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一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一套】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是()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D.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2、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3、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
4、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A.糖类、脂肪、维生素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5、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C.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6、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
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
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
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
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7、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8、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9、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
A.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B.子房内没有胚珠
C.树冠高大和花朵鲜艳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10、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A.卵细胞 B.受精卵 C.精子 D.神经细胞
11、下列做法未注意到食品安全的是()
A.选购绿色食品B.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及水果C.食用已发芽的马铃薯D.买肉时,验明是否检疫合格
12、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A .
B .
C .
D .
13、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4、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
由此可见“筋”属于()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15、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16、下面关于输血和ABO血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才会出现头晕、心跳和出冷汗等症状
B.人在大量输血时,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A型血和B型血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少量输入AB型血
D.血小板较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不必要输入全血
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
18、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20、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21、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d B.b C.q D.p
22、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
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
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D.只有体循环
23、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粪便的排出
24、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25、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肋间肌肉舒张B.胸廓容积减小
C.肺内气压增大D.膈肌收缩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神经系统由脑、________和神经组成、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________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底部、__________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成对的半月形的___________细胞构成,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4、血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其中血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
_________因素。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______。
(3)图乙中A、B表示气体交换部位,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______的含量明显减少。
(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______。
(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______。
(至少写出两条)2、男孩路经某处时,听见犬吠快速逃离。
请据图回答:
(1)男孩听见大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 ]________;发出指令使男孩做出奔跑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奔跑过程中,促使男孩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
(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 ]________调节功能异常。
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________,因为与________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3、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
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的过程,④表示细胞_______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
________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__。
四、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确定其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种子数处理方法萌发数
甲组10粒有光、适量的水、25℃10粒
乙组10粒①_____、适量的水、②_____℃10粒
(1)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①应为_____,②应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选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_____,减少实验误差。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等条件适宜且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光照对该种子萌发_____。
四、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
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咀嚼馒头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同学们推测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是因为出现糖分的缘故,据此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①步骤1的试管中滴入2~3滴碘液后显蓝色,这么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步骤2中的内容:1组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设置1组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③步骤4中,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植物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溫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湖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珊瑚是生物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________.
(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是因为浅水区有较充足的________,有适宜的
________,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C
4、C
5、B
6、D
7、B
8、D
9、D
10、B
11、C
12、B
13、A
14、B
15、C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A
23、D
24、A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脊髓;大脑皮层;反射
2、大气圈水圈
3、保卫
4、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生物非生物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⑥肺二氧化碳气体扩散氧气呼吸作用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坚持体育锻炼等
2、反射弧耳蜗大脑(大脑皮层)肾上腺素 5晶状体条件反射语言文字(语言中枢)
3、分裂分化神经结缔系统
四、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确定其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无光 25 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光照相同没有影响
四、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
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咀嚼馒头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2、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发生变化。
证明淀粉的存在 2mL 清水对照 1、3 1组的清水中不含有淀粉酶,3组煮沸的唾液中的淀粉酶失活,1、3组试管的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成蓝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转变为有甜味的小分子糖类物质
五、资料分析题: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1、不是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温度、光照、水分阳光温度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