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数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主备人 周鑫 复备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70~71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 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强化数学的规则意识和应用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
难点
理解和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
课件 板书
设
计
预习 要求 教材第70~71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
师生教与学活动
复备与调整 一、自主探学
1. 谈话:同学们都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
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象棋和围棋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 出示情境图(教材中的情境图略加改动:“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
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启发思考: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怎样买呢?说说你的想法,再列出
综合算式求一共要付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列出下列算式:
(1) 可以买同一种棋。
① 买5副中国象棋。
列式:12 × 5。
② 买5副围棋。
列式:15 × 5。
(2) 可以两种棋都买。
③ 买1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列式:12 + 15 × 4。
④买4副中国象棋和1副围棋。
列式:12 × 4 + 15。
⑤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
列式:12 × 2 + 15 × 3。
⑥买3副中国象棋和2副围棋。
列式:12 × 3 + 15 × 2。
4.提问:①、②两式是一步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算出得数,③、④两式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还记得运算顺序吗?(学生口答)追问:⑤、⑥两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学生口答)这样的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呢?
5.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二、合作助学
1. 学习例题。
(1)尝试:学生独立试做12×2+15×3。
(2)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包括分步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情况,如有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也一并板演)。
(3)组内交流讨论:
①黑板上的计算对吗?他们各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联系情境
图中的数量关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
②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三、展示交流
(一)展示理解
练习:在知道哪一种算法更简单的基础上,再次自主练习⑥12 × 3 + 15 × 2。
练习后同桌交流。
(二)展示应用
1.变式练习。
(1)出示变式题:
(2)提出问题:12 × 2 + 15 × 3
① 12 ÷ 2 + 15 ÷ 3 ② 12 ÷ 2 + 15 × 3
③ 12 × 2 + 15 ÷ 3 ④ 12 ÷ 2 - 15 ÷ 3
(3)如果情境图场景不变,并提供以下信息供你选择:
①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
②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
③买中国象棋用了12元,买围棋用了15元。
(4)交流讨论:
①你能说出每道算式所需要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吗?
②说说每道算式各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为什么?
(三)展示理解
1.完成“试一试”。
提问:要先算什么?
2. 总结归纳: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四、反馈检学
(一)达标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
先说说每道题应该要先算什么,再独立计算。
2.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二)拓展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3、4题
五、总结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教
后
记
课题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主备人 周鑫 复备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71页例2,“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一第5~7题。
,。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地计算较复杂的三
步计算题。
2.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
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地用脱式计算。
教具
课件 板书设
计
预习
要求 教材第71页例2,“练一练”。
师生教与学活动 复备与调整
一、自主探学
, 1.谈话:
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说在不含括号的混合
运算中要怎样算吗?
2.引入:
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研究这一个问题。
3.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合作助学
1.出示例题:计算300-(120+25×4)
2.观察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1)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算式里右括号,应该怎样算?
三.展示交流
(一)展示理解
1.先独立计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在班内汇报交流算法;
4.小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二)展示应用
1.完成第71页“练一练”
(1)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学生独立计算。
(3)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全班评议。
四、反馈检学
1.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一第5题
(1)学生任选其中一组独立进行计算,想想:这一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同时指名2人板演。
(2)集体订正;
(3)分别比较这两组题,说一说:各组中的3道题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指出:在含有小括号的两步与三步混合运算中,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1)分别先了解清楚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3)汇报交流解题的思路;
(4)学生口答列式。
4.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五.总结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教
后
记
课题 三步计算式题的混合运算 主备人 周鑫 复备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一第8~14题。
学习
目标 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
难点
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
课件 板书
设
计
预习 要求 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一第8~14题。
师生教与学活动 复备与调整 一、自主探学
⒈口答列式:
(1)28与32的和是多少?
(2)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3)16乘5的积是多少?
(4)6和8相乘得多少?
学生口头列式解答。
⒉列式解答:
(1)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2)学生在本子上列式。
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
道什么?
(3)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3.口算练习十一第8题。
指名说说部分题目的口算过程。
二、合作助学
1.出示练习十一第12题,指名读题。
2.说说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小组里交流:
①“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②怎样求“一共可以运苹果多少箱?可以先算什么?
4. 学生独立解答。
5.启发思考:你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三、展示交流
(一)展示理解
1.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1)学生看题后,把每个算式的第一步先划线,再交流。
(注意第1小题可以同时先算乘法和除法。
)
(2)把这四题做在作业本上。
(3)补充75×12、280÷35的简便算法:
75×12=(25×4)×(3×3)=100×9=900
280÷35=280÷7÷5=40÷5=8
(4)在小组里交流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
②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③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
(1)说说怎样才能直接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强调审题:要“直接”比,不是在计算之后。
(3)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判断的依据。
3. 总结归纳: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二)展示应用
1.完成练习十一第11题。
(1)指名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评讲,说出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2.完成练习十一第13题。
(1)认真读题,题目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列式解答。
(3)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怎样求李老师实际用了多少元?
四、反馈检学
1.完成练习十一第14题
(1)出示练习十一第14题,指名读题。
(2)说说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小组里交流:
①你是怎样理解“六年级栽的棵树比四年级的3倍少18棵”的意思的?
②可以运用什么策略来表示六年级栽的棵树和四年级栽的棵树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怎样求“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多少棵”?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五、总结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教
后
记
课题 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题 主备人 周鑫 复备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74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重点
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
课件 板书设
计
预习
要求 教材第74页例3和“练一练”。
师生教与学活动 复备与调整
一、自主探学
1.检查预习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00-96÷12×8 96×5÷(32-17) 29×(12+45÷15)
(2)提问:能说说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2.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今天继续学习三
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请同学们注意今天的混合运算有什么特点,按怎样德 顺序算。
3.揭示课题: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题(板书) 二、合作助学
1.出示例3:计算525÷[(81-56)×3]
2.观察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1)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今天的混合运算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3.介绍中括号:今天的混合运算和以前比,增加了一个符号,这个符号
“〔〕”叫做中括号。
4.继续交流:算式里同时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应该怎样算?
三.展示交流
(一)展示认识
1.引导: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算呢?
2.学生阅读第74页的内容。
3.在小组里交流:
有中括号的算式怎样算?先算小括号里的得多少?再算中括号里的得多少?
4.展示学生练习:有没有算错,错在哪里了?
(二)展示理解
1.小结顺序。
(1)追问: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特点?含有中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2)说明: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也能改变运算顺序。
计算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要从小括号算到中括号,再算括号外面的。
2.阅读“你知道吗”。
(1)根据运算顺序,我们可以看出要改变运算顺序时,就可以利用括号。
要了解括号的更多知识,可以进一步阅读“你知道吗”。
(2)学生阅读后,再交流知道了些什么,知道:
①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②括号有三种: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又称为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
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然后算大括号里面的。
四、反馈检学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说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3)检查交流,说明从小括号到中括号,再到括号外面的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第一行两道题,指名板演。
(2)检查板演题,分析计算顺序,确认结果,有错的订正。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1)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提问:能说说每组里三道题的运算顺序吗?运算顺序为什么会不同呢?
(3)引导: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会一样吗?那请大家来算一算,看一看得数各是多少。
(4)指出:由于运算顺序不一样,得数就不一样了,如果运算顺序错了,得数就不可能正确。
五.总结提升
1.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2.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于运算顺序有哪些要说的?
教
后
记
课题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主备人 周鑫 复备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75~76页练习十二第4~9题和思考题。
学习 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时渗透法制、德育教育,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板书设
计
预习
要求 教材第75~76页练习十二第4~9题和思考题。
师生教与学活动 复备与调整
一、自主探学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
好。
(板书课题)
2.口算
90÷30 12×57 8×2 270÷90 3×15 57÷3
200÷50 27×39 6×12 280÷40 4×19 60÷15
从中选择几题指名说说口算的过程。
二、合作助学 整理混合运算顺序 1.出示式题:
45+78÷26 23×(24+18)
45×2+78÷26 23×(24+18÷3)
45+78÷26×15 23×﹝(24+18)÷3﹞
2.观察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1)这两组式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根据运算顺序,按题组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和最后算什么。
(3)继续交流:算式里同时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应该怎样算?
三.展示交流
(一)展示认识
1.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
(1)分别说出每组题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2)学生按题组计算得数,指名三人板演。
(3)检查板演题过程和得数。
比较:这里每组题里运算顺序不同,得数呢?
(4)交流:从比较的每组题里,你有哪些发现或想法?
2.做练习十二第5题。
(1)说说运算顺序。
(2)做第三行两道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3)做第四行两道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4)交流:第一小题怎样算出得数是2300的?第二小题中括号里得14是怎样算的?
(二)展示应用
1.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1)让学生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提问:求这两个问题都要先求什么?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2.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让学生独立列出第(1)题的综合算式。
(2)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算式中先算的这两步分别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求第一组和第二组各割草多少千克?
引导:那看看第(2)题的问题,想想要先求什么,再怎样算,列出综合算式。
比较: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里哪儿算法是相同的,为什么相同?哪儿不同,为什么不同?
四、反馈检学
1.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1)学生读题,同桌互相指着情境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求的什么问题。
(2)交流:你能指着情境示意图说说条件和问题的意思吗?
(3)引导: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能想到不同方法吗?互相讨论讨论。
想到方法了吗?自己选择一种方法解答出来。
(4)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的?还有哪种方法?
能说说这两种方法每个部分求的什么,各表示怎样的数量关系吗?
2.完成思考题。
(1)让学生先思考、填写运算符号,有困难的相互讨论、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填运算符号的?
(2)体验:看看这里的式子,你有什么感觉?说给大家听听。
五.总结提升
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体会和经验可以和大家交流?
教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