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血清生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变 化 。探究 鱼类对低 温 的耐受 能力 , 有 助于鱼类 低 温胁 迫基 础理论 的研究 及其 培育和 筛选抗寒 品种 , 为
在我国, 石斑 鱼 的养殖 品种多属 于 温水性 或暖水 性 鱼类 ,养殖 区域 主要 集 中在福建 、广 东 、广 西及至 海 南省 等南方 海域 。 当我 国北方冬 季遭 遇寒冷 空气袭 扰 时 ,温度下 降可达 到 8  ̄ C以上( 李凯, 2 0 1 3 ) “ 。研究 低 温胁 迫后石斑 鱼 血清生 化指标 的变化 , 对 于耐低 温 新 品种 的繁育 十分关 键 。 本 研究 以云龙 石斑鱼 幼鱼 为
第3 8 卷 第 2期
2 0 1 7年 4 月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O1 . 3 8. NO . 2
PRO GRESS I N FI S HERY SCI EN CES
DO I : 1 0 . 1 1 7 5 8 / y y k x j z . 2 0 1 6 0 1 0 3 0 0 1
摘要
选取 云纹 石斑 鱼( E p i n e p h e l u s mo a r a ? )  ̄ 鞍 带 石斑 鱼 l a n c e o l a t u s c  ̄ ) 的杂 交种( 俗称 云 龙石
斑 鱼) 为研 究对 象 ,设定 2 0 ℃、l 6 ℃ 、1 5 ℃、 1 3 ℃和 1 0 ℃共 5个 温度梯 度( 2 0  ̄ C为 对照 组) ,从 2 O ℃ 开 始 ,采 取 1 。 C/ d的降温速 率 ,对 其进 行低 温胁 迫实验 ,并 对云 龙石斑 鱼血 清 中生 化指标 和代 谢酶
其 幼鱼和 亲本 的越 冬提供 理论依 据 。
青 岛市 市南 区科 技项 目( 2 0 1 4 . 1 4 - 0 1 1 一 S W) 、 农 业部 东海 海水健 康养殖 重点 实验室 ( T 6 1 2 0 1 4 0 6 ) 和 山东省 自然科 学基 金
项 目( Z R 2 0 1 5 P C 0 1 5 ) 共 同资 助 【 T h i s wo r k wa s s u p p o r t e d b y Qi n g d a o C i t y S o u t h Di s t r i c t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j e c t
鱼血清 中肌 酐( C R E A) 含量 和 总胆 固醇( T - C HO ) 含 量随低 温胁 迫 强度增 加 呈先 降低后 上升 的趋 势 , 血 清 甘油 三酯f T G ) 含 量 呈现 波动 ,在 1 5  ̄ C和 1 O ℃ 时与对 照组 比较 ,出现 显著 性差 异( P < 0 . 0 5 ) 。血清葡 萄糖( GL U) 含量 随胁 迫 强度 的增 加 呈现 波动 , 在l 6 ℃和 1 3 ℃ 时与对 照组之 间有 显著 性差异 ( P < 0 . 0 5 ) 。 碱 性磷 酸酶( A K P ) 活性在 1 6  ̄ C时有 所 升高 ,但整体 上 与对 照组 无 显著 性 差异 0 . 0 5 ) 。过 氧 化氢 酶 ( C A T ) 活性呈 现波 动 ,除 1 3 ℃ 以外 ,其 余各 组 均与对 照组 有 显著性 差异( O . 0 5 ) 。血清 中谷 草转 氨 酶( G OT 1 的活 性在 l 3 ℃和 1 6  ̄ C时 略 高于 对 照 组 。谷 丙 转氨 酶( GP T ) 活 性 呈现 先 升 后 降 的趋 势 ,
中图分 类号 ¥ 9 6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2 0 9 5 — 9 8 6 9 ( 2 0 1 7 ) 0 2 — 0 0 7 0 — 0 7
鱼类 是在水 中生 活的变 温动物 , 体 温伴 随着外 界 生存 水环境 温度 的变化 而变化 。当外 界生存水 环境 的 温度 降低 时 ,鱼类 自身会发 生一 系列生理 、生化 指标
活力进行检测。同时对棕点石斑鱼 . f u s c o g u t t a t u s  ̄ _ ) 和鞍带石斑鱼( ) 的杂交种( 俗称珍珠龙胆石斑 鱼) 、斜带石斑鱼 c o i o i d e s  ̄ )  ̄ 鞍带石斑鱼( ) 的杂交种( 俗称青龙石斑鱼) 进行低温胁迫, 每天记录 3 种杂交石斑鱼的存活率。当存活率低于 5 0 %时,记录半致死温度。结果显示,云龙石斑鱼半致死 温度 为 8 ℃ ,珍珠 龙胆 石斑 鱼 的半致死 温度 为 l 1 ℃ ,青龙 石斑 鱼 的半致 死温度 为 9 . 5 ℃ 。云 龙石斑
( 1 .大连海 洋大学 大 连 1 1 6 0 2 3 ;2 .农业部 海洋 渔业资 源可持续 利用 重点实 验室
中 国水 产科学研 究院 黄海水 产研 究所 青 岛 2 6 6 0 7 1 ;3 .莱 州 明波 水产有 限公 司 烟台 2 6 4 0 0 3 ;
4 .上海 海洋大 学水产 与生命 学院 上海 2 0 1 3 0 6 )
( 2 0 l 4 . 1 4 — 0 1 1 一 S w)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He a l t h y Ma r i c u l t u r e f o r t h e E a s t C h i n a S e a , Mi n i s t r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T 6 1 2 O 1 4 0 6 ) , a n d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u n d s o f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f Z R 2 0 1 5 P C 0 1 5 ) 1 . 邵 彦 翔 ,E — ma i l : s h a o y a n x i a n g 1 2 3 @1 6 3 . c o m
h t t p : / / w ww . y y k x j z . c n /
低 温胁 迫对 云纹石斑 鱼( 早 ) × 鞍 带石斑鱼 ( ) 杂 交 后 代 血 清 生化 指 标 的 影 响冰
邵彦翔 , 2 陈 超 2 ① 李炎璐 2 张梦 淇 2 , 4 陈建 国 2 , 4 庞 尊方
在1 6பைடு நூலகம்。 c和 1 5 ℃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 . 0 5 ) 。结果表明, 3 种杂交石斑鱼中, 云龙石斑鱼最耐受 低温; 低温胁迫会导致幼鱼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下降, 实际生产中仍应降低胁迫强度和缩短胁迫时间。 关 键词 杂 交石斑 鱼;低 温胁迫 ;生化指 标 ;低 温 耐 受
在我国, 石斑 鱼 的养殖 品种多属 于 温水性 或暖水 性 鱼类 ,养殖 区域 主要 集 中在福建 、广 东 、广 西及至 海 南省 等南方 海域 。 当我 国北方冬 季遭 遇寒冷 空气袭 扰 时 ,温度下 降可达 到 8  ̄ C以上( 李凯, 2 0 1 3 ) “ 。研究 低 温胁 迫后石斑 鱼 血清生 化指标 的变化 , 对 于耐低 温 新 品种 的繁育 十分关 键 。 本 研究 以云龙 石斑鱼 幼鱼 为
第3 8 卷 第 2期
2 0 1 7年 4 月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O1 . 3 8. NO . 2
PRO GRESS I N FI S HERY SCI EN CES
DO I : 1 0 . 1 1 7 5 8 / y y k x j z . 2 0 1 6 0 1 0 3 0 0 1
摘要
选取 云纹 石斑 鱼( E p i n e p h e l u s mo a r a ? )  ̄ 鞍 带 石斑 鱼 l a n c e o l a t u s c  ̄ ) 的杂 交种( 俗称 云 龙石
斑 鱼) 为研 究对 象 ,设定 2 0 ℃、l 6 ℃ 、1 5 ℃、 1 3 ℃和 1 0 ℃共 5个 温度梯 度( 2 0  ̄ C为 对照 组) ,从 2 O ℃ 开 始 ,采 取 1 。 C/ d的降温速 率 ,对 其进 行低 温胁 迫实验 ,并 对云 龙石斑 鱼血 清 中生 化指标 和代 谢酶
其 幼鱼和 亲本 的越 冬提供 理论依 据 。
青 岛市 市南 区科 技项 目( 2 0 1 4 . 1 4 - 0 1 1 一 S W) 、 农 业部 东海 海水健 康养殖 重点 实验室 ( T 6 1 2 0 1 4 0 6 ) 和 山东省 自然科 学基 金
项 目( Z R 2 0 1 5 P C 0 1 5 ) 共 同资 助 【 T h i s wo r k wa s s u p p o r t e d b y Qi n g d a o C i t y S o u t h Di s t r i c t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j e c t
鱼血清 中肌 酐( C R E A) 含量 和 总胆 固醇( T - C HO ) 含 量随低 温胁 迫 强度增 加 呈先 降低后 上升 的趋 势 , 血 清 甘油 三酯f T G ) 含 量 呈现 波动 ,在 1 5  ̄ C和 1 O ℃ 时与对 照组 比较 ,出现 显著 性差 异( P < 0 . 0 5 ) 。血清葡 萄糖( GL U) 含量 随胁 迫 强度 的增 加 呈现 波动 , 在l 6 ℃和 1 3 ℃ 时与对 照组之 间有 显著 性差异 ( P < 0 . 0 5 ) 。 碱 性磷 酸酶( A K P ) 活性在 1 6  ̄ C时有 所 升高 ,但整体 上 与对 照组 无 显著 性 差异 0 . 0 5 ) 。过 氧 化氢 酶 ( C A T ) 活性呈 现波 动 ,除 1 3 ℃ 以外 ,其 余各 组 均与对 照组 有 显著性 差异( O . 0 5 ) 。血清 中谷 草转 氨 酶( G OT 1 的活 性在 l 3 ℃和 1 6  ̄ C时 略 高于 对 照 组 。谷 丙 转氨 酶( GP T ) 活 性 呈现 先 升 后 降 的趋 势 ,
中图分 类号 ¥ 9 6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2 0 9 5 — 9 8 6 9 ( 2 0 1 7 ) 0 2 — 0 0 7 0 — 0 7
鱼类 是在水 中生 活的变 温动物 , 体 温伴 随着外 界 生存 水环境 温度 的变化 而变化 。当外 界生存水 环境 的 温度 降低 时 ,鱼类 自身会发 生一 系列生理 、生化 指标
活力进行检测。同时对棕点石斑鱼 . f u s c o g u t t a t u s  ̄ _ ) 和鞍带石斑鱼( ) 的杂交种( 俗称珍珠龙胆石斑 鱼) 、斜带石斑鱼 c o i o i d e s  ̄ )  ̄ 鞍带石斑鱼( ) 的杂交种( 俗称青龙石斑鱼) 进行低温胁迫, 每天记录 3 种杂交石斑鱼的存活率。当存活率低于 5 0 %时,记录半致死温度。结果显示,云龙石斑鱼半致死 温度 为 8 ℃ ,珍珠 龙胆 石斑 鱼 的半致死 温度 为 l 1 ℃ ,青龙 石斑 鱼 的半致 死温度 为 9 . 5 ℃ 。云 龙石斑
( 1 .大连海 洋大学 大 连 1 1 6 0 2 3 ;2 .农业部 海洋 渔业资 源可持续 利用 重点实 验室
中 国水 产科学研 究院 黄海水 产研 究所 青 岛 2 6 6 0 7 1 ;3 .莱 州 明波 水产有 限公 司 烟台 2 6 4 0 0 3 ;
4 .上海 海洋大 学水产 与生命 学院 上海 2 0 1 3 0 6 )
( 2 0 l 4 . 1 4 — 0 1 1 一 S w)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He a l t h y Ma r i c u l t u r e f o r t h e E a s t C h i n a S e a , Mi n i s t r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T 6 1 2 O 1 4 0 6 ) , a n d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u n d s o f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f Z R 2 0 1 5 P C 0 1 5 ) 1 . 邵 彦 翔 ,E — ma i l : s h a o y a n x i a n g 1 2 3 @1 6 3 . c o m
h t t p : / / w ww . y y k x j z . c n /
低 温胁 迫对 云纹石斑 鱼( 早 ) × 鞍 带石斑鱼 ( ) 杂 交 后 代 血 清 生化 指 标 的 影 响冰
邵彦翔 , 2 陈 超 2 ① 李炎璐 2 张梦 淇 2 , 4 陈建 国 2 , 4 庞 尊方
在1 6பைடு நூலகம்。 c和 1 5 ℃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 . 0 5 ) 。结果表明, 3 种杂交石斑鱼中, 云龙石斑鱼最耐受 低温; 低温胁迫会导致幼鱼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下降, 实际生产中仍应降低胁迫强度和缩短胁迫时间。 关 键词 杂 交石斑 鱼;低 温胁迫 ;生化指 标 ;低 温 耐 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