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
分析
谢飞
【摘要】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接受断指再植术的患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100例患者随
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给予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罂粟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成活率和血浆内皮素.结果试验组术后72 h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术后72 h和术后1周血浆内皮素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2%vs 28%(x2=4.00,P<0.05);(57.56±9.89)ng/L
vs(72.48±10.44)ng/L,(37.39±4.92)ng/L
vs(63.33±8.28)ng/L(t=4.012,4.487,P<0.05);术后断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vs 84%(x2=4.40,P<0.05).结论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素
释放而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并增加术后断指成活率.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9(038)003
【总页数】3页(P123-125)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危象
【作者】谢飞
【作者单位】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十三区手足显微外科,福建福州 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已证实,断指再植术的成败不但取决于再植条件,而且与再植指体的术后血供情况密切相关[1]。

血管危象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预防术后血管危象已成为提高断指再植术成活率的关键[2]。

研究表明,内皮素可能是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3]。

该研究观察了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在该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26~58岁。

纳入标准:①受伤6 h内送医,行急诊单指再植术。

②ASA分级Ⅰ~Ⅱ级。

③排除严重颅脑损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和麻药过敏史。

④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该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6~55岁,平均
(38.43±8.35)岁。

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7~58岁,平均(38.55±9.08)岁。

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后常规接受抗感染、镇痛、抗凝等干预。

对照组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21022246。

1 mL:30 mg)30 mg,1 次/6 h,肌肉注射。

试验组给予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盐酸罂粟碱注射液30 mg,1次/6 h,肌肉注射。

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2786。

250 mL)500 mL,1次/12 h,静脉滴注。

疗程共7~10 d。

1.2.2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判断标准①静脉危象:术后再植指体温度下降,呈紫
色。

毛细血管回充盈反应消失。

术后指腹张力明显上升,指侧方切开后,先后流出暗紫色和鲜红色血液。

该再植指体温度增加,毛细血管回充盈反应恢复正常,指腹张力无变化。

②动脉危象:再植指体温度下降,呈苍白色。

指腹张力明显下降,毛细血管回充盈反应消失。

再植指体萎缩,指侧方切开未见流出鲜红色血液[4]。

1.2.3 再植指体成活标准[5]术后再植指体温度正常,颜色红润、毛细血管回充盈反应和指腹张力正常。

1.2.4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

②两组患者术后血浆内皮素测定:两组患者于术后72 h和术后1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以ELISA法检测血浆内皮素。

③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断指成活率和局部坏死发生率。

成活率=存活再植指例数/总例数×100.00%。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t检验法比较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s)表示;以χ2检验法比较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用[n(%)]表示。

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术后72 h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组别例数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术后72 h内血管危象[n(%)]对照组 50试验组50 χ2值P值53 52 41 14(28.00)6(12.00)4.00<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血浆内皮素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72 h和术后1周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血浆内皮素比较[(s),ng/L]组别术后72 h血浆内皮素术后1周血浆内皮素对照组(n=50)试验组(n=50)t值P值72.48±10.44
57.56±9.89 4.012<0.05 63.33±8.28 37.39±4.92 4.487<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断指成活率和局部坏死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断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断指成活率和局部坏死发生率比较[n(%)]组别例数断指成活例数局部坏死例数对照组 50试验组50 χ2值P值42(84.00)49(98.00)4.40<0.05 8(16.00)1(2.00)4.40<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断指再植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为严重影响术后断指成活的并发症,血管危象的发生机制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关注[2]。

内皮素是目前公认的具有最强大缩血管效应的神经肽类物质,与以一氧化氮为代表的舒血管物质共同维系血管张力和血流动力学的平衡状态。

有学者发现,发生血管危象的断指再植术患者往往存在血浆内皮素浓度显著增加的现象,进而推测内皮素可能在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效应[3]。

罂粟碱作为阿片类生物碱,不但能够强力抑制平滑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的活力,而且可阻碍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钙离子内流,对脏器血管、外周血管、支气管、消化系统平滑肌等发挥非特异性扩张效应[6-7]。

目前已被常规用于防治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

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传统的扩容药物,可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和红细胞凝集、促进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效果[8]。

有研究显示: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通过抑制动脉缺血皮瓣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态来增加皮瓣移植术的成活几率[9-10]。

近来有学者提出,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将显著改善再植指体微循环和预防术后血管危
象,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9]。

潘光松等[9]发现,以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干预断指再植患者后的指体存活
率显著高于仅予罂粟碱干预的患者(88.89%vs 40.74%)(P<0.05)。

该研究
观察了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的疗效,该组术后72 h
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术后72 h和术后1周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2%vs 28%(χ2=4.00,P<0.05);(57.56±9.89)ng/L vs (72.48±10.44)ng/L,t=4.012;(37.39±4.92)ng/L vs(63.33±8.28)ng/L,(t=4.487;P<
0.05);术后断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vs 84%(χ2=4.40,P<0.05)。

与潘光松的结论相同,但该研究各组患者指体存活率均高于潘的结果,可能原因在于:①潘研究选择了54例患者,而该研究受试者数量的增加将降低试验结果误差。

②潘研究未设定断指数量纳入标准,该研究仅纳入单指再植术患者,组间病情更具可比性。

该结果提示罂粟碱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素释放而有效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并增加断指成活率。

鉴于目前多数临床试验局限于观察药物干预对断指成活率的影响,罕有对药物抑制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的机制研究。

该研究拟在后期进行更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增加对药物作用机制的探索。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温文星,邓永上,黎先祥,等.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17,48(5):75-77.
[2]肖思顺,雷青,魏平.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因素及处理[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4):447-448.
[3]陈本法,武春敏,马超,等.罂粟碱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影响[J].第三军
医大学学报,2015,37(13):1357-1361.
[4]赵建武,陈强,蔡飞,等.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和实
验医学杂志,2018,17(3):296-298.
[5]杨荣,陈雁西.抗血管痉挛药物局部给药方式对断指再植术后动脉危象的疗效评价[J].浙江医
学,2017,39(17):1483-1485.
[6]席阿丽,谭龙.罂粟碱防治鼠尾再植血管危象的实验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4):306-308.
[7]Zhu H,Zhu X,Zheng X.Antithrombotic Therapies in Digit Replantation with Papaverine Administration:A Prospective,Observational Study[J].Plast Reconstr Surg,2017,140(4):743-746.
[8]王晶,李茁,高博.罂粟碱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86-388.
[9]潘光松,邱世犹,吴俊辉,等.罂粟碱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分析[J].海峡药
学,2018,30(6):135-1136.
[10]吕建敏,蔡军辉,吴建伟.罂粟碱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在组织块再植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
科,2014,19(5):811-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