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知识讲座:宫室与数目类基础字形讲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
声符和义符
• (1)义符表义类,如“氵”旁表示水类、“扌” 旁表示手类动作等;声符表示核心义素,如“工 ”声表人工,“甫”声表示展开,等等。
• (2)声符表示读音,然而,声符实际上与其所构 的形声字往往是音义同源的,即声符兼表义 。
• 古有“声旁有义”、“右文说”等说法。
78
笔意 —— 笔势
14
• 入,“ ,内也,象从上俱下也”。入、内(纳 )音义同。
鐵185.1 佚720 大盂鼎 前4.28.3 豆閉������
15
• 去,“ ,人相違也,从大凵聲”。
前7.9.3 甲3073
甲764
哀成叔鼎
16
• 凶,“ ,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兇,“ ,擾恐也。从人在凶下。《春秋傳》曰
21
• 高,“ ,崇也,象臺觀髙之形。从冂口,與倉 舍同意”。
甲585 前1.34.7 京津576 亞高作父癸簋 高作父乙觶
22
• 亭,“ ,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
睡.效52
睡.封21
23
• (郭),ɡuō,“ ,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 象城 之重,兩亭相對也。或但从囗”。
京都3241
甲598 大保簋 宰甫卣 彔伯 簋蓋
彔簋
35
• 丹,“ ,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 ”。
京津3050
津3649
庚贏卣
36
• 青,“ ,東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从丹,丹靑 之信,言象然”。
吳方彝蓋
史墻盤
蔡侯墓殘 鐘四十七片
37
4、数字类
38
• 一, “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 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又见第六讲《自
——《周礼·地官·保氏》
59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 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 声、转注、假借。”
——(西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60
“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 借、谐声。”
——(东汉)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
61
三家“六书”之说,名称、次弟虽不全同,源头 当为一。
65
常见的象形为以下两种类型
• ①独体象形 • ②衬托象形(或依附象形)
66
有些象形需溯源
例字 图画文 甲骨文 金文 六国文 小篆 楷书
字
字
马
馬
牛
牛
首
首
67
• (2)指事
•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 ——许慎《说文解字·叙》
68
指事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①加符指事 • ②独符指事
第七讲:宫室与数目类基础字形 讲析
1
厂→广→宀
利用自然山洞 → 挖掘穴窟而半穴居(或巢居) → 地面建筑
2
1、居住类建筑用字
• 穴,“ ,土室也,从宀八聲”。象土屋有孔洞 之形,扒(八)土壁为洞穴。《易·系辞下》“上 古穴居而野处”。
3
• 宮,“ ,室也,从宀躳省聲”。
甲3073 京津1029 甲1721 前4.15.2 前4.15.3
49
• 卅,sà,“ ,三十并也,古文省”。
前5.3.1
甲954
宜侯夨簋
鼎
50
• 廿,“ ,二十并也,古文省”。
甲668 甲2382
宰椃角
大盂鼎
51
• 百,“ ,十十也。从一、白”。
林1.8.13 甲3017反 乙6863反 甲878 夨令方彝
52
• 千,“ ,十百也。从十从人”。
乙6889反 甲3115 大盂鼎
• 也有人认为是指六种构造字形的方 法,即六种造字(用字)法。
57
“六书也者,文字之纲领,而治 经之津涉也。载籍极博,统之不外文 字;文字虽广,统之不越六书。”
——戴震《六书论·自序》
58
“六书说”的来源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 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 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唐兰 。
•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文字章》——新“三 书说”:“象形、假借、形声”。
• 刘又辛——形意字阶段(象形、指事、会意) 、假借字阶段、形声字阶段。
•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表意字、假借字、 形声字。
84
※一般说来,汉字构造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
图画、意合、形声”三大阶段,综合“六书
”来看“造字、用字”的发展,也可分为相应 的三大阶段:
●形象阶段(象形、指事、会意) ●假借阶段 ●形声阶段
85
• 总体来看,汉字系统内部形体构造的历时发 展,可以表述为如下三大阶段递进的图示:
• 形象阶段→假借阶段→形声阶段。
86
73
※“形声”是汉字最优化最能产的造字法
• 许慎《说文》9353字中,有形声字7697个, 占80%以上
74
形声字的结构类型
• 1)左形右声: 江、柏、論、錘
• 3)上形下声: 字、景、霧、草
• 5)外形内声: 閣、閣、匾、衷
• 2)右形左声: 鳩、剛、攻、放
• 4)下形上声: 婆、忘、貢、架
• 6)内形外声: 聞、哀、風、辮
珠34 門且丁������
師酉������
11
• 閒:jiān,“ ,隟也,从门从月。 ,古文閒 ”。
㝬鐘 曾姬無卹壺 兆域圖銅版
12
• 囪,chuānɡ,“ ,在牆曰牖,在屋曰囱,象 形。 ,古文”。象窗户形,与窗、窻同。
13
• 黑,“ ,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 , ,古䆫 字”。
燕758 ������伯 ������ 鑄子叔黑������簠 曾174
46
• 九,“ ,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
鐵20.4 菁2.1
前2.6.6
大盂鼎
47
• 十,“ ,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 四方中央備矣”。
鐵42.1 我方鼎 鄭虢仲簋 七年趞曹鼎
48
• 附士, “ ,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从一从 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
貉子卣
士上卣
士卿父戊尊
19
• 亯,xiǎnɡ,“ ,獻也,从高省,曰象進孰物形 。《孝經》曰:祭則鬼亯之。許兩切,又普庚切 ,又許庚切”。
京津1554 亯簋
犬且辛 且癸鼎
作冊夨令簋 其次句鑃
20
• 㫗,hòu,“ ,厚也,从反亯。胡口切”。后 加厂为厚。
• 厚,“ ,山陵之厚也。从㫗,从厂。”
佚211
史墻盤
丼人������鐘 王臣簋
然界类字》)
鐵148.1
我方鼎
39
• 二,“ ,地之數也,从偶一”。
甲540
我方鼎
40
• 三,“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
前6.2.3
大盂鼎
41
• 四,“ ,陰數也,象四分之形。 ,古文四 ” 。
前4.29.5 大盂鼎 徐王子 鐘 郘 鐘
42
• 五,“ ,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 也。 ,古文五省 ”。
乙1428
簠文60
餘1.1
8
• 夢,“ ,不明也。从夕,瞢省聲”。“瞢,目 不明也”,睡在房子(宀)里,眼睛长毛毛(睡 梦的幻象)。㝱省作夢,简化作梦。
9
• 戶,“ ,護也,半門曰戸。象形”。 • 房,“ ,室在旁也,从户方声”。
甲589
後2.36.3
10
• 門,“ ,聞也,从二戸,象形”。
甲527
69
• (3)会意
•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 ——许慎《说文解字·叙》
70
会意字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 ①同体会意
71
会意字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 ②异体会意
• ③会意兼形声
婚 ������
72
• (4)形声
•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4
• 宀,mián,“ ,交覆深屋也,象形。武延切” 。
乙5061
京津4345
存812
5
• 家,“ ,居也,从宀,豭省声”。
甲207 甲2307 乙4293
家戈爵 枚家作父戊卣
6
• 向,“ ,北出牖也,从宀从口”。
甲506
向卣
7
• 㝱,mènɡ,“ ,寐而有覺也,从宀从疒夢聲 。莫鳯切”。
甲690
林1.18.13 前1.44.7 甲561
宰椃角
43
• 六,“ ,《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从 入从八”。
效父簋
菁1.1
44
• 七,“ ,陽之正也,从一,微陰从中衺出也” 。
後2.9.1
宜侯夨簋
45
• 八,“ ,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分开,同 扒,八、别音义同,分字从八从刀。
甲297
夨令方彝
粹652 甲145 臣諫簋
24
• 冂,jiōnɡ,“ ,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 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逺界也。冋,古文冂 。从囗,象國邑。坰,冋或从土 ”。
大盂鼎
師������父鼎
25
• 囗,wéi,“ ,回也,象回帀之形”。包围义 同韋、圍,回环义同 (回)。“圓、團、圈、 圂、圃、困、國”等从此。
75
特殊结构
穎聽碧寶
76
• 父→甫→尃→逋→捕→補→圃→埔→舖→脯→匍 →莆→酺→陠→鋪→蒲→溥→博→餺→镈→愽→ 膊→薄→簿→欂→礴 ……
• 小/少→肖→沙→纱→秒→妙→砂→粆→眇→杪→ 玅→訬→莎→消→削→销→梢→绡→稍→艄→筲 →莦→髾→輎→蛸→弰→旓→霄→逍→淆→痟→ 逍→睄→蕱→潲→渺→缈 ……
甲574
燕292
大盂鼎
能匋尊
32
• 嗇(穑),sè,“ ,愛濇也,从來从㐭,來者 ,㐭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
佚772
乙124 乙4615 史墻盤
33
• 丼,jǐnɡ,“ ,八家一井,象構韓形,●, 之 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井”。
乙3330
粹1163
麥方鼎
永盂
34
• 彔(碌),lù,“ ,刻木录录也,象形”。
53
54
(一)“六书”名称的由来及其内容
• 《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 • 《左传·宣公十五年》:“反正为乏。” • 《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厶, 背厶谓之
公。”
55
“書”——“聿(筆)、律、津”
乙8407
聿觶
颂簋
格伯簋
56
• “六书”就是用笔画把词义书写到 纸上的六种构形规则。
㝬鐘
洹子孟姜壺
29
• ,xiànɡ,“ ,鄰道也,从邑从 ,闕。胡絳 切”。 与“鄉、嚮、饗”同。 鄉飲酒禮
餘2.2
鄉鉞
鄉宁鼎 宰甫卣
30
3、附属性建筑用字
• 倉,“ ,穀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 从食省,口象倉形”。
通別2.10.7 宜陽右倉������ 㝬鐘
31
• 㐭(廪),lǐn,“ ,穀所振入,宗廟粢盛,倉 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从入回,象屋形,中有 戸牖。力甚切”。
81
• (6)假借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82
“假借”类型
• ①借形表词的假借 本无其字
• 我—我
• 女—汝
• 自—鼻、西—栖/棲、北—背、
其—箕、莫—暮
• ②“本有其字”的假借 ——“通假”
爵—雀
蚤—早
83
(三)“六书”的局限性及其在汉字 发展史上的作用
:‘曹人兇懼’”。
17
• 冓,ɡòu,“ ,交積材也,象對交之形”。“ 購、溝、篝、遘、媾”都从“冓”得音义,都含 交接义。
鐵12.2 前1.40.5 後1.26.6
冓斝
18
2、城邑类建筑用字
• 京,“ ,人所爲絶高丘也,从高省,丨象高形” 。
掇2.111 掇2.187 甲2132 鐵93.4
井鼎
(情)
(念)
(恭)
(魚)
(燕)
(煮)
(馬)
79
• (5)转注
•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80
三家说:
• 1、形转。唐裴务齐《切韵序》:“考字左回 ,老字右转。”
• 2、音转。宋张有《复古编》:“转注者,展 转其声,注释它字之用也。”
• 3、义转。有部首说,有声义说,有互训说。
圂觚
26
• 國:guó,“ ,邦也,从囗从或”。“囗-或 -國”为古今字,“或-域”亦为古今字。
毛公鼎
彔 卣 王孫遺者鐘
27
• 邑,yì,“ ,國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 大小,从卪”。
甲2987反 邑爵
邑觶
臣卿������
28
• 都,dū,“ ,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 ,《周礼》:距国五百里为都”。
郑兴(父子) 郑众 • 刘歆 杜子春
贾徽(父子) 贾逵 许慎 班彪(父子) 班固
62
“六书”的内容: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5)转注 (6)假借
63
(二)“六书”的定义及其应用
(1)象形
•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许慎《说文解字·叙》
64
甲骨文 十二生肖
声符和义符
• (1)义符表义类,如“氵”旁表示水类、“扌” 旁表示手类动作等;声符表示核心义素,如“工 ”声表人工,“甫”声表示展开,等等。
• (2)声符表示读音,然而,声符实际上与其所构 的形声字往往是音义同源的,即声符兼表义 。
• 古有“声旁有义”、“右文说”等说法。
78
笔意 —— 笔势
14
• 入,“ ,内也,象从上俱下也”。入、内(纳 )音义同。
鐵185.1 佚720 大盂鼎 前4.28.3 豆閉������
15
• 去,“ ,人相違也,从大凵聲”。
前7.9.3 甲3073
甲764
哀成叔鼎
16
• 凶,“ ,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兇,“ ,擾恐也。从人在凶下。《春秋傳》曰
21
• 高,“ ,崇也,象臺觀髙之形。从冂口,與倉 舍同意”。
甲585 前1.34.7 京津576 亞高作父癸簋 高作父乙觶
22
• 亭,“ ,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
睡.效52
睡.封21
23
• (郭),ɡuō,“ ,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 象城 之重,兩亭相對也。或但从囗”。
京都3241
甲598 大保簋 宰甫卣 彔伯 簋蓋
彔簋
35
• 丹,“ ,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 ”。
京津3050
津3649
庚贏卣
36
• 青,“ ,東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从丹,丹靑 之信,言象然”。
吳方彝蓋
史墻盤
蔡侯墓殘 鐘四十七片
37
4、数字类
38
• 一, “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 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又见第六讲《自
——《周礼·地官·保氏》
59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 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 声、转注、假借。”
——(西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60
“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 借、谐声。”
——(东汉)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
61
三家“六书”之说,名称、次弟虽不全同,源头 当为一。
65
常见的象形为以下两种类型
• ①独体象形 • ②衬托象形(或依附象形)
66
有些象形需溯源
例字 图画文 甲骨文 金文 六国文 小篆 楷书
字
字
马
馬
牛
牛
首
首
67
• (2)指事
•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 ——许慎《说文解字·叙》
68
指事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①加符指事 • ②独符指事
第七讲:宫室与数目类基础字形 讲析
1
厂→广→宀
利用自然山洞 → 挖掘穴窟而半穴居(或巢居) → 地面建筑
2
1、居住类建筑用字
• 穴,“ ,土室也,从宀八聲”。象土屋有孔洞 之形,扒(八)土壁为洞穴。《易·系辞下》“上 古穴居而野处”。
3
• 宮,“ ,室也,从宀躳省聲”。
甲3073 京津1029 甲1721 前4.15.2 前4.15.3
49
• 卅,sà,“ ,三十并也,古文省”。
前5.3.1
甲954
宜侯夨簋
鼎
50
• 廿,“ ,二十并也,古文省”。
甲668 甲2382
宰椃角
大盂鼎
51
• 百,“ ,十十也。从一、白”。
林1.8.13 甲3017反 乙6863反 甲878 夨令方彝
52
• 千,“ ,十百也。从十从人”。
乙6889反 甲3115 大盂鼎
• 也有人认为是指六种构造字形的方 法,即六种造字(用字)法。
57
“六书也者,文字之纲领,而治 经之津涉也。载籍极博,统之不外文 字;文字虽广,统之不越六书。”
——戴震《六书论·自序》
58
“六书说”的来源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 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 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唐兰 。
•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文字章》——新“三 书说”:“象形、假借、形声”。
• 刘又辛——形意字阶段(象形、指事、会意) 、假借字阶段、形声字阶段。
•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表意字、假借字、 形声字。
84
※一般说来,汉字构造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
图画、意合、形声”三大阶段,综合“六书
”来看“造字、用字”的发展,也可分为相应 的三大阶段:
●形象阶段(象形、指事、会意) ●假借阶段 ●形声阶段
85
• 总体来看,汉字系统内部形体构造的历时发 展,可以表述为如下三大阶段递进的图示:
• 形象阶段→假借阶段→形声阶段。
86
73
※“形声”是汉字最优化最能产的造字法
• 许慎《说文》9353字中,有形声字7697个, 占80%以上
74
形声字的结构类型
• 1)左形右声: 江、柏、論、錘
• 3)上形下声: 字、景、霧、草
• 5)外形内声: 閣、閣、匾、衷
• 2)右形左声: 鳩、剛、攻、放
• 4)下形上声: 婆、忘、貢、架
• 6)内形外声: 聞、哀、風、辮
珠34 門且丁������
師酉������
11
• 閒:jiān,“ ,隟也,从门从月。 ,古文閒 ”。
㝬鐘 曾姬無卹壺 兆域圖銅版
12
• 囪,chuānɡ,“ ,在牆曰牖,在屋曰囱,象 形。 ,古文”。象窗户形,与窗、窻同。
13
• 黑,“ ,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 , ,古䆫 字”。
燕758 ������伯 ������ 鑄子叔黑������簠 曾174
46
• 九,“ ,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
鐵20.4 菁2.1
前2.6.6
大盂鼎
47
• 十,“ ,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 四方中央備矣”。
鐵42.1 我方鼎 鄭虢仲簋 七年趞曹鼎
48
• 附士, “ ,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从一从 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
貉子卣
士上卣
士卿父戊尊
19
• 亯,xiǎnɡ,“ ,獻也,从高省,曰象進孰物形 。《孝經》曰:祭則鬼亯之。許兩切,又普庚切 ,又許庚切”。
京津1554 亯簋
犬且辛 且癸鼎
作冊夨令簋 其次句鑃
20
• 㫗,hòu,“ ,厚也,从反亯。胡口切”。后 加厂为厚。
• 厚,“ ,山陵之厚也。从㫗,从厂。”
佚211
史墻盤
丼人������鐘 王臣簋
然界类字》)
鐵148.1
我方鼎
39
• 二,“ ,地之數也,从偶一”。
甲540
我方鼎
40
• 三,“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
前6.2.3
大盂鼎
41
• 四,“ ,陰數也,象四分之形。 ,古文四 ” 。
前4.29.5 大盂鼎 徐王子 鐘 郘 鐘
42
• 五,“ ,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 也。 ,古文五省 ”。
乙1428
簠文60
餘1.1
8
• 夢,“ ,不明也。从夕,瞢省聲”。“瞢,目 不明也”,睡在房子(宀)里,眼睛长毛毛(睡 梦的幻象)。㝱省作夢,简化作梦。
9
• 戶,“ ,護也,半門曰戸。象形”。 • 房,“ ,室在旁也,从户方声”。
甲589
後2.36.3
10
• 門,“ ,聞也,从二戸,象形”。
甲527
69
• (3)会意
•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 ——许慎《说文解字·叙》
70
会意字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 ①同体会意
71
会意字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 ②异体会意
• ③会意兼形声
婚 ������
72
• (4)形声
•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4
• 宀,mián,“ ,交覆深屋也,象形。武延切” 。
乙5061
京津4345
存812
5
• 家,“ ,居也,从宀,豭省声”。
甲207 甲2307 乙4293
家戈爵 枚家作父戊卣
6
• 向,“ ,北出牖也,从宀从口”。
甲506
向卣
7
• 㝱,mènɡ,“ ,寐而有覺也,从宀从疒夢聲 。莫鳯切”。
甲690
林1.18.13 前1.44.7 甲561
宰椃角
43
• 六,“ ,《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从 入从八”。
效父簋
菁1.1
44
• 七,“ ,陽之正也,从一,微陰从中衺出也” 。
後2.9.1
宜侯夨簋
45
• 八,“ ,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分开,同 扒,八、别音义同,分字从八从刀。
甲297
夨令方彝
粹652 甲145 臣諫簋
24
• 冂,jiōnɡ,“ ,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 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逺界也。冋,古文冂 。从囗,象國邑。坰,冋或从土 ”。
大盂鼎
師������父鼎
25
• 囗,wéi,“ ,回也,象回帀之形”。包围义 同韋、圍,回环义同 (回)。“圓、團、圈、 圂、圃、困、國”等从此。
75
特殊结构
穎聽碧寶
76
• 父→甫→尃→逋→捕→補→圃→埔→舖→脯→匍 →莆→酺→陠→鋪→蒲→溥→博→餺→镈→愽→ 膊→薄→簿→欂→礴 ……
• 小/少→肖→沙→纱→秒→妙→砂→粆→眇→杪→ 玅→訬→莎→消→削→销→梢→绡→稍→艄→筲 →莦→髾→輎→蛸→弰→旓→霄→逍→淆→痟→ 逍→睄→蕱→潲→渺→缈 ……
甲574
燕292
大盂鼎
能匋尊
32
• 嗇(穑),sè,“ ,愛濇也,从來从㐭,來者 ,㐭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
佚772
乙124 乙4615 史墻盤
33
• 丼,jǐnɡ,“ ,八家一井,象構韓形,●, 之 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井”。
乙3330
粹1163
麥方鼎
永盂
34
• 彔(碌),lù,“ ,刻木录录也,象形”。
53
54
(一)“六书”名称的由来及其内容
• 《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 • 《左传·宣公十五年》:“反正为乏。” • 《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厶, 背厶谓之
公。”
55
“書”——“聿(筆)、律、津”
乙8407
聿觶
颂簋
格伯簋
56
• “六书”就是用笔画把词义书写到 纸上的六种构形规则。
㝬鐘
洹子孟姜壺
29
• ,xiànɡ,“ ,鄰道也,从邑从 ,闕。胡絳 切”。 与“鄉、嚮、饗”同。 鄉飲酒禮
餘2.2
鄉鉞
鄉宁鼎 宰甫卣
30
3、附属性建筑用字
• 倉,“ ,穀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 从食省,口象倉形”。
通別2.10.7 宜陽右倉������ 㝬鐘
31
• 㐭(廪),lǐn,“ ,穀所振入,宗廟粢盛,倉 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从入回,象屋形,中有 戸牖。力甚切”。
81
• (6)假借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82
“假借”类型
• ①借形表词的假借 本无其字
• 我—我
• 女—汝
• 自—鼻、西—栖/棲、北—背、
其—箕、莫—暮
• ②“本有其字”的假借 ——“通假”
爵—雀
蚤—早
83
(三)“六书”的局限性及其在汉字 发展史上的作用
:‘曹人兇懼’”。
17
• 冓,ɡòu,“ ,交積材也,象對交之形”。“ 購、溝、篝、遘、媾”都从“冓”得音义,都含 交接义。
鐵12.2 前1.40.5 後1.26.6
冓斝
18
2、城邑类建筑用字
• 京,“ ,人所爲絶高丘也,从高省,丨象高形” 。
掇2.111 掇2.187 甲2132 鐵93.4
井鼎
(情)
(念)
(恭)
(魚)
(燕)
(煮)
(馬)
79
• (5)转注
•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80
三家说:
• 1、形转。唐裴务齐《切韵序》:“考字左回 ,老字右转。”
• 2、音转。宋张有《复古编》:“转注者,展 转其声,注释它字之用也。”
• 3、义转。有部首说,有声义说,有互训说。
圂觚
26
• 國:guó,“ ,邦也,从囗从或”。“囗-或 -國”为古今字,“或-域”亦为古今字。
毛公鼎
彔 卣 王孫遺者鐘
27
• 邑,yì,“ ,國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 大小,从卪”。
甲2987反 邑爵
邑觶
臣卿������
28
• 都,dū,“ ,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 ,《周礼》:距国五百里为都”。
郑兴(父子) 郑众 • 刘歆 杜子春
贾徽(父子) 贾逵 许慎 班彪(父子) 班固
62
“六书”的内容: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5)转注 (6)假借
63
(二)“六书”的定义及其应用
(1)象形
•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许慎《说文解字·叙》
64
甲骨文 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