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再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再认识预习案
预习导航:
问题一:1.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实物里含有三角形? 2. 结合这些图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吗?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 3.如右图就是一个三角形.
4.三角形的表示:
(1) 三角形ABC 可记作“ ”,三个顶点分别是: 三个内角分别是: 三
条边分别是:
(2) ∠A 所对的边 也可用 表示,∠B 所对的边 也可用 表
示,∠C 所对的边 也可用 表示。

边a 所对的角是 ,边b 所对的角是 ,边AB 所对的角是 .
问题二:三角形的分类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分类,你还记得分类方法吗? (1) 按角分类
※如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C=90°.记作: D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是: 斜边是:
(2)按边分类
※ 如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 把相等的两边叫 A 第三条边叫
练一练:132页练习1,习题C
⎧⎪
⎨⎪
⎩_____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_____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_____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
⎩注:等边三角形:_________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三个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三角形____三角形:有两个边相等的三角形.







图3
三角形的再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地进行分类,掌握构成三角形的条件。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一.检查预习,教师点拨。

1. 如图 1. (1)图中有个三角形;这几个三角形分别表示
为:、、 .
(2)在ΔABC中,∠A的对边是;∠B的对边是;∠ACB的对边
是 . 边a所对的角是,边b所对的角是,边AB所对的
角是 .
(3)在ΔABD中,∠A的对边是;∠ADC的对边是;边b所对的
角是 .
(4)在ΔCDB中,∠B的对边是;∠BDC的对边是;边a所对的角
是 .
2. 如图2,(1)AC分别是Δ、Δ、Δ的一条边;
(2) ∠B分别是Δ、ΔΔ的一个内角.
3.(1) 观察图3中的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是(用序号表示) ;钝角
三角形是
;锐角三角形是 .
(2) 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为5cm,底边为
8cm,则周长为 cm.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cm
8cm,则周长为 cm.
(3) 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为5cm,则周长
为 cm.
3. 在图4中,共有个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是:、;
钝角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是: .
图1
B
A
C
D
a
b
F
A
C
D
B
E
图2
E
A
B
C D
图4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准备5张纸条,长度分别为3cm、4cm、5cm、 6cm、9cm.
步骤一:任意取出3张纸条为一组共有几种分组方法?把它们列举出来。

填入下表。

(怎样做到不重不漏?)
步骤二:学生动手操作,试一试自己找出的几种情况是否都能搭成三角形,填入下表。

步骤三:能构成三角形的一组纸条中,每两张的长度之和与第三条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不能构成三角形的一组纸条呢?请把你的结论和同学进行交流。

并填写下表:
你能归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呢?
结论:
当堂训练:
(一)判断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关键点:
(1)下列线段中,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2,4,5(B)18,9,8
(C)6,8,8(D)7,10,15
(2)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2cm、 2cm、 1cm
(C)1cm、3cm、1cm(D)2cm、 2cm、 5cm
(二)学会应用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10,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是5㎝,则它的第三边长为 .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另一边是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另一边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三)拓展延伸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和7㎝的木棒,
(1)用长度为2 ㎝的木棒能与它们组成三角形吗?为什么?用长度为11㎝的木棒呢?
(2)第三边在什么范围内?
(3)如果第三边是正整数,那么第三边可能是哪几个数?
小结:
你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