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最新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最新资料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家庭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研究表明,父母教养孩子的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情绪、情感和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的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

其中,我主要是针对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怎样做父母”这个问题非常大,也非常重要。

我认为,“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种专门的技能。

一般人却忽视了这件事,把这件事看得容易了。

他们往往把自己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看作是一种权威,决定了孩子的言行、思维模式。

还认为只要他们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就是孩子心目中合格的父母。

教育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他还需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值得指出的是,家庭教养方式上的不同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有不同的影响。

人们一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民主型教育
民主型的父母能平等对待、尊重儿童,能与儿童相互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主体,父母可以是孩子的导师,也可以是一个亲密好友。

这种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培养起亲切、与人合作的性格。

(二)溺爱型教育
溺爱使孩子不求上进,荒废学业;使孩子依赖父母,不能独立;使孩子蛮横无理,缺乏教养;使孩子为所欲为,失足犯罪,这些都是父母对待儿童缺乏理智和分寸的爱。

(三)放任型教育
这类教育是对子女放任自流、很少管教,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全凭孩子自由发展。

他们放松对子女各方面的教育,学
习很少过问,生活较少关心,孩子品德上出现的不良萌芽也常常被忽视,子女犹如一棵自生自长的小树,长直了还是长歪了他们都不必操心,一旦孩子在成长中真的出了偏差,父母又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只能实施打骂、体罚等极端的教育手段。

(四)专制型教育
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强调辈分,以自己是其监护人的身份自居,凡事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完成某件事情,对于其犯错就采取惩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古训。

事实上,由于父母的这一行为就导致了儿童胆小、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

可见,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家庭教育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何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家庭氛围
1.父母要为儿童营造一种安定、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

即使家庭成员可能在性格上有较大的差异,对问题、对人人、对事的处理方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但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从维护家庭团结、共创美好生活的根本利益出发,互相理解、谅解。

2.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
家长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在家中也必然有这种心情,家长只有尊重子女,所说的话孩子才会听,教育才可能奏效。

家长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应当在心平气和、相互理解的气氛中,以交谈的方式进行。

3.要做孩子的亲密伙伴
父母应该把自己当作是孩子的朋友,学会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
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

4.父母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绝对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要以身作则,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