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测试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4.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5.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6.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③“绿树荫浓夏日长”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④“潭清疑水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只有①④正确B.只②③有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7.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同学们在公园的湖水里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

正确的是()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B.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D.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2.如图,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块平面镜,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右侧底部适当垫高B.左侧底部适当垫高C.水平向右适当移动D.水平向左适当移动3.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B.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5.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6.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中()①入射角是60°②反射角是30°③折射角是60°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A.只有③正确B.只有①④有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④都正确7.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鱼和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水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C.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实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8.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镜中成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黑板“反光”10.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是5m。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 B.水中月 C.林中影 D.缸中鱼2.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D.图d表示能看到掉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发生了镜面反射3.如图所示,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若把反射面更换为粗糙表面,该反射将不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5.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的像在平面镜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6.深圳秋冬温暖的天气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候鸟,为深圳人带来一场场海景盛宴。

如图所示是一只琵琶鹭在水面上捕食的画面,在它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小B.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大C.成实像,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A.aeB.bcC.bdD.cd8.如图是航天员叶光富和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时所穿的宇航服,上面有两个特别的设计——手腕上的小镜子和胸前反印的汉字,这是为了穿着厚厚宇航服的航天员,可以利用手腕上的小镜子看到正常的汉字,准确操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B.萤火虫C.LED灯D.月亮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C.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实像D.阳光下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选用小灯泡作光源,所用小孔为月牙形的,则光屏上的像的形状是()A.圆形的B.直角形的C.月牙形的D.灯丝状的4.小华用火柴排了一个三位数,它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小华所排的三位数应该是A.515 B.212 C.512 D.2155.下列成语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来解释的是A.井底之蛙B.海市蜃楼C.猴子捞月D.杯弓蛇影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法线就是垂直镜面的一条光线C.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有时三者可能相等D.隔着篝火的火焰观察对面的人,发现人的形状是扭曲的,这是由于光的传播发生了弯曲的结果7.“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8.目前我国实地探测月球的主角是“玉兔号月球车”,其设计质量140kg,能源为太阳能,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180℃到零上150℃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依据对玉兔号月球车的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兔号月球车所用到的太阳能为不可再生能源B.玉兔号月球车上配备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中的红外线属于可见光C.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小约为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那么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约为23.3 kgD.玉兔号月球车拍摄下来的月面照片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9.潜水员潜入清澈的海水中,看海面上方飞翔的海鸥,潜水员将看到()A.变矮了的海鸥的虚像B.变高了的海鸥的虚像C.变矮了的海鸥的实像D.变高了的海鸥的实像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寒冬,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发生了凝固现象B.炎夏,雪糕周围出现“白气”,发生了液化现象C.清晨,树叶沾满晶莹“露珠”,发生了熔化现象D.雨后,天空出现绚丽“彩虹”,发生了升华现象11.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r.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r1,那么()A.β1=β,r1=r B.β1<β,r1<rC.β1<β,r1>r D.β1>β,r1>r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常常用紫外线来鉴别真伪B.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遥控电视C.看到河水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13.如图,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A.30°B.35°C.45°D.55°14.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彩虹”的上端是紫光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5.当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下图中能正确完整的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A.B.C.D.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下列与光有关的知识中,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度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11m18.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无尽头灯廊”,如图所示.将“无尽头灯廊”的两个平面镜的镜面相对而立且平行,给放置在两镜面之间的LED灯通电后,从侧面可以看到镜中出现了一串“灯”.对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镜中“灯”是LED灯的实像B.镜中“灯”是LED灯的虚像C.镜中“灯”的大小不相同D.镜中“灯”的大小都相同19.如图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纸板E、F 可绕ON翻折,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光AO在纸板E上发生漫反射B.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暗C.入射光线AO顺时针转动,反射光线OB将逆时针转动D.当纸板F向后翻折时,不存在光的反射,看不到反射光线三、实验题2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带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CD的ON轴翻转,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测试题(解析版)

第4章光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 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2.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A.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都有可能,取决于镜子大小及视角3.夜晚,下列物体中放出红外线较多的是()A.草木B.人C.岩石D.河水4.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能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6.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A.α=30°,β<60°B.α=60°,β>60°C.α=30°,β>60°D.α=60°,β<60°7.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8.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9.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测试(含答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测试题一、选择题1.《加油!向未来》是央视打造的大型科学实验栏目.第四期中的“神奇的隐身衣”,是把两面镜子垂直放置成90°就可以实现影身。

下列的光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空中彩虹B.水中倒影C.杯中“折断”的筷子D.树下阴影2.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C.当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60°B.折射角等于4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5.某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B.21:10C.10:51D.12:0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中的传播速度D.“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时间单位7.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8.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 a 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A.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B.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10.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1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中,MM′为平面镜,PO 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12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 B 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色蜡烛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造成的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用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 的像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14.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上而下会出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带B.如果在A区间外侧放一只温度计,其温度计示数会升高C.如果在B区间外侧放一张照相底片,其上会被感光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15.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 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A.以速度4m/s 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3m/s向S靠近二、实验题16、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 入射时,(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1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寻找蜡烛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 (填A 或B)这一侧观察;(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的关系;(4)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5)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 A 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 像.18、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是否存在不足?答:(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三、作图题19.如图所示,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后竖直射向井底,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20.A.B 为某一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 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画出物体在镜中的像.22.如图,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四、计算题23.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BACC 6-10、BBAAC 11-15、CCDDD二、实验题16、(1)检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2)不能(3)用量角器代替纸板做实验(4)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17、(1)确定像的位置(2)A (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大小(5)不能虚18、(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是应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偶然性三、作图题略四、计算题23、(1)200s (2)1300s。

2020年人教版中考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训练(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中考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训练(含答案)

中考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训练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落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这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一道残阳铺水中”,这个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3.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4.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5.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6、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 a 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 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A.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B.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8.如图是服装店的试衣镜(平面镜),一般都是和地面成一定的角度摆放,给人一种“拉伸”的视觉效果。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中考物理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试卷班级: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11—13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 ( ).A.只有太阳、烛焰B.只有太阳C.只有太阳、月亮D.三个都是2.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柳树的倒影C.阳光下树木的影D.插入水中的筷,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4.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5.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6.一束光线以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100 °B.120°C.140°D.160°7.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在射击时应瞄准: ( ).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边8.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9.列观察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夜空中星星”眨”眼眼睛B.池水中映着一轮明月C.海市蜃楼D.池水变浅10.某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这第4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0:21B.21:10C.10:51D.12:0111. (08浙江绍兴)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 ).12. (08吉林)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 ).A.aB.bC.cD.dd ·13. 下图是猫在镜中的全身像,正确的是: ( ).14. 在图中,正确地表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情况的是哪幅: ( ).15. 下现现象中不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钢笔错位 小孔成像 看水中的鱼 隔水看花A B 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6.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米/秒,光年是单位.17. 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小孔成象,这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 传播的.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 传播的,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 ,(填“象”或“影子”)这种现象在物理上称为 .18.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会逐渐变 .(填“大、小”)19. 物体与平面镜平行放置,若物体距平面镜一米,像距物体 米,若物体向平面镜靠近0.2米,则像与物体相距 米.2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4°则折射角为 度.21. 如图,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书本的原因是由于 .22. 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 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 23. 过量的 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24. 右图的现象叫 ,它是由于 而形成的.25. 光的三原色是 .26.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______ __的缘故.27. 右图是太阳灶,它是利用 镜对光线的 作用来工作的.三.作图题:28. 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29. 利用光的反射规律作出入射光线:30.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1. (09四川自贡)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四.简答题:32. 汽车夜间驾驶,车内黑洞洞的,司机为什么不开车内的灯?(5分) 答:33. 小明把一张白纸放在桌面,纸上放一平面镜,用电筒坚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如图:他看到白纸很亮而平面镜很暗.请你解释一下这个现象.(5分)答:第17题图第27题图 第24题图第21题图第第29题图 第30题图第31题图34.如图所示,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人的后上方,人通过前方的镜子看视力表在镜中的象;求人到视力表的像的距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5.一束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上的反射器经过反向器反射后,激光返回发射器,所需时间为2.54s,那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五.探究实验题:3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2)(3)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7.(08辽宁沈阳市)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⑴请在下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试题 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试题 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2.如图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3.人民币上隐藏的荧光标志,可用的检测工具是()A.磁棒笔B.红外笔C.紫外笔D.白光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5.市面上有一种化妆镜,当对着它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面部更细微处.这种化妆镜应该是一个()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6.过量的太阳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A.红外线B. X光线C.紫外线D.γ光线7.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A.α=30°,β<60°B.α=60°,β>60°C.α=30°,β>60°D.α=60°,β<60°8.插入水中的铅笔在水面处好像“折”了,如图所示.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9.某些动物(如响尾蛇)靠红外线来捕食,它们是根据猎物身上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猎物的位置.下面哪个是人们模仿响尾蛇的这一特点而发明出来的()A.可以进行科学实验的宇宙飞船B.一种可以跟踪敌方飞机的导弹C.红外线照相机D.红外线夜视仪10.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筷子.小名同学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若小名从杯子正面观察,可能观察到筷子和筷子在杯中水下部分的成像情况最可能的是()A.B.C.D.11.以下色光中属于复色光的是()A.红光B.白光C.绿光D.蓝光12.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A.红外照相机B.可见光照相机C.紫外光成像仪D.超声波成像仪13.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B.地上暗处是光发生漫反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D.地上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14.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B.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C.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打开阀门K,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会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如图所示,大熊猫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是______ 像(填“虚”或“实”).若大熊猫到平面镜的距离是0.5m,那么像到大熊猫的距离为 ______ m.18.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夹角为25°,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20°,则平面镜应绕过0轴沿时针(填“顺”或“逆”)转过.三、实验题(共3小题)19.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甚至晒伤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雄鹰物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为爱美人士提供选择防晒衣服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验证衣服的防晒效果好坏是通过 ______ 比较.(2)条件相同时,比较实验 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朋友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20.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参数,如下表:(1)分析光路图,可知: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弯曲程度_______(相同/不同).(2)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大于/小于)入射角.21.有三个同学在家里用实验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机遥控器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别是:甲同学在自己家中,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他们的实验结果已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分析]:从三位同学的记录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评估]:(1)你是否觉得三位同学的探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你能指出来吗?(2)请从指出的问题选出1个问题说明如何改进.四、简答题(共3小题)22.学生溺水死亡在学生突发危险事件中占很大比例,学校和家长在防溺水方面要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你用对应的光学知识解释如图所示的情景.23.小明和小花一起做将筷子放入水中的实验,小明看到筷子变折了,而小花看到筷子没折,你能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吗?24.小张同学和小王同学都在亮处,他们之间有屏风隔着,互相看不见,但小张能通过镜子看到小王的眼睛,想一想,小王能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吗?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五、计算题(共3小题)25.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记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是11s,这种记录对运动员的成绩会造成什么后果?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多少?26.在田径运动会的百米赛跑项目中,小明和小江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跑步成绩()A. 小明比小江多了0.294秒B. 小江比小明多了0.294秒C. 小明和小江的记录结果一样D. 小江记录的结果更准确27.一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与地面距离为3米,如果把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角,则地面上所成光点离光源多远?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成α角,即入射角为90°-α.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90°-α,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说明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增大10°时,可知,入射角为90°-α+10°,因此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为90°-(90°-α+10°)=α-10°,故平面镜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2.【答案】D【解析】人眼要能够看到物体或者物体的像,必须有发自物体的光线或者经过反射、折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顺着进入人眼的光线或者光线的延长线,就能够看到物体或物体的像.A选项斗篷遮住了射入人眼的光线,没有光线进入眼睛,看不到背后的物体,所以错误;B选项,光线来自于斗篷前面的物体并且不能进入眼睛,所以也不正确;C选项斗篷遮挡了射入人眼的光线,人眼也看不到身后的物体;D选项,来自物体的光线改变方向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顺着进入人眼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就能够看到物体的像.3.【答案】C【解析】人民币上隐藏的荧光标志,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显示出来,所以答案选C.4.【答案】B【解析】蜡烛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当把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光屏放在原来蜡烛的位置,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5.【答案】C【解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和像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凸面镜和凹面镜都是球面镜的一种,凹面镜能成放大的虚像,凸面镜成缩小的虚像;(3)凸透镜是透镜的一种,不能用来做反射镜使用.化妆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因此应该是面镜;当对着它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面部更细微处,说明能成放大的像,凹面镜在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C符合题意.6.【答案】C【解析】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适当照射紫外线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钙的吸收.过度照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疾病.7.【答案】A【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作出其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也为60°,入射角为α=90°-60°=30°.同时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要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大于30°,光线要远离法线.那么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就小于60°,如图所示.8.【答案】B【解析】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9.【答案】B【解析】响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间具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动物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捕捉猎物.人类模仿动物的这些本领,研制出雷达、响尾蛇导弹等先进武器.10.【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从杯子正面观察杯子和水相当于放大镜,所以看到的是筷子在水中变粗的虚像,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11.【答案】B【解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是单色光.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12.【答案】A【解析】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比周围的海水要强,所以,可利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13.【答案】A【解析】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14.【答案】D【解析】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15.【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当水位在a时,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在P点,当打开阀门K,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但入射点逐渐降低到b 时,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的光斑在P′点,所以在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向右移动.16.【答案】3×108;减小.【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是3×108m/s.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故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减小.17.【答案】虚;1.【解析】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正立、等大、等距、左右颠倒的虚像.大熊猫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大熊猫到平面镜的距离是0.5m,那么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0.5m.则像到大熊猫的距离为0.5m+0.5m=1m.18.【答案】逆;5°【解析】根据本题题目条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夹角为25°,所以入射角等于65°,反射角等于6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130°;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2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要变为60°,即平面镜要逆时针旋转5°才能符合条件.19.【答案】(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1、2或3、4;(3)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2)比较实验1、2或3、4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故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3)夏季紫外线照射强,为防止紫外线可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20.【答案】(1)不同;(2)小于【解析】(1)由光路图,可知: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弯曲程度不同;(2)由图可知,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1.【答案】棉布能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1)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遮挡材料所放的位置不一致,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不一致;遮挡材料的厚度不一致;(2)选择同一遥控器,且同一种材料进行实验.【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棉布相比较纸片与塑料薄膜用的层数最少,所以棉布能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评估]:(1)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遮挡材料所放的位置不一致,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不一致;遮挡材料的厚度不一致(2)选择同一遥控器,且同一种材料进行实验.22.【答案】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由于远离法线偏折,所以池底的光线从池底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如图所示.【解析】因为从池底射出的光进到了眼睛.我们就假设在水底有一个发光点A,如图,它从水底发出光线AB和AC,光在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它们的折射光线分别为BE和CF.当这两条光线射入眼睛中时,你会觉得光线是从A’处射来的.这样你所看到的该点位置就比它实际的位置升高了.我们看到的池底各点都如此,所以看起来池底升高,池水就好像变浅了.23.【答案】小花是垂直水面看筷子的,因为从筷子反射的光在垂直方向上光路是不改变的,所以小花看到的筷子是不折的;而小明是在水面的斜上方看到筷子反射的光在水面上发生折射后进入他的眼睛的,所以他看的筷子是折的.【解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两点: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②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24.【答案】能;因为光路是可逆的.小张能看见小王的眼睛,是小王反射的光线通过镜面的反射到达小张的眼睛,那么小王也能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解析】因为光路是可逆的.小张能看见小王的眼睛,是小王反射的光线通过镜面的反射到达小张的眼睛.那么小王也能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25.【答案】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声音传播100m时所用的时间:所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26.【答案】A【解析】光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了,所以当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时,光的传播时间是可以忽略的.由于声音和冒烟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人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声音从起点才开始传播,那么声音从起点传播到小江耳朵里的时间是:,这说明当小明看到冒烟时,过了0.294s的时间声音才传到小江的耳朵里,所以小江比小明晚计时了0.294s,小明比小江多计时了0.294s.小明以看到冒烟就开始计时,这和运动员开始起跑的时刻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小明记录的结果更准确.27.【答案】如图所示:因为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度角,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60度,即入射角为30度,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度,由直角三角形OSA可得,S=OS=1.732×OS=1.732×3m=5.196m.故地面上的所成的光点距光源5.196m远.【解析】由平面镜绕绕水平轴转过30°角,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则根据作图可形成直角△ASO三角形,即地面上得到的光斑A点与S点间的距离为SO距离的倍.。

人教版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2.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日食和月食现象B.射击时用“三点一线”的方法来瞄准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D.天空中的彩虹3.物理学中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关于“光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B.光线是利用“物理模型”法建立的C.“光线”的建立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D.光线重点反映了光波的直线性4.《加油!向未来》是央视打造的大型科学实验栏目.第四期中的“神奇的隐身衣”,是把两面镜子垂直放置成90°就可以实现影身。

下列的光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空中彩虹B.水中倒影C.杯中“折断”的筷子D.树下阴影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早晨人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太阳光色散了,故看到的太阳是不真实的B.彩虹形成时空气中的水珠形同于三棱镜C.“海市蜃楼”的形成与光的混合有关D.颜料的三原色就是色光的三原色6、有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有时能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两者原理相同C.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D.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7.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A.0°B.30°C.45°D.60°8.如图,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是()9.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10.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现象和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中,能看到水中的铅笔折断了,这是铅笔上的光经过玻璃杯时发生偏折形成的B.图②中,由于水中的太阳不是圆形,故不是光的反射形成C.图③中,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D.图④中,这是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11、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1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专题训练7.光现象作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专题训练7.光现象作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解: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变式2】[吕梁期末]涵涵课余时候爱好摄影,一次外出游玩 时拍了张海边风景照(如图甲),图乙中A'点是树冠顶部在 水中的像,请画出树冠顶部经过反射进入人眼的大致光 路图。
解: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通过B点,并在水面处发生折 射。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解: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只在空中飞翔的水鸟及其在水中的 倒影,岸边的人看到水中有一条鱼与水鸟倒影的喙尖重 合,即图乙中的A点。在图乙中用小圆点标出水鸟喙尖 的位置B、水中鱼的大致位置C,画出人眼看到水鸟倒影 的喙尖的成像光路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光的折射 10. [太原太谷区期中]请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
光线。
解: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在图中画出光通过玻璃砖的 折射光线。
解: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平面镜成像 6. 如图所示,A'是人眼从平面镜中看到烛焰上一点A的像,
请完成人眼看到A点的光路图。
解: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变式1】如图是某戏曲演员在平面镜前化妆的情景。请在 图中画出演员头饰中弧线AB段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演 员通过平面镜看见头饰上A点的光路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同步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同步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同步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C.日偏食是由于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D.队伍排列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2.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3.(中考·泸州)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OP是其中的一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线OP 的光路图是()4.艾梅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些的透明玻璃板D.梳妆镜所成的像是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5.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6.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7.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B.儿童常晒太阳,接收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C.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机底片感光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8.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二、填空题9.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荫”的形成说明了______;而“楼台倒影”则是______现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______像10.如图所示,平面镜PN与一支长15cm的铅笔AB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cm,铅笔的像高为______cm;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此时铅笔尖A与其所成像A间的距离为______cm11.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6m.若小鸟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界面处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55°,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______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______(填“反射”或“折射”)角会先到达90°,人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光线三、作图题13.(中考·河南)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 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14.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动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15.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______;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______答案1.C2.D3.B4.A5.B6.D7.C8.D9.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正虚10.15 7011.虚 6 不变12.大于35 55 折射折射13.略14.大小虚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A、B、B、C、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15.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不能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4(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4(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2、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天象,月亮遮掩火星发生的原理与月亮遮掩太阳(日全食)相似。

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3、热爱摄影的小雷收藏了几幅自然风光的图片,图所列自然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春日露珠下的嫩芽看起来更大B.夏季树荫下的光斑总呈现圆形C.倒立在水中的秋色和岸上相互辉映D.阳光下冬日的积雪更加晃眼4、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铁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蜡烛,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增大小孔能使像大一些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虚像C.将烛焰远离小孔,像会变小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像也会旋转5、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中,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乙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B点的甲同学的眼睛,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同样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的眼睛(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的反射现象说明了光路是可逆的B.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是乙同学等大的虚像C.B点的甲同学看到A点的乙同学,光线的反射角是∠1D.A点的乙同学看到B点的甲同学,光线的入射角是∠26、如图所示的四个光学美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7、2021年2月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一次激起观众对国学经典的喜爱。

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河岸作为参照物C.“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实像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大地传到人耳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反射两种类型(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复习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复习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四章光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2016•遂宁)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 (2016•烟台)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道理的是()A.B. C. D.3。

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

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 A。

入射角增加20º,则反射角也增加20ºB. 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C.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º,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60ºD。

入射角为0º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5. 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

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6.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D.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7。

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将 ( )A. 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B. 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C。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练习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练习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新人教版附答案)一、选择题( 1-10 为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1-13 为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漏选 1 分,错选0 分,共 29 分)1.物理知识浸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警告语或成语中,波及到光学知识的是()A .图书室挂的警告语“请勿喧华”B.高速公路挂的警告语“保持车距”C .成语“一叶障目”D.成语“守株待兔”2.以下对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是光的折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进而鉴别钞票的真伪的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D.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因为光的折射惹起的3.入射光芒与平面镜的夹角是55°,保持入射光芒不动,绕入射点转动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芒跟入射光芒的夹角是()A.50 °B.70 °C.90 °D.130 °4.如图的四种状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 D .日全食5.“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认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对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6.以以以下图,两块平面镜订交成60°,一束光芒AO射到平面镜M上,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芒与AO 重合,但方向与AO相反,那么光芒AO与平面镜M的夹角应是()A.15 °B.30 °C.45 °D.60 °7.以以以下图,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则()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 2 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10 点正8.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必定会发生偏折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必定小于入射角C. 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需光进入另一种介质,速度就必定改变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因为它汲取红光、反射其余色光惹起的B 实验表示,色光的混淆规律与颜料的混淆规律同样C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样样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D、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因为光的漫反射惹起的10.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起落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光斑B.老人使用放大镜看书C.岸边的树木通过水面形成的倒影D.汽车上安装的观后镜可使驾驶员从镜中看到车后较大范围内的物体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3.关于虚像和实像,正确判断的依据是()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C.平面镜成的一定是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D.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实像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红色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6.当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时,()A.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折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B.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C.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折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D.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7.将红色和绿色两片透明塑料片叠在一起放在阳光下,则透过的是()A.红光B.绿光C.黄光D.不会有色光透过8.建筑物表面的玻璃墙、釉面砖墙、磨光的大理石等,都能造成“光污染”.形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9.从一条光线上我们可以知道光线的()A.光线的强弱B.光线的路径C.光线的方向D.光线的路径和方向10.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的是()A.大气层B.地表的动植物C.地面D.臭氧层11.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D.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12.潜望镜观察的像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13.一束光斜射向平面镜,入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A.30°B.60°C.90°D.120°14.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B.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C.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1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SO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中,折射角为32°,玻璃砖的CD面上镀有不透明的反光金属薄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经CD面反射后循原路返回B.光线经CD面反射后从AB面上发生全反射C.光线经CD面反射后从AB面射出,折射角为45°D.光线经CD面从AB面射出,折射角为32°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前方出现的情况是,你判断的依据是.17.如下图所示,用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来类比宇宙,小金属粒可看成宇宙中的____________,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都在____________;此天文现象被____________所证实.18.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折射角为度.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1)小丽将蜡烛A______ 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______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2)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蜡烛A距平板玻璃8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______ cm 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0.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1.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1)小明的推测是.(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四、简答题(共3小题)22.篝火晚会上小强发现,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看到他们在晃动,他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他将眼睛闭上一会儿,再认真去看,还是感觉到他们在晃动,小明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他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自然界中,与此相似的现象还有哪些,请举一例?23.小明和小花一起做将筷子放入水中的实验,小明看到筷子变折了,而小花看到筷子没折,你能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吗?24.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中午、傍晚)请说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五、计算题(共3小题)25.在田径运动会的百米赛跑项目中,小明和小江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跑步成绩()A. 小明比小江多了0.294秒B. 小江比小明多了0.294秒C. 小明和小江的记录结果一样D. 小江记录的结果更准确26.一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与地面距离为3米,如果把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角,则地面上所成光点离光源多远?27.小康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后,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下面的方法粗略测出月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在月圆时,把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离眼睛点约为米处,在保证与月面平行的情况下,正好把月亮遮住.已知一元硬币的直径为,地球到月球距离为,则证明月球的直径(本题忽略大气对光的折射).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老人使用放大镜看书,凸透镜成像的具体应用,属于光的折射;C、岸边的树木通过水面形成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汽车上安装的观后镜可使驾驶员从镜中看到车后较大范围内的物题,这是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2.【答案】C【解析】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反射光线和其对应的入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射到光滑平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在光滑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向某一方向集中反射,所以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选项B正确.发生漫反射的平行光,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3.【答案】A【解析】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A正确;B.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觉,所以B错误;C.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的像是实像,但是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成的像,所以C错误;D.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成的像,所以D错误.4.【答案】B【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由①位置运动到②位置时,分别作出小球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说明像由位置运动到了位置,且由图可以看出到的距离与①到②的距离相等,故像在竖直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与球运动速度相同.5.【答案】B【解析】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当然看不见它是否有颜色.烤火炉发出的淡红色的光,是因为它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也发出少量红色的可见光.6.【答案】B【解析】光射到透明介质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垂直射入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此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折射角也等于0°;故选B.7.【答案】D【解析】红、绿两块玻璃叠在一起放在阳光下,透过上面一块玻璃的光线为上面玻璃的颜色——红色,而下面的玻璃只可以透过它自身颜色的光线——绿色,因此第一次透过的红光不能透过绿色的玻璃,即没有色光透过.8.【答案】A【解析】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反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形成了光污染.故BCD错误.9.【答案】D【解析】光线是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的直线.10.【答案】D【解析】地球周围有一层臭氧层,它能阻挡大部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避免地球受到大量的紫外线的照射.11.【答案】D【解析】A、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但不是铅笔看起来发生了弯折的原因,故A、B错误;C、D、插入水中的铅笔,由于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铅笔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12.【答案】D【解析】潜望镜是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最后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沿着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去,看到物体正立等大的虚像,是平面镜成像.如图所示13.【答案】A【解析】入射角和反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30°.14.【答案】D【解析】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15.【答案】C【解析】过入射点A画法线,然后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角,由几何知识可知,入射光线SO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中,折射角为32°,则折射光线射到反光金属薄膜时的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32°,则其反射光线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入射角也为32°,又因为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当入射光线SO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中,折射角为32°,那么,入射光线AB以32°角从空气射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中,折射角就为45°.如下图所示.16.【答案】前方出现弯道;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析】夜间行车出现弯道时,由于汽车发出的光柱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汽车发出的灯由路面中间移到路侧.17.【答案】天体;相互远离;谱线的红移现象【解析】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并且这次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并且直到今天宇宙仍在继续膨胀着.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18.【答案】120;30【解析】如下图所示,因入射光线与介面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6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2=120°;由题意可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故折射角为:180°-60°-90°=30°.19.【答案】(1)垂直;乙;(2)16.【解析】(1)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乙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平板玻璃8cm,蜡烛A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8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16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0.【答案】(1)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解析】本实验主要研究的是两角关系和三线关系,比较难操作的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实验需要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21.【答案】(1)折射光线消失了;(2)光斑从光屏上消失了;(3)不会,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解析】(1)如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发现折射光线消失;(2)据(1)的猜想可知,若猜想正确,即该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光斑会消失;(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而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不会出现上述现象.22.【答案】篝火燃烧时,上方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疏密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因此人眼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在晃动;例子:海市蜃楼等.【解析】篝火燃烧时,上方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疏密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因此人眼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在晃动;例子:海市蜃楼等.23.【答案】小花是垂直水面看筷子的,因为从筷子反射的光在垂直方向上光路是不改变的,所以小花看到的筷子是不折的;而小明是在水面的斜上方看到筷子反射的光在水面上发生折射后进入他的眼睛的,所以他看的筷子是折的.【解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两点: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②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24.【答案】根据对影子形成的原理,当影子在身体左侧时,光源一定在身体右侧,人面向南方,左侧是东,右侧是西,由此推断太阳在西边,当时是傍晚.【解析】根据对影子形成的原理,当影子在身体左侧时,光源一定在身体右侧,人面向南方,左侧是东,右侧是西,由此推断太阳在西边,当时是傍晚.25.【答案】A【解析】光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了,所以当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时,光的传播时间是可以忽略的.由于声音和冒烟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人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声音从起点才开始传播,那么声音从起点传播到小江耳朵里的时间是:,这说明当小明看到冒烟时,过了0.294s的时间声音才传到小江的耳朵里,所以小江比小明晚计时了0.294s,小明比小江多计时了0.294s.小明以看到冒烟就开始计时,这和运动员开始起跑的时刻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小明记录的结果更准确.26.【答案】如图所示:因为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度角,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60度,即入射角为30度,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度,由直角三角形OSA可得,S=OS=1.732×OS=1.732×3m=5.196m.故地面上的所成的光点距光源5.196m远.【解析】由平面镜绕绕水平轴转过30°角,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则根据作图可形成直角△ASO三角形,即地面上得到的光斑A点与S点间的距离为SO距离的倍.27.【答案】证明:∵AB∥CD∴△OAB∽△OCD∴∵AB=d;CD=D;OF=H;OE=L;∴D=【解析】设OE交AB于点F,由题意可知△OAB∽△O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计算即可,注意的是结果要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光现象
基础过关
图1
1.如图1是某次发生的月偏食现象,它的成因是(A)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如选项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D)
3.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选项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4.选项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
5.如图2,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C)
A.甲
B.乙
C.丙
D.丁
图2图3
6.如图3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B)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7.把一个高0.8 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 m的人以2 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C)
A.高度为0.8 m,以2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高度变大,以2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1.6 m,以2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高度变大,以4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图4
8.如图4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C)
A.90°
B.60°
C.45°
D.30°
9.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C)
A.红光透过苹果
B.苹果只吸收红光
C.苹果只反射红光
D.红光折射进苹果
10.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B)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
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
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1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C)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13.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 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4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衣领(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图5
14.香城泉都,万国咸宁,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5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折射进入了水中.
15.美国航天局发现了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其中较近的两颗,距地球1 200光年.那么光年是长度(选填“时间”“长度”或“速度”)的单位;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16.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17.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 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 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3m,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8.锦州世博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边园区,来自荷兰的珍稀黑色郁金香在运输过程中是利用干冰升华来进行保鲜的.初春早上海面上的“白气”是液化现象(以上填物态变化名称).郁金香花呈现黑色是因为它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19.(1)如图6,是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
(2)如图7所示,在平面镜的上方有一发光点S,OB、O'B'分别是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发光点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图6
图7
【答案】如图所示:
图8
20.小明利用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 射到镜面O 点,在平面E 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 ,若将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 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在 同一平面内.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
【答案】如下表所示: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 沿BO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 OA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综合提升
21.下面是小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图9
(1)实验室有厚为0.2 cm 的透明玻璃板A 和厚为0.5 cm 的透明玻璃板B .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A (选填“A ”或“
B ”)玻璃板做实验.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3)如图9所示,把点燃的a 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 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果在a 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 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
图10
22.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10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或增加) ,当入射角达到 41.8°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图11
23.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11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线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 1移向S 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 下降 ,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S 1移向S 3,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 上升 .(均选填“上升”或“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