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活动会议记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炉门密封圈的问题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9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炉门密封Biblioteka 的问题讨论杨杰炉门密封丁腈橡胶封条粘接使用不可行,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炉门密封圈的问题,是否可以用开模定制的办法来解决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活动计划
1.选择课题:计划进度2009年7月20日。
2.现状调查:计划进度2009年7月16-24日。
3.确定目标: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
4.原因分析:计划进度2009年7月20日-26日。
5.制定对策: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
6.具体实施: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8月16日。
7.效果检查:计划进度2009年8月17日。
王静
六元合金生产组催的很急,其它材料目前在应急制度下可以周转,但六元合金产品前退火工作必须在此设备中进行。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三章QC小组活动第一节至第二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杨杰负责与资产管理部沟通,寻找外委厂家,解决炉门密封问题。
刘云、王静
热力作用对局部密封的影响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们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真空漏气情况。
朱峻昆
先复检常动部位,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启动热检方案,分温区升温检漏。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三章QC小组活动第三节至第四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杨杰负责查找修复真空系统漏点。
刘云
我同意粘接应急使用,老旧真空设备上很多密封圈都是粘接使用的密封性能不错,我以前搞机修时也用这种方法修复过很多真空设备。
朱峻昆
但进料炉门密封为宽5mm、高7.5mm的异型封条,≠6mm的丁腈橡胶封条的宽度超差可以通过丁腈橡胶的弹性消除,但1.5mm的高差是否会影响到炉门与密封圈的接触界面。
杨杰
1.5mm的高差可以通过调校炉门平面来消除,我估计问题不大。
刘云
人员操作不规范问题可以排除,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的。至于来料不干净的问题也可以排除,因为材料入炉前我们都进行过认真的检查,表面干净无污染。设备污染问题好解决,如果是真空漏气问题,一是检测手段,二是密封件,该设备是上海电炉厂1969年的产品,80年代就已经停产,原装密封备件缺失。
王静
停电前,材料退火色正常,我觉得还是停电造成的炉体污染可能性比较大。至于人员操作的操作问题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且变色材料退火是不同人员操作,可以排除人员操作不规范的因素。至于来料我们都进行过认真的检查,表面干净无污染。
8.实施巩固和标准化:计划进度2009年8月18日-8月20日。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二章QC小组的组建第一节至第三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负责购买≠6mm的丁腈橡胶封条,和负责联系开模厂家。杨杰负责停机封闭阀和进气阀、排气阀密封部件的检修。
第六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系统漏气问题讨论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8月10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系统波动问题讨论
朱峻昆
我周末观察后,判定结论真空系统漏气,还有漏点。但检漏仪却无法检出。
杨杰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检漏手段已经失效,在问题不确定的前提下,整机大修很可能造成整机报废,我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有利于查找问题。
王静
我同意先从增压泵分段,现在六元合金产品退火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努力想办法排除问题。
杨杰、刘云
山穷水尽,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我们同意先从增压泵分段。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四章QC小组活动成果第一节至第二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杨杰负责先从增压泵开始分段排除。
杨杰
修复四个漏点后,我又全线复检了三次,检漏仪已经没有漏点反馈,
但真空压力表头仍有漏气反馈,说明真空系统还有漏点,而且这个漏点呈不稳定状态,很可能是常动部位。
朱峻昆
5个常动部位中4个点都已经修复并更换了密封,只有升降机构的轴向密封没有动过,但我们在检漏过程中也反复升降了多次检漏没有漏点反馈,常动部位可以复检。如果没有漏点,我想还应该考虑一下热力作用对局部密封的影响。
第一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问题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0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问题
朱峻昆
7月16日朱峻昆退六元合金时,外部施工挖断电缆后,造成SL62-7A真空炉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六元合金出炉后退火色异常,7月17日刘云操作和7月18日王静操作的银铜铟两次退火也出现类似情况(第一次异常色就告之丝材组,由于是粗丝要处理表面,丝材人员让退第二炉)。分析原因有两点:第一.停电后,六元合金氧化后,氧化锌对炉体的污染。第二.停电时,闭阀过程中的真空返油造成的炉体油污染。第三.真空系统漏气。第四.人员操作不规范,是否有人员操作别。第五.来料是否不干净。SL62-7A真空炉是我工段的关键设备,因其具有下降料框至冷却室功能,所以可以实现真空条件下退火后快冷。是相变材料和研发材料的退火首选设备。目前待退火材料很多,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本次QC活动选题为排除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
王静
目前真空待退火材料非常多,为了满足产品材料退火,研发材料退火停滞,而且六元合金相变材料必须在SL70-90A中真空条件快冷退火,生产组催的很急,必须尽快把设备修复。我同意用粘接丁腈橡胶封条的方法应急使用。
2.确定活动目标和拟定活动计划
朱峻昆
根据现有情况来看,刨除我们7月20日选定课题后已用的7天时间,再刨除炉门密封开模定制时间20天(不可控),我们用一天时间是可以安装好炉门密封的,所以本次QC目标确定为一个月时间排除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
杨杰
我们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车制过密封圈,但都是比较小的密封圈,530mm的密封圈太大,我们公司的车床回转直径只有400mm,直径不够,没法加工。还有就是密封圈原料丁腈橡胶板(含天然橡胶量高)目前市场上没有。
朱峻昆
车制是个好办法,我与资产管理部沟通看看在外面有没有可以加工的厂家。至于密封圈原料问题可以用市场上规格最齐全的硅橡胶代替。
杨杰
我也觉得还是停电造成的炉体污染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真空表头没有漏气情况反馈。而且检漏用卤素传感器在搬迁过程中损坏,目前无检漏手段,请购传感器五天后到货。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一章QC小组概述第一节至第三节
3.会后工作安排
杨杰负责请购传感器并和朱峻昆、刘云、王静一起在传感器到货的五天时间内,判断解决真空炉体污染问题,朱峻昆、刘云负责日常材料退火和陈南光部沟通,调用陈南光部真空炉应急使用。朱峻昆负责作密封件市场调查,寻找质量稳定的密封件材料。
杨杰
这是我处理过的最难处理的真空故障了,虽然现在已经修复,但任何设备都存在着使用寿命的问题,我建议还是要进行设备更新。本次活动的真空检漏手段也有进一步的创新,可以制成真空检漏标准,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
朱峻昆
设备更新的问题提的很好,我们热处理的设备的确存在着严重老化的问题,8台设备,60年代的设备有三台,它们是1969年1月的SL62-7A小真空炉、1967年9月的15kW电阻炉和1966年的8kW硅碳棒炉。70年代的设备一台,是1973年4月的60kW电阻炉。80年代后的设备两台,是1985年6月的SL70-90A小真空炉和1982年4月的8kW硅碳棒炉。90年代后的设备两台,分别是1991年8月的37kW硅碳棒炉和2006年4月的105kW井式炉。设备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真空系统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最好的方案就是正压充气保护。(负压充气实验已经作过,真空漏气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正压充气实验也已经作过,现有炉体结构正压充气不可行。)目前我们正在作这方面的设计方案,如果条件适合,它将是我们下一个QC活动的选题。
第二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检漏前的准备工作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4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检漏前的准备工作
朱峻昆
现在根据情况汇总看,炉膛污染问题可以排除,材料退火异常色问题可以断定为真空漏气造成的材料氧化,检漏用卤素传感器今天下午到货,做好真空检漏准备工作。
第三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检漏后修复漏点问题的讨论2.确定活动目标和拟定活动计划3.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4.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7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检漏后修复漏点问题的讨论
朱峻昆
昨天,真空检漏工作结束,我对SL62-7A真空炉26个真空连接部位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后,共查出漏点4个,达到检漏仪报警值15格漏点两个,一是停机封闭阀,二是进料炉门,其它两个是进气阀(检漏指针5格波动)、排气阀(检漏指针5格波动)。
王静、刘云
我们也断定问题为真空漏气造成的材料氧化变色,处理意见看检漏情况而定。
杨杰
LD22型检漏仪已经准备好,检漏用氟利昂3罐备齐,气囊损坏,用单车内胎替代。检漏喷枪完好待用。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一章QC小组概述第四节至第五节
3.会后工作安排
王静、刘云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负责真空炉全线检漏工作。
第五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系统不稳定问题讨论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8月6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系统不稳定问题讨论
朱峻昆
我周末用AgCu28材料试机三炉,退火工艺为500℃/1h、600℃/1h、700℃/1h出炉温度均在100℃以下(冷却室温约50℃),其中退火工艺500℃/1h、600℃/1h的AgCu28材料退火色正常。今天早上出炉700℃/1h的AgCu28材料退火色异常,真空压力表头有漏气反馈。判定结论为真空系统不稳定,还有漏点。
第七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活动总结和下一步打算2.综合能力评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8月17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活动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朱峻昆
本次活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用了24天时间(7月20日-8月13日),比目标值31天时间(7月20日-8月20日)提前了7天时间,排除了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超额地完成了本次QC活动的目标。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进一步地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虽然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但我们屡败屡战,一次次的山穷水尽,一次次地披荆斩棘,最后赢来了胜利的曙光。
刘云
4个漏点中进气阀检漏指针5格波动,排气阀检漏指针5格波动,可以拆检后调校。停机封闭阀和进料炉门漏气,达到了检漏仪报警值,说明漏点大,和密封件关系大。
杨杰
停机封闭阀和进气阀、排气阀的问题好解决,停机封闭阀里面是常规的轴向密封和一块圆形橡胶封垫,我们以前曾经更换过。但进料炉门密封为宽5mm、高7.5mm、直径530mm的O型密封圈有裂纹必须更换,厂家停产无备件。可以先联系昆明的各橡胶市场,看能否找到质量好的密封圈橡胶厂家,让他们开模制造。但估计开模时间可能在15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昆明市场有≠6mm的丁腈橡胶封条,是否可以粘接应急使用。
朱峻昆
应急计划宣告失败,开模计划联系厂家后发现定制成本高,工期长,一根5mm、高7.5mm、直径为530mm的异型封条成本在200元左右,而开模成本却在4000元左右。再加点钱可以定制小型炉罐了,所以不到万不得以,还是不开模,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
刘云
我们以前用的旧设备上的密封圈很多是非标的,我们都是通过车床车制的方法来解决的,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朱峻昆
没有了检漏手段并不表示我们就没有办法,以前在没有检漏手段时不是也有办法修复真空系统的,我们不可以采用分段排除的方法吗?
刘云
我们采用分段排除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有10个接点分布在抽真空管道上,这10个接点无法排检。
朱峻昆
我看过了,增压泵上有5个接点,这5个接点可以先分段出去,因为该台设备的增压泵自2000年我们接手以来就没有用过,分段出去
会议议题:1.炉门密封圈的问题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9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炉门密封Biblioteka 的问题讨论杨杰炉门密封丁腈橡胶封条粘接使用不可行,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炉门密封圈的问题,是否可以用开模定制的办法来解决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活动计划
1.选择课题:计划进度2009年7月20日。
2.现状调查:计划进度2009年7月16-24日。
3.确定目标: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
4.原因分析:计划进度2009年7月20日-26日。
5.制定对策: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
6.具体实施: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8月16日。
7.效果检查:计划进度2009年8月17日。
王静
六元合金生产组催的很急,其它材料目前在应急制度下可以周转,但六元合金产品前退火工作必须在此设备中进行。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三章QC小组活动第一节至第二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杨杰负责与资产管理部沟通,寻找外委厂家,解决炉门密封问题。
刘云、王静
热力作用对局部密封的影响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们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真空漏气情况。
朱峻昆
先复检常动部位,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启动热检方案,分温区升温检漏。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三章QC小组活动第三节至第四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杨杰负责查找修复真空系统漏点。
刘云
我同意粘接应急使用,老旧真空设备上很多密封圈都是粘接使用的密封性能不错,我以前搞机修时也用这种方法修复过很多真空设备。
朱峻昆
但进料炉门密封为宽5mm、高7.5mm的异型封条,≠6mm的丁腈橡胶封条的宽度超差可以通过丁腈橡胶的弹性消除,但1.5mm的高差是否会影响到炉门与密封圈的接触界面。
杨杰
1.5mm的高差可以通过调校炉门平面来消除,我估计问题不大。
刘云
人员操作不规范问题可以排除,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的。至于来料不干净的问题也可以排除,因为材料入炉前我们都进行过认真的检查,表面干净无污染。设备污染问题好解决,如果是真空漏气问题,一是检测手段,二是密封件,该设备是上海电炉厂1969年的产品,80年代就已经停产,原装密封备件缺失。
王静
停电前,材料退火色正常,我觉得还是停电造成的炉体污染可能性比较大。至于人员操作的操作问题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且变色材料退火是不同人员操作,可以排除人员操作不规范的因素。至于来料我们都进行过认真的检查,表面干净无污染。
8.实施巩固和标准化:计划进度2009年8月18日-8月20日。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二章QC小组的组建第一节至第三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负责购买≠6mm的丁腈橡胶封条,和负责联系开模厂家。杨杰负责停机封闭阀和进气阀、排气阀密封部件的检修。
第六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系统漏气问题讨论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8月10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系统波动问题讨论
朱峻昆
我周末观察后,判定结论真空系统漏气,还有漏点。但检漏仪却无法检出。
杨杰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检漏手段已经失效,在问题不确定的前提下,整机大修很可能造成整机报废,我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有利于查找问题。
王静
我同意先从增压泵分段,现在六元合金产品退火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努力想办法排除问题。
杨杰、刘云
山穷水尽,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我们同意先从增压泵分段。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四章QC小组活动成果第一节至第二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杨杰负责先从增压泵开始分段排除。
杨杰
修复四个漏点后,我又全线复检了三次,检漏仪已经没有漏点反馈,
但真空压力表头仍有漏气反馈,说明真空系统还有漏点,而且这个漏点呈不稳定状态,很可能是常动部位。
朱峻昆
5个常动部位中4个点都已经修复并更换了密封,只有升降机构的轴向密封没有动过,但我们在检漏过程中也反复升降了多次检漏没有漏点反馈,常动部位可以复检。如果没有漏点,我想还应该考虑一下热力作用对局部密封的影响。
第一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问题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0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问题
朱峻昆
7月16日朱峻昆退六元合金时,外部施工挖断电缆后,造成SL62-7A真空炉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六元合金出炉后退火色异常,7月17日刘云操作和7月18日王静操作的银铜铟两次退火也出现类似情况(第一次异常色就告之丝材组,由于是粗丝要处理表面,丝材人员让退第二炉)。分析原因有两点:第一.停电后,六元合金氧化后,氧化锌对炉体的污染。第二.停电时,闭阀过程中的真空返油造成的炉体油污染。第三.真空系统漏气。第四.人员操作不规范,是否有人员操作别。第五.来料是否不干净。SL62-7A真空炉是我工段的关键设备,因其具有下降料框至冷却室功能,所以可以实现真空条件下退火后快冷。是相变材料和研发材料的退火首选设备。目前待退火材料很多,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本次QC活动选题为排除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
王静
目前真空待退火材料非常多,为了满足产品材料退火,研发材料退火停滞,而且六元合金相变材料必须在SL70-90A中真空条件快冷退火,生产组催的很急,必须尽快把设备修复。我同意用粘接丁腈橡胶封条的方法应急使用。
2.确定活动目标和拟定活动计划
朱峻昆
根据现有情况来看,刨除我们7月20日选定课题后已用的7天时间,再刨除炉门密封开模定制时间20天(不可控),我们用一天时间是可以安装好炉门密封的,所以本次QC目标确定为一个月时间排除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
杨杰
我们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车制过密封圈,但都是比较小的密封圈,530mm的密封圈太大,我们公司的车床回转直径只有400mm,直径不够,没法加工。还有就是密封圈原料丁腈橡胶板(含天然橡胶量高)目前市场上没有。
朱峻昆
车制是个好办法,我与资产管理部沟通看看在外面有没有可以加工的厂家。至于密封圈原料问题可以用市场上规格最齐全的硅橡胶代替。
杨杰
我也觉得还是停电造成的炉体污染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真空表头没有漏气情况反馈。而且检漏用卤素传感器在搬迁过程中损坏,目前无检漏手段,请购传感器五天后到货。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一章QC小组概述第一节至第三节
3.会后工作安排
杨杰负责请购传感器并和朱峻昆、刘云、王静一起在传感器到货的五天时间内,判断解决真空炉体污染问题,朱峻昆、刘云负责日常材料退火和陈南光部沟通,调用陈南光部真空炉应急使用。朱峻昆负责作密封件市场调查,寻找质量稳定的密封件材料。
杨杰
这是我处理过的最难处理的真空故障了,虽然现在已经修复,但任何设备都存在着使用寿命的问题,我建议还是要进行设备更新。本次活动的真空检漏手段也有进一步的创新,可以制成真空检漏标准,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
朱峻昆
设备更新的问题提的很好,我们热处理的设备的确存在着严重老化的问题,8台设备,60年代的设备有三台,它们是1969年1月的SL62-7A小真空炉、1967年9月的15kW电阻炉和1966年的8kW硅碳棒炉。70年代的设备一台,是1973年4月的60kW电阻炉。80年代后的设备两台,是1985年6月的SL70-90A小真空炉和1982年4月的8kW硅碳棒炉。90年代后的设备两台,分别是1991年8月的37kW硅碳棒炉和2006年4月的105kW井式炉。设备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真空系统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最好的方案就是正压充气保护。(负压充气实验已经作过,真空漏气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正压充气实验也已经作过,现有炉体结构正压充气不可行。)目前我们正在作这方面的设计方案,如果条件适合,它将是我们下一个QC活动的选题。
第二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检漏前的准备工作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4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检漏前的准备工作
朱峻昆
现在根据情况汇总看,炉膛污染问题可以排除,材料退火异常色问题可以断定为真空漏气造成的材料氧化,检漏用卤素传感器今天下午到货,做好真空检漏准备工作。
第三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检漏后修复漏点问题的讨论2.确定活动目标和拟定活动计划3.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4.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7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检漏后修复漏点问题的讨论
朱峻昆
昨天,真空检漏工作结束,我对SL62-7A真空炉26个真空连接部位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后,共查出漏点4个,达到检漏仪报警值15格漏点两个,一是停机封闭阀,二是进料炉门,其它两个是进气阀(检漏指针5格波动)、排气阀(检漏指针5格波动)。
王静、刘云
我们也断定问题为真空漏气造成的材料氧化变色,处理意见看检漏情况而定。
杨杰
LD22型检漏仪已经准备好,检漏用氟利昂3罐备齐,气囊损坏,用单车内胎替代。检漏喷枪完好待用。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一章QC小组概述第四节至第五节
3.会后工作安排
王静、刘云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负责真空炉全线检漏工作。
第五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真空系统不稳定问题讨论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8月6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系统不稳定问题讨论
朱峻昆
我周末用AgCu28材料试机三炉,退火工艺为500℃/1h、600℃/1h、700℃/1h出炉温度均在100℃以下(冷却室温约50℃),其中退火工艺500℃/1h、600℃/1h的AgCu28材料退火色正常。今天早上出炉700℃/1h的AgCu28材料退火色异常,真空压力表头有漏气反馈。判定结论为真空系统不稳定,还有漏点。
第七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1.活动总结和下一步打算2.综合能力评分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8月17日8:30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10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实到人数
6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活动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朱峻昆
本次活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用了24天时间(7月20日-8月13日),比目标值31天时间(7月20日-8月20日)提前了7天时间,排除了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超额地完成了本次QC活动的目标。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进一步地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虽然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但我们屡败屡战,一次次的山穷水尽,一次次地披荆斩棘,最后赢来了胜利的曙光。
刘云
4个漏点中进气阀检漏指针5格波动,排气阀检漏指针5格波动,可以拆检后调校。停机封闭阀和进料炉门漏气,达到了检漏仪报警值,说明漏点大,和密封件关系大。
杨杰
停机封闭阀和进气阀、排气阀的问题好解决,停机封闭阀里面是常规的轴向密封和一块圆形橡胶封垫,我们以前曾经更换过。但进料炉门密封为宽5mm、高7.5mm、直径530mm的O型密封圈有裂纹必须更换,厂家停产无备件。可以先联系昆明的各橡胶市场,看能否找到质量好的密封圈橡胶厂家,让他们开模制造。但估计开模时间可能在15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昆明市场有≠6mm的丁腈橡胶封条,是否可以粘接应急使用。
朱峻昆
应急计划宣告失败,开模计划联系厂家后发现定制成本高,工期长,一根5mm、高7.5mm、直径为530mm的异型封条成本在200元左右,而开模成本却在4000元左右。再加点钱可以定制小型炉罐了,所以不到万不得以,还是不开模,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
刘云
我们以前用的旧设备上的密封圈很多是非标的,我们都是通过车床车制的方法来解决的,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朱峻昆
没有了检漏手段并不表示我们就没有办法,以前在没有检漏手段时不是也有办法修复真空系统的,我们不可以采用分段排除的方法吗?
刘云
我们采用分段排除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有10个接点分布在抽真空管道上,这10个接点无法排检。
朱峻昆
我看过了,增压泵上有5个接点,这5个接点可以先分段出去,因为该台设备的增压泵自2000年我们接手以来就没有用过,分段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