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案例及点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将“读”落到实处
背景描述
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至关重要。

小学阶段如何学习 古诗文呢?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诵读”的方法。

诵读有益于积累,有益于语 感的形成。

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读的少,讨论 对话多、个体涵泳少的教学现象。

对于古诗文的学习,靠教师的讲解、分析是 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三学段古诗文的学习要 求表述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 感。

”因此古诗文教学要注重诵读指导,通过对古诗文朗读中的语调、韵律、节 奏等指导,引导学生感知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并在诵读中展开想象,领 悟诗文内容,体验情感。

《学弈》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体育》中第三篇课文, 是一篇文言文。

学生通过以前文言文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方 法。

但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表达上的差别比较大,文言文短小精悍,词语比 较生僻,语句难于理解,对于长一点的语句,学生不能很好地断句、停顿,教 学时有些教师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对字、词、句的讲解上,而读的却很少,不利 于学生情感的体验、语感的形成。

因而,教学本课时,要把指导学生诵读作为 重点。

可以让学生根据译文整体感知故事,理解文意,然后结合自己亲身经历 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讲解,不必逐字逐句的串 讲、对译。

本节课教师通过“三读” ,即:一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熟 读,感知内容、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三诵读,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 美,增强语感,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切实提高了古文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学 弈”,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2.同学们知道“ 弈”是什么意思吗?(下棋) 那“学 弈”呢?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 默读课文,圈出生字或难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注音。

2. 检查自学情况。

① 出示生字; ②学生自读、 ③强调“缴” 开火车读; 字在文中读
“ zhu ó”, 不能读 “ ji ǎo ”;“弗”读“ f ú”,不

f ó”。

④齐读生字。

(二)学词
1. 出示词语:通善弈者诲惟鸿鹄
援缴俱弗然
2. 自主识词,注意:结合译文理解词语意思。

3. 谁会读?指名读。

4. 谁能说说它们的意思?指名说。

(三)写字1.观察课后生字,指出难写生字。

2.重点指导生字:弈缴
3. 学生各练写三遍。

4. 同桌互评,展示佳作。

三、熟读感知
(一)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充分自读)
2. 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名读,其他学生认真听。

②指出存在问题,并正音:“缴”读zhuó“弗”读f ú
③生自由练读。

④齐读课文。

(二)熟读感知
1、感知内容
(1)同桌一人读古文,一人读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文章先说了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然后讲了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


(3)读文后讨论:两人拜了同一名师,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指名交流)生A:“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说明“其一人”很认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说明“一人”三心二意。

生B: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结果自然也不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师板书)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2、感知语言
(1)师范读课文。

(2 你们发现老师在读古文和白话文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3)指名说:
生C: 古文语言简洁、精练、概括,译文表达具体,通俗易懂。

生D:您在读古文时语速比较慢,停顿较多。

(4)师小结:是啊,古诗文讲究诵读,这样才能读出古诗文的节奏美、韵律美,才能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古文的诵读方法。

四、专项训练--- 诵读指导
(一)明确目标(课件出示)1.自由朗读全文,画出描写这两人的表现的句子。

2.学习古文的断句方法、语气音调的变化,读出古文抑扬顿挫的韵味。

(二)充分自学
1.自读描写这两人的表现的句子,“其一人” 的表现用波浪线勾画;“一人” 的表现用直线勾画。

2.想象:
“其一人”的表现可以用(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等词语来形容。

“一人”是怎样表现的?此时他的心情、神态可以用(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等词语来表示。

3. 练读句子,自己试着画出节奏、读出人物语气语调的变化。

(三)精要点拨
1. 指名读。

2. 教师点拨:“其一人”稍作停顿,“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这句语调
要上扬。

“惟”要强调。

(生读)
“一人虽听之”,“虽”表明后半句意思为转折,要重读;“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语调要低沉下来,放慢语速,与前一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抓住动词“援”、“射”读出此人的不专心。

(生练读)
3. 课件出示有标注的句子:“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4. 师范读。

5. 归纳诵读方法:①想像人物心理、神态;②停顿要恰当、语速较慢,读出语速、节奏的变化;③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

(四)强化训练
1. 根据提示,自由练习朗读。

2. 指名读。

3. 齐读。

(五)展示检测
1. 用所学方法练习朗读全文,读出古文语调、节奏等的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韵味。

2. 四人小组展示。

3. 评选“诵读之星”。

五、展示检测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学弈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1. 想像人物心理、神态;
诵读古文的方法: 2. 读出语调、节奏等的变化;
3. 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案例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古诗文教学应注重读,要通过读准确、读通顺、读明白、读出韵味几个环节来指导学生。

在教学《学弈》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将“读” 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落实“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相机正音,并通过再次自由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练习,逐步达到对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

其次,在“熟读感知”环节,先让学生熟读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互读古文和译文,品悟文句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明白“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其次通过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对比,让学生感知文言文语言的特点--- 语言简洁、精练,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为后面学习诵读做好铺垫。

最后,专项训练环节,明确目标之后,让学生充分自学,让学生画出两人物表现的句子,再通过想像人物心理、神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读出语调、节奏等的变化,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教师再做精要点拨,重点在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

在节奏
的停顿、重音的强调、语调的变化、语速的快慢上,教师以“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这句为例,通过画节奏、标重音、示范朗读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增强语感。

教师点拨到位、准确、具体。

通过“强化训练”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最后在展示检测环节,整体回读全文,更深层次的理解感悟,并给学生展示读的机会,同时也是教师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

纵观本节课,课堂结构层次分明,目的明确,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认真落实了“以读为主”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多元化,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很好的掌握了古诗文的诵读方法,教学效果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