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演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
一的文化。
宗旨
典 型 人 物
荣毅仁
事迹
荣毅仁先后在无锡茂新面粉公司任助理、经理,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 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族企业的代表。建国前夕, 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决定留 下来。1956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 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重。 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
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考察工业、农业、国有
企业和民营、合资、合作企业,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在担任国家副主席期间, 他出席各种重要国务活动,会见外国领导人和重要外交使节,曾出访美国、英 国、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缅甸等国家,与不少国家的领导人和实业界知名 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坚决拥护和认真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在担任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期间,积极为基本法的起草提出意见和 建议。他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 一战线,为振兴中华、祖国统一出了杰出的贡献。
荣毅仁同志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是爱国奋斗的一生,是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热爱祖国,对国家 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他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严以律己,
平易近人,深受广大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政 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进行“和平赎买”。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 创造了从加工订货、统
购包销、经营代销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 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对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分别采取
不足
这条总路线的全面实行, 开始于1953年。原定15年左右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只花 了4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了。 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虽然出 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
造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
偏差。
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片面地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解为 其只能是也必须是完全、纯粹的公有制。在集体所有制方面, 又强调必须实现统一管理,集中经营,越大越好,越公越好,
过去一讲合作化,就认为只有一种形式、一种途径, 这就是互助、初级社,最后过渡到高级社。应该肯定它的
适应性和优越性,但是,把这“三步走”的形式过于绝对
化,在全国农村都按照这个模式办,采用“一刀切”的办 法,就很难适应我国农村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这是对农 业合作化的一种误解和失策。
总的看来,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占世 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基本上结束了人剥 削人的历史,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 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历史变革。
越高级越好。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不可能
囊括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其次,统一经营的管理体制,既不符合
中国农村的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又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
不平衡的特点相矛盾。这是造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严重失误 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思想的继续膨胀,发展成为盲目追求 “一大二公”,阻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
中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形
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过程
1952年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多次讲 过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 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此作了较为完整的概括“党在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 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
“四马分肥”和“定息”的利润分配政策;
3、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 剥削阶级,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2、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以和平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 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 3、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 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4、为我们以后的改革改制等举措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社会主义改 造的成功经验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
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土改后趁热打铁,通过互助合作化 的途径,逐步完成所有制改造,最
后创造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的经验。 2、从互助社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 的逐步过渡形式,也就是说摆脱私 有制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 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 关于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标志着总路线的最终形成。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 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 于同年9月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
国家帮助的原则。
4、贯彻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团
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消灭抚弄的
阶级路线,从而团结广大人民共
同走合作化道路。 总结起来就是
途径、形式、方针、原则和路线。
二、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与农业改造一样,由合作社途径逐步实现。 2、组织形式由手工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到生产 合作社。 3、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 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4、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合作化的 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 技术改造创造力条件。
意义
通过这次改造,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农村私有制度,建立了社会 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达到了三个目标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农村生产关系彻底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为指导的文化; 2、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文化; 3、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的文化;
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此作了较为完整的概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
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 形势和问题。抗美援朝可望结束;土地改革的任 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提前实现预定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