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 漂亮的“扎染”教案 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亮的“扎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民间扎染的工艺,尝试用简单材料(纸或布),并运用基本的扎和浸色方法制作与扎染效果相似的染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民间扎染作品的过程中,学习运用不同的折纸方法,以浸染、点染等技法进行染纸练习,感受类似的扎染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尝试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染纸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染出丰富色彩的图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认识
1.出示扎染丝巾,学生感受扎染的美感
问:请同学观察一下,这条丝巾有什么特色?
概括:运用民间扎染的方法制作的。
2.欣赏民间扎染作品,简介扎染艺术(图案特点与色彩效果)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主要盛行于我们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
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不同,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
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3.扎染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问:你还知道哪些用扎染进行制作的产品?
生:衣服、背包、领带、桌布等
概括: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似的制作方法,用宣纸进行染纸。
4.揭示课题
5.欣赏染纸作品,讨论发现染纸与扎染相似之处。
二、讨论与引导
1.讨论染纸图案的特点和色彩效果
概括:图案复杂优美、色彩亮丽
2.观察书本范作
问:图案有何变化规律?与什么有关系?
概括:不同的折纸方法产生的不同图案
3.教师概括折纸方法,并演示基本折法
(1)基本方法:对角折、对边折
(2)其他方法:
4.教师示范染纸的基本方法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
(1)浸染法。
把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叫浸染法
(2)点染法。
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
概括:不同的折纸方法和不同染法形成丰富的图案与色彩变化。
三、尝试与创作
1.学生尝试制作一张染纸作业
2.讨论交流: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1)水分的控制
(2)染料的浓度
(3)色彩的搭配
(4)空白的处理: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会更好看
3.请一学生复述制作步骤
折、夹、挤、染、展开
4.学生再练习,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折纸方法
注意:等颜色干后再打开,以免色纸损坏,打开时一定要小心。
四、展示与评价
1.作品展示:
将作品贴于深色底版纸上并组合成挂毯的形式进行展示
2.介绍自己作业中最满意的地方,互评。
评价依据:
(1)作业的完整性
(2)作品中色彩的搭配效果
(3)图案的处理是否有新意
(4)运用不同的折纸方法
3.请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困难以及自己的解决方法。
五、拓展
把染纸作品剪出各种图形,可变成新作品。
你也可以尝试一下用布进行扎染,体验不同的捆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