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析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体会其作用。

(3)理解小茅屋的主人是谁,把握文章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哈尼小姑娘和解放军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分析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体会其作用。

(2)理解小茅屋的主人是谁,把握文章的主题。

2.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美德。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和情感美。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梨花盛开的视频或展示梨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梨花的美丽。

2. 提问学生:看到梨花,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梨花的洁白、美丽、纯洁等特点)
3.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驿路梨花》也与梨花有关。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故事,感受梨花的魅力和人性的温暖。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正音释词。

3. 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1. 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这些描
写有什么作用。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作用:描写了梨树林的美丽景色,为故事的发展营造了一个优美的环境。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作用:烘托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哈尼小姑娘的美丽、纯洁和善良。

2. 小组讨论: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代表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小茅屋的主人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所有为小茅屋做出贡献的人,包括解放军、梨花姑娘和她的妹妹、瑶族老人等。

他们都有着一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心,共同传递着爱和温暖。

3. 分析文章的主题。

(1)提问学生: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即赞美哈尼小姑娘和解放军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呼吁人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四)拓展延伸
1. 说一说你身边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事例。

2. 如果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美德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驿路梨花》这篇课文的感受。

2. 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体会到了梨花的美丽和人性的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语句、讨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践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美德,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准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