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中国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入WTO对中国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加入WTO对中国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按照与有关WTO会员因达成的合同,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2年内认可外资银行对国内公司开办人民币业务;5年内认可外资银行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5年内认可外资很行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指定的地区可享有中国国内银行相同的权利(国民待遇);5年内取消地区限制和客户限制;非银行金融机构可办
理汽车消费融资业务(WhiteHouseOfficeofPublicLiaison,1999)。
从入世到外资银行享有与中国银行业同样待遇仅有5年,可以说中国银行业面监的竞争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开放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压力、机遇如何?认清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不同方面的影响并正确给中国银行业定好位,作好应对预备,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有关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基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现状、实力比较“悬殊”,诸多论述均不约而同地把讨论重心放在其负面影响上,忽视了入世带来的正面效应,未免给人以“狼来了”的恐慌感。
实际上,诸如中资银行本钱金不足、呆坏帐仍未完全处理,先进技术引进将导致中资银行从业人员大量下岗、优秀人才流失,在缺乏透明度情况下长期积存的金融风险的集中引爆等“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加入WTO本身带来的,而是中国银长期积存下来的,加入WTO不过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前提上了议事日程。
随外资银行涌来的金融产品、治理经验、银行内部的规范和内控机制等等,都将丰富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当然,这其中要有一个“时间”的概念。
从短期或中期来看,对于中国银行业可能是成本大于收益;;就长期而言,加入WTO对于中国银于业来说将是净收益。
认清入世后的正面影响,将给我们一个光亮的指引方向,并在不少数民族奋进的过程中能怀着希望去把握机遇。
具体来看,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正面影响有:
(一)有利于中国银行的改革。
在外资银行的压力面前,我国各级政府和金融治理机构将会鼎力支持中资银行的改革,使银行商业区化改革的步伐得以加快,在外资银行的压力面前,中资银行的经营治理水平将会提高,这正如“鲶鱼效应”—大量缺乏活力的国有银行就如悠然自得惯了的“沙丁鱼”,在外资银行这外“鲶鱼”的冲击下,会意识到危机,并开始拼命力争在进展中求保存。
还有,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让外资银行进入,不仅会给国有银行起示范作用,促进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员培养与成长,并且会引进先进的银行制度、技术、新的金融产品等等,给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二)增加外部资金进入的渠道。
外资银行的进入增加了外部资金进入中国的渠道,有利于加强中资银行市场的实力,为中国境内公司、特殊是外商投资公司增加新的融资渠道。
到1999年8月底,中国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公司已达33.55万家,已开业的外商投资公司超过20万家。
毫无疑问,假如单靠几家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很难满足数额巨大的金融需求的。
(三)有利于中资银行扩展海外业务,促进其向国际标准接轨。
按照WTO的互惠原则,在认可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同时,中资银行开展海外业务将会较少受到市场准入的限制,为中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泛的保存空间制造了条件。
同时,中国的银行业也必需遵循国际“游戏规则”,即要按国际银行业经营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惯例来运作。
这必定促使中国的银行业加快实施全面的风险治理,完善内部操纵机制及提高监管力度和有效性。
二、有关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负面影响
在加入WTO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两者之间,似乎后者更受人关注。
这主要基于以下事实的对比:外资银行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程度深、社会信用发达、法律环境较为健全等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下,形成了灵活的经营机制、先进的营销技术和超前的办事理念,以
及完善的风险操纵及监管系统,并拥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上的优势,而中资银行的外部环境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本钱金不足,不良贷款比例高、税赋重、内控机制不健全且监管乏力等状况。
在如此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加入WTO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哪些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一)对中资银行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的冲击
首先,从业务上来看,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无论存、贷品种,中资银行均远远不及外资银行。
在美国,除了我国现有的所有存款品种外,还推出了与投资相结合的存款(与日经225股票指数挂钩的2年期按期存款在存期内,日经股票指数每上升1000点,存户即可赚取年利率2.6的回报)及外币按期存款户头,认可存户在16种外币中免费随意转换品种。
同样,中国的消费信贷和分期偿还还贷款等业务还尚待拓展;而美国消费待款已占整个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20,包罗汽车、住宅、小额生活贷款,度假旅行贷款等。
从表外业务(担保业务、贷款承诺、金融工具创新、中介办事)来看,西方银行的中间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