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年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I)卷(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20年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I)卷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共13题;共45分)
1. (4分)古人云:诗言志,文传情。
下列诗人的千古名句是他们情志的最好体现。
苏轼有千里共对明月的情谊: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也有死为鬼雄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在对下列景物的描写中都蕴涵着深深的情意。
花有形:它(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日有韵:(落日中)大海失去了原色,________,醉醺醺地________。
水有义: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有情义。
2. (6分)把适合搭配的词选出来。
伸展________A.翅膀
扇动________B.耳朵
竖起________C.尾巴
甩着________D.手脚
3. (2分)(2016·广州) 读拼音,写句子。
qiān mén wàn hùtóng tóng rì
________
zǒng bǎxīn táo huàn jiùfú
________
4. (2分)请你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源远流长()
A . 水流最开始的地方
B . 事情的来由
C . 姓
(2)开国元勋()
A . 起始的;第一
B . 为首的;在首位的
C . 主要的;基本的
(3)人才辈出()
A . 代,辈分
B . 类
5. (2分)(2018·孝感) 下列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一组是()
A . 花枝招展忐忑不安
B . 老态龙钟健步如飞
C . 彬彬有礼翩翩起舞
D . 虎视眈眈喋喋不休
6. (2分)下列词语中,与“雪绣的花边潇洒”中“潇洒”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A . 飘逸
B . 呆板
C . 自然
D . 大方
7. (4分)写出下列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________ 真珠:________
(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降:________ 骚人:________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__ 教:________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________ 回:________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________ 鬼雄:________
8. (3分)写出反义词
许多________ 痛苦________ 好奇________
9. (7.0分)小练笔。
小朋友,你也试着来写写诗歌,让春天在你的笔下变得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吧!可以照样子仿写下面的诗句,也可以写其他描写春天的小诗,还可以抄写自己积累的春天的诗。
春天到底有多小
问问小花朵,也许会知道
花朵说:它常站在我的花瓣上跳舞
跳完舞,又钻进小小的花苞里睡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 (2分)下面句中下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 .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B .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C . 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D .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有条有理。
11. (2分)(2018·黄冈模拟) “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有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 . 打比方
B . 举例子
C . 作比较
D . 下定义
12. (2分) (2020六下·盐城期末) 下列省略号的用法不正确的是()
A . 他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低着头对班长说:“因……因为,我……我睡……过头了。
”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 . 最近,我学会了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C . 最近,新冠疫情特别严重的国家有美国、意大利、英国……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D . 临之前,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儿学习,将来……”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13. (7.0分)(2018·浙江模拟) 课外读物阅读。
(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
A . 《皇帝的新装》
B . 《丑小鸭》
C . 《白雪公主》
D . 《牛郎织女》
(2)《水浒传》中“醉打蒋门神”的人物是()
A . 林冲
B . 武松
C . 李逵
D . 鲁智深
(3)《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
A . 曹操
B . 刘备
C . 关羽
D . 张飞
(4)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5)《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是汉代的________。
(6)我国自古就拥有很多神话故事,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深受大家喜爱。
(7)把《水浒传》中的人物姓名与相应的外号用线连起来。
豹子头________ 及时雨________ 青面兽________ 行者________
武松林冲宋江杨志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共3题;共30分)
14. (4分) (2019三上·吴忠期中) 口语交际。
这学期我们已经阅读了很多童话故事,把你喜欢的童话故事推荐给大家,并说明你为什么喜欢。
15. (12.0分)阅读理解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度”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标准,限度②衡量③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
先自度其足 ________ 吾忘持度 ________ 宁信度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文中加下划线字“之”共出现五次,任意选择其中的两处,说说“之”的词性和意思。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6. (14.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司马迁的名言。
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
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
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
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是有姿势。
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1)先给带下划线的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猝发________ ________
潸然________ ________
颓然________ ________
昭示________ ________
弥留________ ________
(2)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________ 重于泰山________ 站有站相________
(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4)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5)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________,母亲的“姿势”则是________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 . “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
C . “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三、作文与表达(25分) (共1题;共25分)
17. (25分)小小练笔场。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想一想,你读书是为了什么,再写一写你的读书故事。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45分) (共13题;共45分)
1-1、
2-1、
3-1、
4-1、
4-2、
4-3、
5-1、
6-1、
7-1、
7-2、
7-3、7-4、7-5、8-1、9-1、10-1、11-1、12-1、13-1、13-2、13-3、13-4、13-5、13-6、
13-7、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共3题;共30分)
14-1、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三、作文与表达(25分) (共1题;共25分)
17-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