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药健康】尿路感染(urinary-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细菌学检查
(五)细菌学检查的假阴性的原因 假阴性主要可见于: ①患者在近7天内用过抗菌药物; ②尿液在膀胱内停留不足6小时,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 ③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不慎混入尿标本内。
尿细菌学检查
四、其他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血沉可增快。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上行感染
细菌进入膀胱后,经过输尿管上行,引起肾盂肾炎。其机制可能与输尿管反流有关,即使没有反流,膀胱和肾之间存在着尿液相连,亦可因致病菌的纤毛与尿路粘膜附着,而移行到肾。
上行感染
细菌从体内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引起肾盂肾炎,称为血行感染,很少见。如果发生, 绝大多数发生于原先已有严重尿路梗阻者或机体免疫力极差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所致。
急性肾炎肾炎
较 重 型 在未有药敏结果前,可暂时使用环丙沙星0.25g或氧氟沙星0.2g,每12小时1次,或庆大霉素lmg/kg,每8小时1次,必要时可改用或加用头孢噻肟2g,每8小时1次。 在获得药敏报告后,选用敏感抗菌药静脉用药至患者退热72小时后,可改用口服有效的抗菌药物,完成2周疗程。
五、影像学检查 注意: 尿感急性期不宜作X线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 可作B超检查以排除梗阻和结石。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女性IVP的适应证为 ① 复发的尿感; ② 疑为复杂性尿感; ③ 拟诊为肾盂肾炎; ④ 感染持续存在,对治疗反应差。 男性首次尿感亦应作IVP。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流行病学
以女性居多,未婚少女2%,已婚女性 5%,孕妇7%。 男性极少发生尿感,50岁以后因前列腺肥大.才较多发生。 老年男女:发病率可高达10%,但多为无症状细菌尿。 有症状的尿感,仍以生育年龄的已婚女性为最常见。
急性膀胱炎的病理改变是粘膜充血、潮红,上皮细胞肿胀,粘膜下组织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 较重者有点状或片状充血,并可出现粘膜溃疡。
二、肾周围脓肿 除原有肾盂肾炎症状加剧外,常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向健侧弯腰时疼痛加剧。 超声显像、X线腹部平片、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宜使用强有力的抗菌药物治疗,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考虑切开引流。
并发症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 尿白细胞 增多 发现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少部分病者 镜下血尿明显,极少数(<5%)可有肉眼血尿。
二、尿白细胞 有症状的尿感常有脓尿(又称白细胞尿),即清洁尿标本尿沉渣的白细胞 ≥5个/高倍视野,更为准确的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8×106/L。
实验室和其检查
三、尿细菌学检查 (一)尿标本的收集 注意事项: ① 晨起消毒外阴后,留取中段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至少6小时; ② 尿标本在室温下放置不超过1小时才作检验 ③ 在应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后5~7天留取尿标本。
鉴别诊断
本病尿频、尿急、尿痛更突出,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阳性。 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
二、肾结 核
鉴别诊断
三、尿道综合征 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可资鉴别。
分为: 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最常见。有白细胞尿。 由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或单纯疱疹病毒引起。 如沙眼衣原体检查阳性,夫妇同时给予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0.1g,一日2次,治疗2周,会取得疗效。
病理解剖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急性肾盂肾炎可侵犯单侧或双侧肾,肾盂肾盏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粘膜下可有细小的脓肿,于一个或几个肾乳头可见大小不一、尖端指向肾乳头、基底伸向肾皮质的楔形炎症病灶。
病理解剖
方法有:
临床上感染症状明显,T>38℃,有明显肋脊角疼痛和叩痛,血白细胞增加者,可诊断为肾盂肾炎。 复杂性尿感和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者,多为肾盂肾炎。 临床症状不明显者,可先给3天抗菌疗法,如能治愈,则常为膀胱炎,如复发,则多为肾盂肾炎。
定位诊断
鉴别诊断
一、慢性肾盂肾炎 1. 双肾不等大,长经相差15mm, 2. 肾盂肾盏变形,肾脏表面凸凹不平 3. 肾小管功能损害,如夜尿多、尿比重下降。
发病机制
一、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 血行感染
重 点
证 据 ①女性多见,因其尿道口接近肛门,且尿道短而宽; ②尿感再发者,其尿 道口周围的细菌较对照组多,且经常存在,其菌株与引起尿感者相同; ③女性性交后,如即作 膀胱穿刺尿细菌培养,每能培养出与尿道口寄生菌相同的菌种。
2. 氨基苷类 对杆菌感染疗效较好,常用 ① 链霉素0.5g,每日2次肌注; ② 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日2次肌注,或24万单位加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③ 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注; ④ 丁胺卡那霉素0.4-0.6g,可分次肌注或滴注。
常用抗生素
3. 磺胺类 常用复方新诺明(每片含SMZ 0.4g,TMP 0.8g)或增效联磺片2片,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时服用以碱化尿液。
三、易感因素
① 尿路有复杂情况而致尿流不通
② 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
③ 尿路器械的使用
⑤ 机体免疫力差
⑥ 局部使用杀精化合物避孕
⑦ 遗传因素
④ 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有炎症病灶
四、细菌的致病力 大肠杆菌的O、K和H血清型菌株,具有特殊的致病力 大肠埃希菌的某些菌株,都具有特殊的菌毛(P菌毛),它可吸附于尿路上皮细胞的含糖基团脂类的受体上。 此外,这些菌株能产生溶血素等毒素,对尿路粘膜的杀菌能力有抵抗性。
常用抗生素
疗效判断
见效:治疗后复查尿细菌转阴
失效:在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复发
治 疗
疗效判断
治愈:完成抗菌药物疗程后,细菌尿阴转, 在停止抗菌药物后1周和1个月再追踪复查 1次,如没有细菌尿,或虽有细菌尿,但仅 为重新感染,则可认为原先的尿感已治愈
治 疗
一、急性膀胱炎
急性 膀胱炎
单剂疗法 SMZ0.4g×6#顿服 或氧氟沙星0.2g×3# 顿服
中上输尿 管点压痛 肾区叩痛





仅有细菌尿





30%

可有


WBC ↑ESR↑尿中WBC↑尿细菌培养 阳性,血培养可 阳性,肾浓缩功 能↓,可恢复
尿WBC↑, 尿培养阳性, 血培养阴性
并发症
一、肾乳头坏死 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剧烈腰痛或腹痛和血尿等,可有坏死组织脱落从尿中排出,发生肾绞痛。 IVP可见肾乳头区有“环形征”。 宜加强抗菌药物治疗和解除尿路梗阻。
重 点
诊 断
但女性有明显尿急、尿频、尿痛,且尿白细胞增多,便可疑为尿感,如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l,且为尿感常见致病菌则可拟诊为尿感。
定位诊断
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定位, 其准确性超过90%。
尿路感染患者如果尿中有白细胞 管型,则为上尿路感染。
尿沉渣检查抗体包裹细菌(ACB)。 特异性、敏感性均不理想。
治 疗
急性肾炎肾炎
重 型 致病菌常为耐药G-杆菌,常用下列抗菌药物: ①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如哌拉西林3g, q6h,ivgtt. 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妥布霉素或庆大 霉素1mg/ kg,q8h,ivgtt. ③第3代头孢菌素类: 头孢曲松钠 1g, q12h,ivgtt,或头孢哌酮钠 (cefoperazone)2g,q8h,ivgtt.
尿细菌学检查
(四) 化学性检查 目前常用的是亚硝酸盐试验,其诊断尿感的敏感性是70.4%,特异性是99.5%。
尿细菌学检查
(五)细菌学检查的假阳性的原因 假阳性可见于: ①中段尿的收集不规范,尿标本被白带污染; ②尿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才作检验; ③检验的技术有错误。
有 尿 路 刺 激 征
无 尿 路 刺 激 征
为同一细菌,说明为隐匿性肾盂肾炎, 应给于14天抗菌药物的常规治疗
症状性肾盂肾炎
感染性尿道综合症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症
尿培阴性
尿培阳性
白细胞尿
二、急性肾盂肾炎
轻 型 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天疗程, 一般用药72小时即显效,如有效则不需按药敏换药。
治 疗
病 因
尿感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 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70%以上, 其它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常发生于尿路器械检查后。 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常见于尿路结石患者。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多见于性生活活跃期妇女。 致病菌常为一种,极少数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罕见。
疗程结束一周后 复查尿细菌定量培养
三日疗法 SMZ0.8g,Bid×3d或 氧氟沙星0.2g,Bid×3d
初诊
治 疗
复 诊
14天抗菌常 药物规常规 治疗后仍有 菌尿选敏感 药物最大剂 量口服6周 同时做IVP
白细胞尿
无白细胞尿
说明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 1个月后复查1次
尿培 阳性
尿培 阴性
无细菌尿
病理解剖
病灶内肾小管腔中有脓性分泌物,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炎症剧烈时可有广泛性出血。较大的炎症病灶愈合后可留下瘢痕。肾小球一般无形态改变。合并有尿路梗阻者,炎症范围常很广泛。
临床表现
急性肾 盂肾炎
膀胱炎
无症状 菌尿
尿路 刺激征
腰痛
血尿
全身症状
实验室 检查
尿道综合征
尿道综合征
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较少见 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亦阴性,其病因未明,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焦虑性精神状态所致。
治 疗
常用抗生素
1. 半合成青霉素类: ① 氨苄青霉素0.5-1g,每日2次肌注,或4--6g 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② 羧苄青霉素用法用量同氨苄青霉素: ③ 羟苄青霉素每日1-3g,分3-4次口服; ④ 氧哌嗪青霉素每日2-4g,可用于肌注或滴注。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重 点
(二)尿细菌定量培养 ※ 临床意义: 尿含菌量≥106/m1,为真性细菌尿,常为尿感 尿含菌量在104—105/m1者为可疑阳性,需复查; 如为<104/m1,则可能是污染。
尿细菌学检查
重 点
(三)尿沉渣镜检细菌 清洁中段尿沉渣,不染色,用高倍镜(较暗视野)找细菌,如平均每个视野≥20个细菌(包括动或不动的),即为有意义的细菌尿,其符合率可达约90%以上。
治 疗
急性肾炎肾炎
三、再发性尿路感染
治 疗
再发性尿路感染
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再发者考虑 用长期抑菌疗法作预防性治疗
再发性尿感
由原来的致病菌引起 通常在停药1个月发生
复 发
重新感染
有另外一种新的致病菌引起
3天疗法,疗程完成后7天复查
症状消失,无细 菌尿无白细胞尿
常用抗生素
4.喹诺酮类 常用吡哌酸0.5g,1日3次,氟哌酸、氟嗪酸0.1-0.2g,1日3次口服 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
常用抗生素
5. 头孢菌素 ① 头孢羟氨苄每日2g,分2次口服; ② 头孢氧哌嗪(先锋必)每日1~2g,肌注或滴注; ③ 头孢三嗪(菌必治)每日2g,肌注或滴注; ④ 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每日1g,肌注或滴注; ⑤ 头孢氨噻肟每日1g,肌注或滴注。
诊 断
尿感的诊断, 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细菌学检查。 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感。
诊 断
真性细菌尿的定义※ : ①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1;如临床上无症状,则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有意义的细菌尿、且为同一菌种; ② 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血行感染
二、机体抗病能力 虽然细菌常可进人膀胱,但并不都引 起尿感,因为人体有自卫能力。
人体的自卫能力
①在尿路通畅时,尿液可冲走绝大部分细菌; ②尿液的尿素浓度高、渗透压高、有机酸含量多、pH低,均不利于细菌生长; ③尿路粘膜有杀菌能力,如可分泌IgG、IgA及通过吞噬细胞的作用来杀菌; ④男性在排尿终末时,前列腺收缩,排泄前列腺液于后尿道,有杀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