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高三一轮复习 《如何读懂诗歌》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真题再现
(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11分)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2012·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 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如何翻译浅层意思?
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 渡语等; 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 整的句子。
【当堂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 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 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 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0.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11.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 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 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 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点拨:
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 “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 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通 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 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 待心情。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 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解读这首诗的大意。
细雨蒙蒙,丝丝如织网,想网尽满眼的春色,却见黄昏中,雨 打落花,满地狼藉。往日门前的喧闹车马,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我这里已是门可罗雀,独自在幽明的鸟声中掩上门。
1. 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一、明白诗歌的表层义
【典例示范】 春日即事 (08全国II卷)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复习启示
坚持以读懂诗歌为前提,整体把握诗歌。
读懂是知识的综应对策略 能 读懂
诗歌鉴赏三步走
会 鉴赏 精 表达
【怎样才算读懂?】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 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 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 上。(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 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 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命题研究
江苏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特点如下:
1.命题角度
从体裁上看,严格依照了《考试说明》,以唐宋诗词为主,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 体裁。从题材看,思想内容丰富,表现赠友、怀人、爱国、即事抒怀等的都有所涉及。另外, 所考查诗词的主题明确、内容易懂,体现了“浅易”的要求。
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 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2016·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11分) 八 声 甘 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 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2.考查目标
立足理解,注重诗词文本内容的考查。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度鉴赏,重点是内容梳理、情 感把握和技巧分析。
3.考查难度
从设题角度看,切入口都比较小,命题指向都比较明确,所给答案都比较简洁明了,目 的是降低难度。
考点直击
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