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的历史文化与发展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的历史文化与发展态势
陶艺的历史文化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
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
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
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
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
物产生美的形式。
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
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
所掌握、发展、创新。
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目前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即
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
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
在走进家庭。
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
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
育的成果。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
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
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
生艺术。
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
透出你的个性。
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
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
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
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当代陶瓷艺术发展态势
一、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晶,陶瓷艺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也产生了新的转化,最重要
的一个改变是制作工具的更新,电窑、瓦斯窑、拉坯机、施釉机等的出现,这些技术进步
使得陶艺家可以在工作室中独自烧陶,陶瓷成为艺术家生存经验的表达媒介,成为陶艺家
个体面对心灵的艺术创造。
21世纪的今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无论经济社会,还是文化艺术,东西方文化交融将更进一步互为影响、互为重要,时代审美发生了新变化,包容、多样、个性和主流审美汇集成当代陶瓷艺术的共性特
征和发展趋势,人性美和艺术美或将成为时代的礼赞。
清代画家石涛有言“笔墨当随时代”,说的是如同诗歌文学的创作随着时代而变化一样,笔墨也当随之而发展,在工具、技法、艺术家的自我修养等方面,结合时代科技与时
代精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与丰富,从而呈现出全新的时代面貌。
在陶瓷艺术的创作领域,
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的精粹,也要了解新兴科技和新型材料等可能给陶瓷艺术创作带
来的变化,更要关注当下时代精神的变化与发展。
二、江西省景德镇市作为中国瓷都,得厚重的历史沿革和领陶瓷艺术风气之先,别无
选择地将承载着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重任,在陶瓷艺术创作形式、方法和观念都发生了巨
大变化的新时代,这一地域陶瓷艺术发展的态势就显得弥足重要。
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传承性。
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陶瓷是景德镇人的根,也是景
德镇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景德镇要发展,就必须发展陶瓷文化。
我们要抓住当前国家推
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机遇,全力发展陶瓷艺术。
而要发展陶瓷文化,首先要搞好陶瓷艺术的
传承。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之所以1000多年来,一直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一个主要因
素就是它始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景德镇有名的四大名瓷——青花、粉彩、玲珑瓷和颜色釉,都是从无到有,从前人传承下来的工艺基础上创新而来的。
我们回顾一下世界陶瓷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看出,世界陶瓷经历了古代、中世纪、
近代3个阶段。
古代陶器,诞生于新石器中期农业文明发达地区,并分别在古代东亚文明
区域,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区域和古代美洲文明区域独立发展。
从陶器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内容、形式分析,可以说反映了早期人类的共识。
中世纪的陶瓷艺术源于亚洲西部
的伊斯兰国家和东部的中国,形成了以伊斯兰文化为背景的西亚北非陶瓷艺术、以基督教
文化为背景的欧洲陶瓷艺术、以儒学佛教文化为背景的东亚陶瓷艺术三大体系,并反映了
中国陶瓷艺术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而近代的陶瓷艺术则主要集中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欧洲以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并出现了众多的陶瓷技术发明和陶瓷艺术家。
鉴古知今,我
们为华夏祖先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而骄傲和自豪,同时,又为近代的落伍而惭愧。
面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现状,我们应当科学传承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优秀传统文化,虚
心向先进文化学习,谱写我国陶瓷艺术的新篇章。
第二,国际化。
如今的陶瓷已经不再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而是全球的国际化语言。
艺
术家的作品进入了全球化共享时代。
陶瓷艺术也从传统的博古架和室内装饰中解放出来,
从单一的工艺美术演进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形成以“陶瓷”为媒介的各类艺术的多元化
表达。
实际上,中国的陶瓷在刚开始时是没有绘画的,只有压花,到了粉彩时代技术才成熟。
现在陶瓷掌握的技术已经很全面且复杂,但陶瓷毕竟在人民生活中还是日用品,一个
实用的东西,上面的画也只是装饰画,这就见证了陶瓷艺术的发展。
另外,中国国画风格
已经放得开了,把这种绘画风格跟陶瓷怎么结合?文人画是要题诗的,诗和画是互相发挥
的,加上印章构成一个整体。
笔者认为,陶瓷与画如何融合的问题还是没有很好地解决。
一方面向纯粹的艺术瓷发展,这纯粹是艺术陶瓷,从坯子到画都是艺术家亲自动手,它的
理念融入到陶瓷里就形成了一个艺术品,不管是否实用。
另一方面,陶瓷如何在大宗生产
的日用品里更多地发挥作用?如果艺术家是画山水的,画到壶上、瓶上,还能兼顾瓷器的
实用性,这些日用瓷既充分发挥艺术的造诣,又与实用充分结合,那就更好了。
第三,多样化。
主要体现在视觉效果的多样化和功能的多样化。
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陶瓷艺术的进步、综合材料的创新运用、审美观念的变化等因素,促进了陶瓷艺术多样化
的生成。
睿智的中国陶瓷艺术家对于古典陶瓷和现代陶瓷的兼容并蓄,使得陶瓷领域呈现
绚丽的思潮和主张,视觉效果的多样化在陶瓷艺术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中国陶
瓷艺术纷繁多样的艺术形式。
与此同时,陶瓷从最开始满足使用的需要,到现今满足社会
及陶瓷艺术家、陶瓷爱好者的审美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变迁过程,各种收藏性、商业性的陶瓷艺术品层出不穷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作为艺术品存在的陶瓷艺术越来越多地
走进市民生活,而高品质的当代陶瓷艺术也开始尝试探索市场化的道路。
现如今,中国当
代陶瓷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风貌,其多样化的内容、风格和表现形式,也被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第四,科技化。
当下,“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公认是一种进步而高效的好模式。
陶瓷艺术化与科技化的统一与整合,趋势使然。
艺术与科学技术犹如一张纸的两面。
千百
年来,艺术与技术总是携手共进的,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艺术也是在技术中成长
起来的。
世界文明史和艺术史上的许多伟大艺术典范,也是当时最新技术的产物。
中国的
瓷器既是杰出的艺术品,同时又是当时科学技术的结晶和代表。
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
产物,它不仅具有科学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特性,并且整合两者、超越两者,成为新的一极。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本质上就是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方法而创造的艺
术新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一方面可以说是艺术化了的技术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技术
化了的艺术形式,准确地说是一种不能简单区分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技术,而是技术就是
艺术、艺术就是技术、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统一的形式。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整合是21世
纪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现在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当代陶瓷产品设计就是
使产品的科技化与艺术化达到统一和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现代生活者既享受着科技带来的
物质满足,同时又享受着艺术给予的精神满足。
第五,网络化。
在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随着全球信息开放共享和网络化的高度发展,为陶瓷艺术品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方面,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
的方式更加快捷、信息内容更加多元,人们的认知方式和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发生了巨大的
改变,新的美学观念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已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现代人的意识之中,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取向趋于多样化,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
和水平。
另一方面,现代先进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逐渐参与进了陶瓷全生命周期的开发,包括创意理念、造型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到最终获得可投放市场的产品全过程,传统陶瓷工艺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了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陶瓷的开发能力和工艺水平。
同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陶瓷艺术品开启了市场化运作模式,为陶艺家们提供了极佳的
艺术展示和推广平台,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与资深藏家参与其中。
得益于互联网平台,
陶瓷艺术也逐渐走出“深闺”,“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艺术家与收藏家、艺术爱好者
同时获益。
长远来看,这对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六,个性化。
艺术作品的个性化充分体现了艺术家本人的思想性格。
在陶艺作品中
注入强烈的个性情感是现代陶艺的主要特征。
陶瓷作为一种表现载体,将艺术家的个人情
感根据自己的意念重新组合,从而在现实与虚拟中找到一个碰撞点。
在创作中,他们将这
种情感融合在自己的陶艺作品中,并不断开辟新的艺术表现道路,在创作中求新求变,从
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个性。
可以说,陶艺作品是人的情感和自然的力量最完美的体现。
鲜明的创作情感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开始于陶艺家对生活的体验,最终完成于陶艺作品的烧制。
有丰富情感的陶艺家用他们的作品告诉我们:愈是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创作道路愈
是宽阔,陶艺家的“诚实情感”在陶艺创作中表现愈是强烈,其艺术风格就愈加鲜明、成熟,其作品就愈有生命力。
第七,艺术化。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陶瓷工艺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对陶
瓷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实用层面,取而代之的是日益升华的观赏性,实用、美观,并
具有艺术性的陶瓷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现代陶瓷艺术着重突出了传统陶瓷艺术的
艺术属性,在原始制造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多样性的融合与添加。
它使陶艺家不受“制器”
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骋。
陶瓷艺术家可以充分发挥艺术天性,在跟
随特立独行的风尚时加入前人的精华和深沉的文化风俗,对传统陶艺进行大胆的尝试、创
新和改造,或是针对现实进行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更完美地体现陶瓷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工艺特色、设计艺术风格。
只有将陶瓷产品更好地融入到艺术生活中,才能更加完美
地体现陶瓷艺术品的内在价值、艺术价值和创新价值。
三、景德镇学院程云教授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在对传统
陶瓷技术、材料和工艺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广博的文艺修养,表达了
全新的艺术观念和时代精神。
程云出生于景德镇陶瓷美术世家,其祖父程大有开创陶瓷人物刷花瓷画之风,为民国
刷花瓷艺“一代宗师”。
其父程斌,陶瓷刷花牡丹专家,名享海内外。
程云从事陶瓷艺术
创作、教学、理论研究近40年。
现为景德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传统陶瓷手工
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自幼酷爱美术,又经大学系统的美术教育学习。
早年在工
厂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创作和技术管理,对陶瓷釉上釉下的工艺技术、材质运用都有较全面
的了解。
更可贵的是他的陶瓷艺术作品都是原创性作品,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且每
一时期都有明显的面貌和追求。
从他的创作历程可折射出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审美追求和
风格流变。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程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景德镇瓷厂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和管理。
此时,他以粉彩创作为主。
作品追求用传统粉彩技法表现当代审美追求,特别强调陶瓷器
型和画面装饰统一和谐的美感与装饰风格。
如发表于《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专著上的粉
彩《士女游春》瓷瓶,腰鼓形的瓷瓶,上下自然网状底纹上面散落装点春天的百花,构成
上下边脚图案,瓷瓶腹部装饰主体画面为唐代士女各种骑马游春的姿态,表现人物在春天
百花争艳的美好氛围中赏春游玩的欢乐情景。
作品以传统重工粉彩工艺技术、以创新的理
念表现当代人的审美观。
再如,他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的粉彩《迎亲》瓷瓶,以传统粉彩技法结合民间剪纸和年画的元素,按器型特点创新表现作品,具有传统出新和
当代审美特色。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艺术审美的转变,陶瓷艺术的审
美也从传统向当代转化,特别是粉彩瓷创作由仿古转向表现当代生活和审美观。
粉彩瓷与
传统工笔、写意画进一步结合,有的作者还将西方“三大构成”引入陶瓷艺术创作,出现
了多样审美的陶瓷和粉彩作品。
程云的粉彩,正是体现了当时多元审美发展特征,具有时
代性。
90年代和20世纪末,景德镇陶瓷艺术着重点从粉彩和青花转向颜色釉和综合装饰。
此时,他的陶瓷艺术以综合装饰《老屋》系列作品为特色。
陶瓷载体以镶器和瓷瓶为主,
工艺手法常以雕刻、绘画、色釉等综合装饰,表现徽派民居建筑和景德镇里弄街道,古色
古香。
作品以表现思乡情怀和往昔岁月的留恋而产生艺术共鸣。
此时,程云另一类作品
《生命之韵》系列,以颜色釉和釉下彩技法,将人物形象变形夸张重组,按瓷型特点构成
装饰。
作品表现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影响的文化背景中独特的艺术形式,散发出浓郁的西
方立体派、印象派、表现派的多元风味,展示受西画影响的鲜明特征。
除了《老屋》和
《生命之韵》系列,他还创作了不少表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主题创作。
这些作品有青花、
粉彩、新彩和综合装饰,都不同程度表现了当时瓷艺的时代审美观,备受关注。
近年来,程云的创作更是以颜色釉作品为主,作品风格有写实、写意、抽象等多种形式,作品强调运用科技新成果,充分表现颜色釉工艺材质和肌理美感,将材质美、工艺美、绘画美、装饰美融于一体,反映审美的多元发展。
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
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深圳美术馆共同策划主办的“大美成景——程云陶瓷绘画作品展”,
于2021年8月3日在深圳美术馆成功落幕,这个展览正是集中展现了他这一时期作品的
风格面貌,也反映了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创作的审美追求和探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