塔顶温度高,液化气中C5含量高;
(2)稳定塔压力低,液化气中C5含量高;
(3)稳定塔底温度高,液化气中C5含量高;
(4)稳定塔进料量减少或温度升高,液化气中C5含量高;
(5)稳定塔进料带水,液化气中C5含量急剧增加。

2.调节方法:
(1)适当增加稳定塔顶回流量,保持一定的回流比;
(2)调节E-308循环水量,控制好E-308出口温度;
(3)在保证汽油蒸汽压条件下,适当降低稳定塔底部温度;
(4)控制稳定塔顶压力平稳;
(5)根据进料温度高低、选择不同的进料位置。

进料温度高,选择下进料口,反之,选择中或上进料口;
(6)对吸收稳定系各处加强脱水,重点是控制好D-301界位。

(四)稳定汽油蒸汽压的控制
稳定汽油蒸汽是反映汽油挥发性和启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稳定汽油蒸汽压一般通过稳定塔底温度来控制。

1.主要影响因素:
(1)稳定塔底温度高,蒸汽压低;
(2)稳定塔顶压力低,蒸汽压低;
(3)稳定塔顶回流量小,蒸汽压低;
(4)提高塔的进料位置,提馏段、塔板数增加,有利于降低汽油的蒸汽压。

2.调节方法:
(1)通常通过调节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来控制稳汽蒸汽压;
(2)控制稳定塔适宜的回流比;
(3)控制塔顶压力平稳;
(4)根据进料温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进料位置;进料温度高,选择下进料口,反之,选择中或上进料口。

三、非正常情况处理
(一)粗汽油量大幅波动
1.现象:
(1)吸收塔液面波动大;
(2)由于粗汽量变化大,影响到各塔物料平衡及产品质量控制。

2.原因:
(1)分馏操作不稳,影响到粗汽油量的稳定;
(2)反应进料量或反应深度变化大,粗汽油量变化大;
(3)机泵、仪表失灵。

3.处理:
(1)联系反应、分馏岗位,搞好平稳操作;
(2)根据粗汽油量变化情况,适当调节补充吸收剂量,控制各塔液面,压力平稳,保证产品合格;
(3)及时联系处理机泵、仪表问题。

(二)富气量变化大
1.•现象:
(1)各塔压力变化大;
(2)干气量变化大;
(3)各塔液面、温度变化大。

2.•原因:
(1)反应进料量或反应深度变化大,富气量变化大;
(2)反应压力变化大,气压机调节频繁,富气量变化大;
(3)气压机入口放火炬阀故障;
(4)分馏塔顶冷凝冷却器及气压机出口冷凝冷却器出口温度波动。

3.处理:
(1)根据富气量变化,及时调节,控制各塔压力平稳;
(2)富气量变化大,导致凝缩油量变化大,尽量保持脱乙烷进料稳定,保持后部操作平稳;(3)联系仪表处理气压机入口放火炬调节阀;
(4)调节循环水量,降低冷凝冷却器出口温度。

(三)重沸器热源(E-301,E-304)波动大
1.现象:
脱吸塔、稳定塔底温度波动,影响到各塔压力及液面的平稳,进一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控制。

2.原因:
(1)分馏塔操作不稳,一中、二中量波动大,或出口温度波动大;
(2)一中泵或二中泵抽空;
(3)仪表问题。

3.处理:
(1)联系分馏岗位加强平稳操作;
(2)根据塔底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节,保证各塔压力、液面平稳;
(3)若热源不足适当降低补充吸收剂量或适当降低操作压力;
(4)联系处理仪表问题。

四、一般事故处理
(一)粗汽油中断
1.原因:
(1)粗汽油泵(P-202)故障或调节阀卡;
(2)反应切断进料;
(3)分馏操作波动大,粗汽油改走不合格线。

2.处理:
(1)粗汽油中断,若富气未中断,可适当提高补充吸收剂量,保持各塔液面,保持干气、液化气合格,根据系统液位确定汽油外甩量;
(2)若富气中断,保持各塔液位,维持三塔循环,保持各塔压力。

(二)富气中断
1.原因:
(1)反应切断进料;
(2)气压机停机,富气改机入口放火炬。

2.处理:
(1)关闭干气进双脱手阀,打开向D-301充压阀,维持系统压力和三塔循环;
(2)停富气水洗泵(P309/1,2);
(3)粗汽油可继续进稳定塔,调整稳定塔压力、温度,保持稳汽蒸汽压合格。

(三)重沸器热源中断(E-301,E-304)
1.原因:
(1)反应切断进料;
(2)分馏一中、二中泵故障;
(3)分馏塔各部分平衡打乱。

2.处理:
(1)富气切出稳定系统,由气压机入口放火炬;
(2)粗汽油直接送不合格产品线;
(3)停止稳定汽油外送,维持各塔压力、液面,保持三塔循环;
(4)停稳定塔顶回流泵(P305/1,2),保持D-302液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