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中对肺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5卷第1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全胸腔镜肺叶
切除中对肺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朱根勤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中对肺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药物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42例)与低剂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麻醉,高剂量组给予0.8 μg/kg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给予0.4 μg/kg右美托咪定。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拔除气管时(T3)、拔除气管后15 min(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和术后躁动发生率。

结果与T1时比,T2~T4时两组患者MAP、HR水平均呈先降后升趋势,且T1~T4时低剂量组患者MAP、HR水平变化幅度整体小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患者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均短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术后躁动总发生率分别2.38%、9.52%,低于高剂量组的16.66%、26.19%(均P<0.05)。

结论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低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术后意识恢复及定向力恢复,缩短苏醒时间,同时降低其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肺癌 ; 右美托咪定 ; 丙泊酚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 生命体征 ;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1.0076.03
作者简介:朱根勤,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学、疼痛学。

3 讨论
七氟烷为新型麻醉药物,通过吸入麻醉可减少对机体呼吸系统的刺激,其还可快速达到预计麻醉深度,镇痛、肌肉松弛效果好,但麻醉苏醒期胃肠道反应及躁动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

右美托咪定作用于脑部及脊髓中的α2肾上腺素受体,可抑制神经元放电,降低突触后膜兴奋性,发挥催眠、镇痛及镇静等作用[4]。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血压、HR等会出现一定波动,增加手术风险,因而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降低血清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浓度,同时可减轻外周血管得到阻力,从而起到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作用;而麻醉药物七氟醚可引起血管扩张效应,右美托咪定与七氟醚共同作用使血管扩张作用减轻[5]。

本研究结果显示,T1~T3时研究组患者SBP、DBP、HR、MAP水平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表明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可促使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麻醉苏醒期躁动为全麻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出现记忆能力受损等,而右美托咪定可以增强镇静和镇痛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睁眼时间均短对照组,说明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苏醒质量。

综上,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可提高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及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君君, 赵嫣红, 刘健慧. 比较全身麻醉单纯应用七氟烷、七氟
烷复合丙泊酚及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0(12): 1393-1397.
[2] 韩琪, 李凤玲, 陈冬凤.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疝气
或阑尾手术患儿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 36(9): 1475-1479.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
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 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52(7): 487-789.
[4] 徐慧, 周文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氟烷浓度对麻醉效果的
影响[J]. 上海医药, 2020, 41(2): 26-28.
[5] 李晓锋.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
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对比[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5): 80-82, 89.
[6] 杜彦茹, 韩霜, 张秀果.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股
沟疝修补术后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J]. 医药导报, 2018, 37(8): 964-966.
·76·
2021年第5卷第1期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而做手术全身麻醉是必要措施,但麻醉患者苏醒后会因手术刺激等因素躁动,影响患者预后。

丙泊酚常作为麻醉药物,但其单用镇痛效果较差,甚至可抑制呼吸。

右美托咪定具有镇痛、抗焦虑的作用,可使术后患者恢复镇静状态,利于病情恢复,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产生强烈依赖性,可能延长患者苏醒时间,易出现嗜睡情况;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不仅能起到镇静镇痛作用,且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其苏醒质量理想,安全性较高,更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1]。

本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中对肺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药物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42例)与低剂量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42例)。

高剂量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42~78岁,平均(56.15±6.31)岁;病程1~7年,平均(3.51±1.59)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2例,Ⅱ级20例;TNM肿瘤分期[2]:Ⅰ期15例、Ⅱ期13例、Ⅲ期10例、Ⅳ期4例。

低剂量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42~80岁,平均(57.59±6.47)岁;病程1~6年,平均(3.28±1.18)年;ASA分级:Ⅰ级24例、Ⅱ级18例;TNM肿瘤分期:Ⅰ期14例、Ⅱ期12例、Ⅲ期10例、Ⅳ期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胸部CT检查确诊者;符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指征者等。

排除标准:合并原发性的心脏、肝肾疾病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性疾病者等。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多功能检测仪检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监测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入室后,开放患者静脉通道,并给予常规面罩吸氧。

高剂量组患者给予0.8 μg/kg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85,规格:2 mL∶0.2 mg),加入20 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泵注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57,规格:20 mL∶200 mg)1.0~1.2 mg/kg, BIS值维持在50~60之间。

低剂量组患者给予0.4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加入20 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泵注10 min后,静脉滴注丙泊酚,丙泊酚使用方法及BIS值同高剂量组。

1.3 观察指标①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拔除气管时(T3)、拔除气管后15 min(T4)的MAP、HR情况。

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停止药物输注至呼唤睁眼的时间)、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患者可睁眼,能配合,肢体能够自主活动,生命体征平稳)。

③比较两组患者苏醒延迟、术后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术后躁动发生率。

术后躁动率使用镇静Ramsay评分[4]评估:1分烦躁不安;2分清醒,安静合作;3分嗜睡,对指令有反应;4分为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5分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6分深睡,对呼叫无反应。

其中1分为发生躁动。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
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AP、HR水平与T1时比,T2~T4时两组患者MAP、HR水平均呈先降后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T1~T4时低剂量组MAP、HR水平变化幅度整体小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低剂量组患者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均短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
及苏醒时间比较( , min)
组别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
高剂量组(n=42)10.67±2.2932.47±4.1716.95±1.54
低剂量组(n=42) 7.56±2.6127.56±3.3815.47±1.49 t值 5.805 4.57 4.476
P值<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及术后躁动发生率低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术后躁动总发生率分别2.38%、9.52%,低于高剂量组的16.66%、26.19%,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苏醒延迟术后嗜睡呼吸抑制不良反应
总发生
躁动
总发生
高剂量组
(n=42)2(4.76)4(9.52)1(2.38)7(16.66)11(26.19)低剂量组
(n=42)0(0.00)1(2.38)0(0.00) 1(2.38) 4(9.52)χ2值 4.974 3.977
P值< 0.05< 0.05
·77·
2021年第5卷第1期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疼痛感和躁动,影响病情恢复。

丙泊酚作为谷氨酸酸拮抗剂和钙通道拮抗剂可用于手术麻醉,但单独使用未能解决患者的术后躁动及疼痛。

右美托咪定可抑制中枢神经冲动,减弱交感神经张力并增强迷走神经活动性,进而激动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受体,产生中枢抑制作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会抑制血管平滑肌和突触前膜中的α- 肾上腺素释放,引起血管扩张,降低患者MAP、HR水平;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降低麻醉效果;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α2肾上腺素受体具有选择性,可阻滞疼痛信号传递,阻碍大脑释放疼痛作用的物质,提高麻醉质量,减少患者术后躁动,加快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及定向力恢复,缩短苏醒时间,利于病情恢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组患者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均短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表明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中可加快肺癌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及定向力恢复,加快患者苏醒速度,减轻不良反应,缓解术后躁动情况。

MAP水平可反映患者平均动脉压,其水平升高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外周大动脉阻力,促进病情好转;肺癌患者HR会严重降低,HR升高说明患者机体逐渐恢复。

采用低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可直接抑制周围神经活动,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促进患者苏醒;而高剂量使用该药物会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会直接抑制呼吸,导致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麻醉质量较低,影响患者预后[6-7]。

本研究结果显示,T2~T4时两组患者MAP、HR水平均呈先降后升趋势,且T1~T4时低剂量组MAP、HR水平变化幅度整体小于高剂量组,表明低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益于患者恢复。

综上,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时采用低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术后意识恢复及定向力恢复,缩短苏醒时间,降低其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俊.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全
麻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 30(4): 92-95.
[2] 吴怀申. 肺癌最近TNM分类和分期[J]. 中华肿瘤杂志, 1998,
20(5): 398.
[3] 支修益, 石远凯, 于金明.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
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15, 37(1): 67-78.
[4] 陈律, 李桂云, 蔡卫新, 等. Ramsay评分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
应用的信度和效度[J]. 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12): 2105-2106.
[5] 张珣, 张文清.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胸椎旁神
经阻滞(TPVB)在肺癌胸腔镜手术的苏醒质量的对比[J]. 海峡药学, 2020, 32(4): 157-159.
[6] 林伟, 柯敏, 曾慎宝, 等.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麻醉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6): 44-46.
[7] 郝倩, 刘保江, 李剑虹,等.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抽
搐电休克治疗患者麻醉的适宜剂量[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 40(1): 65-67.
表1 两组患者MAP、HR水平比较( )
组别
MAP(mm Hg)
T1T2T3T4
高剂量组(n=42)101.25±5.1577.59±5.18*79.15±3.65*#81.17±6.15*#△低剂量组(n=42)102.38±4.6983.31±5.98*88.15±3.91*#89.15±5.18*#△t值0.811 4.68615.751 6.432 P值> 0.05< 0.05< 0.05< 0.05
组别
HR(次/min)
T1T2T3T4
高剂量组(n=42)86.59±4.2866.59±4.25*68.15±2.54*#75.39±3.24*#△低剂量组(n=42)87.57±4.6975.15±4.61*78.59±2.58*#80.64±3.61*#△t值 1.0008.84818.6887.014
P值> 0.05< 0.05< 0.05< 0.05注:与T1时比,*P<0.05;与T2时比,#P<0.05;与T3时比,△P<0.05。

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

1 mm Hg=0.133 kPa。

·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