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 GustiloⅡ~Ⅲ型掌指骨骨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Ⅱ~Ⅲ型掌指骨骨折
周渊;黄涛;廖晓辉;曹云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Ⅱ~Ⅲ型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接受 stryker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的26例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掌指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17~53岁,平均31. 3岁。

左侧11例,右侧15例。

机器碾轧伤15例,重物压伤9例,车祸伤2例。

其中粉碎性骨折 7例,斜行骨折10例,横行骨折9例。

术后随访手指功能恢复程度,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26例患者均复位满意。

按 TAM 标准评定,优16例,良 6例,可4例,优良率为84.6%。

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的方法。

【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1
【总页数】2页(P1033-1034)
【关键词】掌骨;指骨;开放性骨折;微型外固定支架
【作者】周渊;黄涛;廖晓辉;曹云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骨科,上海 20094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骨科,上海 20094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骨科,上海20094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骨科,上海 2009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1
手部掌指骨骨折多为机器碾轧伤或重物压伤,往往伴有不同程度手部软组织损伤。

传统切开复位微型接骨钢板内固定方法,不适合伴有重度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掌指骨骨折。

采用钢丝、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术后容易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僵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指功能恢复。

自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接受stryker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的26 例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掌指骨骨折,疗效满意,现报
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6 例,男17 例,女9 例;年龄17~53 岁,平均31.3 岁。

均为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掌指骨骨折。

左侧11 例,右侧15 例。

机器碾轧伤
15 例,重物压伤9 例,车祸伤2 例。

其中粉碎性骨折7 例,斜行骨折10 例,横行骨折9 例。

合并肌腱损伤者10 例,神经损伤者7 例,血管损伤3 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均选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臂上止血带。

先彻底清创,去除
异物及污染、坏死的组织,适当牵拉伤口皮肤,显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骨折,对于粉碎严重的骨块,可以借助丝线捆扎固定或者克氏针有限内固定。

然后选用直径为1.5 mm半螺纹针1枚或2枚,在指骨或掌骨的桡背侧或尺背侧,针管夹的引
导下先在骨折段较短的一端与骨的长轴垂直钻入并穿透对侧骨皮质。

如果骨折段过短无法置入螺纹针,则在跨关节邻近指骨或掌骨处置入螺纹针。

骨折的另一端同样方法再钻入1枚或2枚半螺纹针。

安装支架连接杆,直视及C型臂透视下骨折复
位满意后,将外固定支架螺母拧紧。

合并肌腱、神经、血管损伤的病例,先在骨性支架重建完成后,再修整肌腱,伸肌腱使用3-0的肌腱缝线“8”字加间断缝合修复,屈肌腱使用改良的Kessler方法缝合修复。

离断的神经在手术显微镜下用9-0无损伤缝线3~4针间断缝合神经外膜。

损伤的血管同样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1-0
无损伤的显微缝合线缝合修复。

如局部皮肤缺损,则行局部旋转皮瓣或植皮覆盖创面。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伤口及皮外半螺纹针孔隔天进行消毒换药。

术后第3天主动活动邻近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2周后部分松开外固定支架螺母,被动运动被固定关节。

固定4~6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

功能锻练掌指间关节直到完全恢复正常活动(见图1~2)。

术后随访,最长为12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9个月。

26 例患者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4~6周骨折临床愈合后拆除支架。

固定期间未发生骨折移位及支架松动,无骨髓炎,损伤的软组织均未因外固定支架治疗而加重损伤出现缺血性坏死。

有1 例出现钉道感染,经及时治疗好后恢复。

术后手指屈曲功能按
TAM[1]标准评定:优16 例,良6 例,可4 例,优良率为84.6%。

掌、指骨骨折是常见的手部骨折。

由于手部结构复杂,活动功能精细,其骨折的修复对手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手部骨折的治疗原则,要求包括以下几点:恢复关节、骨的解剖位,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2]。

本组26 例研究中,患者共同的特征是伴有软组织、肌腱、神经、血管严重损伤的开放性掌指骨骨折。

传统的钢丝或者克氏针固定,由于骨折固定不牢靠,长期的稳定性差,可导致骨折移位,容易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3]。

而对于
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更是固定困难。

而微型钢
板内固定,需要广泛切开软组织,剥离骨膜,加重局部皮肤、软组织和神经、血管的二次损伤。

严重的可增加感染的概率,导致皮肤软组织坏死,甚至出现指体缺血坏死。

使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可以根据骨折断端情况调整连接杆,产生纵向牵引,恢复和维持掌、指骨的长度,同时配合丝线捆扎固定或者克氏针有限内固定能够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稳定骨折的效果。

使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可以减少或避免软组织的二次损伤,而且对创面的植皮换药及观察都没有妨碍,骨折转移皮瓣局部干扰很小。

现代生物力学认为,骨折早期需要坚强的固定,后期需要弹性固定[4]。

外固定支
架能够通过对加压杆的调整使骨折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不同的固定方式,早期进行坚强固定,后期进行弹性固定,减少了骨折断端之间的压力,有效的控制剪力和旋转
应力的发生,避免了应力遮挡,促进骨折愈合[5]。

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对GustiloⅡ~Ⅲ型掌指骨骨折运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具有以下优点:a)操作更简便,固定可靠,术后允许再调整。

b)对局部软组织破坏和干扰少。

术中不需切开软组织,不占据组织结构空间,降低了对软组织、肌腱、神经、血管的二次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已经损伤的组织血循,保护由于软组织缺损需行转移皮瓣或植皮的血循,降低缺血坏死的风险及感染率。

c)保护骨膜,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对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的治疗效果。

d)降低医疗费用,可门诊拆除外固定支架,减少二次损伤,减轻患者负担。

笔者在临床上使用微型外固定支架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如钉道感染、相邻关节由于跨关节固定出现僵硬、螺纹针松动及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这些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完善。

【相关文献】
[1]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5.
[2]王澍寰.手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8.
[3]傅长清,白丽梅,刘永灿,等.微型外固定支架在手部骨折的运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3(1):21-23.
[4]Orbay JL,Touhami A.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shaft fractures nonlocking and 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J].Hand Clin,2006,22(3):279-286.
[5]毛宾尧,胡裕桐,应忠破,等.关节骨折的超关节外固定架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2):2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