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
物理试题(必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首先采用“理想实验”研究运动与力关系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开普勒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A
【解析】
A、伽利略设想了理想斜面实验,推导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开创了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研究
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B错误;
C、开普勒提出来万有引力三大定律;揭示了天体的运动,故C错误;
D、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天文学家等,主要方法是思辩.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游泳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
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 观众
B. 泳池中的水
C. 游泳运动员
D. 看台
【答案】C
【解析】
【详解】“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游泳运动员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游泳运动员。

A.观众,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泳池中的水,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游泳运动员,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看台,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3.下面关于质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计算火车通过站台的时间可把火车看成质点的
B. 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 蚂蚁很小,可把蚂蚁看成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火车长度大于站台的长度,故计算火车通过站台的时间时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点没有动作,故B错误;
C.蚂蚁虽小,但研究蚂蚁的
爬动姿态时,不能把蚂蚁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故选项D正确。

4.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下列哪一组()
A. 米尺、弹簧秤、秒表
B. 米尺、天平、秒表
C. 量筒、天平、秒表
D. 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答案】B
【解析】
长度、时间、质量是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米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故B 正确,ACD 错误.
5.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 -2t 2
(x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则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为10m/s
B.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2m/s 2
C. 刹车后的行驶时间为10s
D. 刹车后的位移为50m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012x v t at =+
可得: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为v 0="20" m/s ;所以A 错误;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122a =-,a="-4" m/s 2,所以B 错误;刹车后的行驶时间05v t s a ==,所以C 错误;刹车后的位移01502
x v t m ==,故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6.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 ,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
A. Fsinθ
B. F
C. Fcosθ
D. 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合外力为零,故D正确,ABC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木箱的运动状态,明确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

7.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
B.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一定增大
C.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
D.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原来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所以稍微最大水平力F ,静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甚至可能大小不变(大小不变,方向改变);F 增大,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N =mg cosθ+F sinθ也增大,所以选项ABC 错误,选项D 正确。

8.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倍,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2倍
B. 甲物体着地时的速度是乙物体着地时速度的12
C.
甲物体下落的时间是乙物体下落时间的2
D. 甲、乙两物体着地时的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中“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可知,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可进行分析。

【详解】A 、自由落体
加速度都是g ,故A 错误;
BD 、根据公式 22v gh = 可得
2
v v =甲乙 故BD 错误;
C 、根据公式 的
212
h gt =
可得
2
t =
甲乙 故C 正确。

9. 我们乘电梯上高层楼房时,从起动到停下来,我们分别所处的状态是( )
A. 先失重,正常,后超重
B. 先超重,正常,后失重
C. 先超重,失重,后正常
D. 先正常,超重,失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超重:即物体的加速度向上.失重:即物体的加速度向下.分析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向上还是向下进行判断.
解:乘电梯上高层楼房时,从起动到停下来,具体的运动过程是:开始时先向上加速,加速度向上,超重;稳定后匀速直线,加速度为零,正常;停止时,向上减速,加速度向下,失重.
所以整个过程是:先超重,正常,后失重.
故选B
【点评】判断物体超重还是失重,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是向上还是向下,不用看物体向那个方向运动.
10.一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到A的速度变化比B到C的速度变化快
B. AB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在AB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
C. O到A的速度方向与B到C的速度方向相反
D. 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斜率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O到A的速度变化比B到C的速度变化慢,故A错误;
B.AB平行于时间轴,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O到A的速度与B到C的速度均为正值,则速度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
D.整个过程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故位移一直增大,故D正确;
11.如图所示,电荷的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左手定则可知:A图中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在一条线上,不受洛伦兹力,故A错误;B图中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在一条线上,不受洛伦兹力,故B错误;C图中洛伦兹力方向向下,
C错误;D图中洛伦兹力的方向向下,故D正确;故选D。

12.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

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
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
B.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D. 物体所受弹力减小,摩擦力也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向上的静摩擦力、指向圆
心的支持力,如图;
其中重力G与静摩擦力f平衡,即f=G,与物体的角速度无关,支持力N提供向心力,所以当圆筒的
角速度ω增大以后,向心力变大,物体所受弹力N增大,所以C正确,ABD错误。

13.游乐场内两支玩具枪在同一位置先后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颗子弹,打在远处的同一个靶上,A为甲枪子弹留下的弹孔,B为乙枪子弹留下的弹孔,两弹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高度为h,如图所示,不计
空气阻力,关于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
B. 乙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
C. 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一样大
D. 无法比较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的大小
【答案】A
【解析】
竖直高度决定运动时间,因为甲枪子竖直高度小,所以运动时间短,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位移相同根据,可知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
故选A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桌面边缘竖直向上抛出,桌面比地面高h,物体到达的最高点距桌面高为H,若以桌面为参考面,则物体落地时的重力势能E p和整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W G为()
A. 0 mgH
B. –mgh mgh
C. -mghmg(h+H)
D. mgHmg(h+2H)
【答案】B
【解析】
【详解】取桌面为参考面,物体落地时的高度为-h,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为-mgh。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则重力做功为:W G=mgh,故B正确,ACD错误。

15.一轮船以一定的速度垂直河流向对岸行驶,当河水匀速流动时,轮船所通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
时间与水流速度的正确关系是()
A.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越长
B. 水速越大,路程越短,时间越短
C. 水速越大,路程和时间都不变
D.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运用运动分解的思想,看过河时间只分析垂直河岸的速度,当轮船以一定的速度垂直河岸向
对岸开行,即垂直河岸的速度不变,虽水速越大,但过河所用的时间不变;不过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
这时轮船的合速度越大,因此轮船所通过的路程越长。

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16.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A和B相互接触,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
左向右推A,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B,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为F2,则
A. F I=F2
B. F I<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对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共同的加速度,对一次对B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F1,对二次对A用
牛顿第二定律求出F2,这样就可以判断F1和F2的大小了。

【详解】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a
M m
=
+
,两次系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A,对B运用牛顿第二定理得:F1=ma=
mF
M m
+
;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
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B,对A运用牛顿第二定理得:F2=Ma=
MF
M m
+
;因为M>m,所以F1<F2, 故选
B。

【点睛】该题是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要求同学们能选择恰当的研究对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17.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同向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 和8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 48J
B. 14J
C. 10J
D. 2J
【答案】B
【解析】
【详解】运用动能定理:
△E=w合=6J+8J=14J
所以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4J.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C的角速度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B.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C. 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 B 、C 的周期相等,且小于A 的周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Mm G mr r ω=得到:ω=B 、C 的角速度相等,且小于A 的角速度,A 正确
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
2Mm v G m r r
=得到:v =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B 错误
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Mm G ma r =得到,2
M a G r =,轨道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B 、C 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小于A 的向心加速度,C 错误
D .根据周期公式2T π
ω=,结合选项A 的分析得到,B 、C 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 的周期,D 错误
19.图示为儿童蹦极的照片,儿童绑上安全带,在两根弹性绳的牵引下上下运动。

在儿童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A. 重力对儿童做负功
B. 合力对儿童做正功
C. 儿童重力的功率一直减小
D. 儿童的重力势能减少
【答案】D
【解析】
儿童高度下降,因此重力对儿童做正功,儿童的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D正确;由于儿童初末位
置时的速度均为零,则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对儿童做功为零,故B错误;儿童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根据P=Gv可知,重力的功率先增加后减小,选项C错误;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要注意分析人在下落过程中的能.
量转化情况以及速度变化情况,明确功能关系即可正确求解.
20.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点沿光滑面AB与AC分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与C点,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B.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相同
C沿AB面和AC面运动时间一样长
D. 沿AC面运动时间长
【答案】B
【解析】
解:A、B、物体沿斜面下滑,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mv2
解得
v=
即末速度大小与斜面的坡角无关,故A错误,B正确;
C、D、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F合=mgsinθ 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合=ma ②
由运动学公式
s==at2③
由①②③三式,解得
t=
即斜面的坡角越大,下滑的越短,故C错误,D也错误;
故选:B.
【点评】求解力学问题可以用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求解,也可以用功能原理求解.
21.航母飞行甲板前端上翘,水平部分与上翘部分通过一段圆弧平滑连接,如图所示,D为圆弧最低点,圆弧半径为R. 战斗机以速度v越过D点时
A. 战斗机起落架受到重力、支持力、向心力的作用
B. 战斗机处于超重状态
C. 战斗机起落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轰炸机的重力
D. R越小,v越小,飞机起落架受的作用力越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战斗机起落架受到重力、支持力,其合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
B.战斗机以速度v越过D点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
C.由于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战斗机起落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战斗机的重力,故C 错误;
D.在D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
N mg m
R
解得
2
v
N mg m
=+
R
R越小,v越小,飞机起落架承受的作用力不一定越小,与比值有关,故D错误。

22.从航母起飞的战斗机在空中匀速飞行,在模拟训练中,先后投放多枚炸弹轰炸正前方静止的“敌方”舰船,投放每枚炸弹的时间间隔相同,且轰炸机投放炸弹后速度不变,炸弹离开飞机后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 空中飞行的炸弹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都相同
B. 战斗机的速度越大,炸弹在空中飞行时间越短
C. 战斗机上的飞行员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位于一条抛物线上
D. “敌方”舰船上的士兵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位于一条抛物线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A.空中飞行的炸弹都做平抛运动,加速度都是g,根据△v=gt知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都相同,故A正确。

B.炸弹在空中飞行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B错误;
C.由于惯性,炸弹和飞机水平方向具有相同速度,因此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轰炸机上的飞行员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位于一条竖直线上,故C错误;
D.由于每一颗炸弹投放的时刻不同,即抛出点不同,则“敌方”舰船上的士兵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不在同一条抛物线上,故D错误。

23.战斗机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着陆甲板时,若飞机勾住阻拦索减速,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将大大减小。

着舰使用阻拦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战斗机的动能变化量变大
B. 战斗机的惯性减少得快
C. 战斗机的加速度变大
D. 战斗机的速度减少得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D. 两种情况下,战斗机的初末动能相同,动能的变化量相同,速度减小的一样多,故A项错误,D错误;
B.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不变,故B项错误;
C.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舰使用阻拦索时滑行距离减小,战斗机的加速度变大,故C项正确;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部分2小题,其中24小题4分,25小题6分,共10分).
24.(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同学各自画了以下力的图,图中F1、F2是用两把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各自的拉力,F′是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画出了F1、F2、F′的图示,
以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以F1、F2交点为起点的对角线用F表示,在以下四幅
图中,只有一幅图是合理的,这幅图是______
(2)在做完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
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两根细绳套必须等长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要相同
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 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 N
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图示F′不完全重合,在误差允许范围
内,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答案】(1)B(2)D.
【解析】
试题分析:(1)以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以F1、F2交点为起点的对角线用F表示,故F是理论值,存在误差,不一定与橡皮筋伸长方向共线.F′是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是实际值,一定与橡皮筋伸长方向共线.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两根细绳套没有必要必须等长,选项A错误;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不
一定要相同,选项B错误;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力的
方向可能改变,大于不一定增加1N .故C 错误;由于实验总存在误差,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 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图示F′不完全重合,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就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故D 正确.
考点:验证力平行四边形定则.
2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 .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 .本实验砝码及砝码盘B 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A 的质量
D .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A
1m 图象 (3)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 、B 、C 、D 、E 、F 、G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 =1.50cm ,BC =3.88 cm ,CD =6.26 cm ,DE =8.67 cm ,EF =11.08 cm ,FG =13.49cm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m/s 2.
【答案】 (1). 交流电 (2). D (3). 2.4
【解析】

【详解】(1)[1].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
(2)[2].A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A 错误;
B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B 错误;
C .本实验中为了使得砝码及砝码盘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牵引力,则砝码及砝码盘B 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A 的质量,选项C 错误;
D .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
A 1m 图象,这样得到的是一条直线,说明a 与m 成反比,选项D 正确;
(3)[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公式△x =aT 2可得:设A 到B 之间的距离为x 1,以后各段分别为x 2、x 3、x 4、x 5、x 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 =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x 4-x 1=3a 1T 2 x 5-x 2=3a 2T 2 x 6-x 3=3a 3T 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12313
a a a a =++() 代入实验数据解得:
a =2.40m/s 2
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其中26小题6分,27小题7分,28小题8分,共21分). 2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用一个大小为8N 的水平外力拉动物体.g =10m/s 2求:

(1)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外力持续作用3s ,此时的速度大小;
(3)3s 时撤去外力,还能向前滑行多远停下来?
【答案】(1)2m/s 2 (2)6m/s (3)9 m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2)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3)撤去外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继续滑行的距离.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a μ-= 代入数据解得:22a m s =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为:6/v at m s ==
(3)撤去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a μ'=
代入数据解得:22/a m s '=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02v a s -=-'
代入数据解得:s=9m
【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通过加速度可以根据力求运动,也可以通过运动求力.
27.如图所示,半径为0.5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面,质量为0.5kg 的小球由静止从A 点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落在与水平面成45°的斜面上的C 点,取g =10m/s 2.求:
(1)小球到达B 点时速度为多大?
(2)小球到达B 点时小球对圆弧的压力为多大?
(3)小球的落点C 与B 的距离为多大?
【答案】
/s (2)15N (3)
【解析】
【详解】(1)对小球,由A 点到B 点的过程进行研究,由动能定理得 :
2102
B mgR mv -=
B v ==
(2)对小球在B 点进行研究
2B N v F mg m R
-= 解得
15N N F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15N N F '=
(3)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
212
h gt = x =vt
h =x tan45°
解得
2m x =
BC x =
28.光滑的水平轨道AB 与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轨道BCD 相切于B 点,其中圆轨道在竖直平面内,B
为最低点,D 为最高点.现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AB 运动,并恰能通过最高点D .求: (1)小球到达D 点时的速率.
(2)小球的初速度为多大?
(3)若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圆轨道半径R ,请分析小球经过B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是否与R 有关,并给出理由.
【答案】无关,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详解】(1)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2D v mg m R
= 解得
D v =(2)对小球,从A D →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动能定理
22011-2-22
D mgR mv mv =
解得
0v =
(3)B 点:
2-D N v F mg m R
= 解得
6N F mg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经过B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
6N F mg '=
所以小球经过B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与R 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