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装剧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高原(1989—),女,山东德州人,硕士,助教,研 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上接第74页)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环 境、生活场景,以令人惊讶的姿态重现在人们面前,重新 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将 人们的视网膜从固定的认知模式中跳脱出来,给予新的 视觉冲击,在这样的语境下思考未来世界的可能性。在 未来世界,当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性需 要、尊重需要都被人工智能满足后,剩下的最后一项需 求——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自我探 索与开发,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非理性”的审美价值 的满足门嫡女经历过大风大浪盛老太爷死后没有改嫁反而尽心尽力地养育下转第101页浅析古装剧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张小凡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101文化产业国的主要文旅体验承载地其依托于西安悠久的历史人文民俗美食等特色地域文化ip与艺术设计融合应用以盛唐文化为主题特色盛唐建筑景观为依托
2.1 场景布置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知否》的历史背景是宋朝,在场景布置方面,剧组 借鉴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许多元素。剧中男 主多次骑马路过同一个街景,旁边的店铺挂着“十千脚 店”招牌,另一店铺门前还挂着“美禄”的招牌。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 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知否》中有多 次借鉴“曲水流觞”的宴席,比如,顾家为答谢官宦们 设棚悼念老侯爷时,明兰嫁入顾家款待官宦时都有这样 的宴席。
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一定是文化 IP 先行,无 IP 不 文旅。风格与主题、景观与建设、运营与体验是城市文 旅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而设计与文化 IP 的融合应用 同样有着一定的原则:设计应用品质化原则,可树立文 旅项目全新的体验感受与品牌服务;设计应用模块化原 则,可为文旅项目地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游览体验,缔 造常游常新的游览基础;设计应用多元化原则,通过文 化多元、体验多元、交互多元的方式激发游客好奇心与 参与感,让文化 IP 的传播与认同从被动变为主动。设 计应用反差化原则可为文旅项目中文化 IP 的展现提供 多种可能。
社交游戏,由射箭衍生而来。在古代由于射箭对场地的要 求较高,有的客人又不会射箭,所以就改成了用壶代替箭 靶。在宋元时期,投壶广泛流行于士大夫阶级。幼年的 明兰第一次强出头,就是投壶力挽狂澜,挽回顾家颜面。
宋代时,马球一定程度上从皇室、贵族阶层扩散到 了民间,但昂贵的场地和马匹决定了这仍不是普通人家 的游戏,所以自始至终马球这项运动也只在上层社会圈 子里流行。剧中的马球场起到了推进剧情发展的作用, 明兰为了替好友赢得母亲遗物,在马球场上初露锋芒。 男主和女主也是在皇后钦点的马球赛上确定关系的。
参考文献: [1]姚颖钰 . 浅论玄幻类 IP 的影视剧改编[J]. 戏剧
之家,2019(03). [2]侯婷 . 服饰变迁下现代女性审美观念探究[J]. 大
众文艺,2019(08). [3]石姝敏 . 宫廷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如懿传》
为例[J]. 大众文艺,2019(02).
作者简介:张小凡(1995—),女,江苏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广播电视。
作者简介:丁玉(1994—),女,四川宜宾人,四川美术学院 美术学系硕士,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上接第81页)庶子,不惜和娘家闹翻,养育明兰也很尽 心,无论手段,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很光明磊落的。
顾堰开是顾二的父亲,武将,典型的直男,有话不明 说,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顾二和他之间存在隔阂。 但他也在放榜之日紧张地去看榜,在知道顾二落榜后也 主动向主考官询问缘由。
2 《知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知否》是一部以宋朝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视剧, 与大部分宫斗剧不同,《知否》讲述的是宋朝普通官宦 人家的故事。盛家庶女与顾家嫡次子两人结为夫妇,婚 后庶女明兰管家业、整侯府、铲奸佞、除宵小,与丈夫一 同协助明君巩固政权,二人也收获了美满的人生,展现 了宋代官宦士族的家庭生活、人情关系、风土民俗。剧 中多处含有传统文化元素,以下简要从布景、人物生活、 家庭伦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01·
·81·
文化产业
国》的主要文旅体验承载地,其依托于西安悠久的历 史、人文、民俗、美食等特色地域文化 IP 与艺术设计融 合应用,以盛唐文化为主题,特色盛唐建筑景观为依托。 通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交互装置艺术设计、视听艺术 设计、环境氛围设计、灯光视觉设计等多维艺术设计表 现,为 游 客 提 供 多 维 化 的 体 验 游 览 与 文 化 输 出,创 造 了2019 年春节假日接待1652.3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44.78亿元的文旅数据。
似“点茶”“焚香”等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可 以将其融入剧中人物的生活,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 传统文化的熏陶。
最后,明确古装剧的作用。古装剧的重要作用是在 还原历史文化的同时对现代生活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比如,从《如懿传》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近年 来中国宫廷剧中的女性形象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只能 说或多或少有现代女性的映射。在创作影视剧作品的 同时,除了要考虑观赏性以外,也要在客观事实和人物 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仅是更多新元素的注入,更多 的是关注女性本身,传递当代先进的价值理念。[3]
参考文献: [1]陈琼 . 文旅 IP——特色小镇 IP 化运营策略与落地[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 [2]韩彩霞 .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策
略微探[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赵宏 .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 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2007.
人文科技
浅析古装剧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
张小凡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我国的古装剧历史悠久、类型丰富,随着制
作水平的提高,古装剧已经成为一化元素,本文主要以
近期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从剧中
参考文献: [1]李曦 . 沉浸式艺术的起源及发展[J]. 劳动保障世
界,2019(05):72-73. [2]程海英 . 当代艺术——沉浸式体验[J]. 汉字文化,
2018(09):113. [3]李晓峰 . 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2003 上海
春季艺术沙龙“论坛”文集[M].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的布景、生活、家庭伦理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其中的传统
文化元素。
关键词:古装剧;传统文化;宋朝
1 古装剧的定义 古装剧是指时代背景设定为古代的电视剧,也包括 架空历史但穿着古装并模仿古人习惯的电视剧。古装 剧在亚洲尤其盛行,其中以中国的拍摄制作最为优秀。 优秀的古装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民众 的生活,继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的古装剧已经 有30 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以清宫戏居多,以宋朝为背景 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一 经官宣,便闯入了观众的视线。
4 结语 文化 IP 在城市文旅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
了人们普遍的认同,它可以展现一个城市的个性,提升 文旅目的地的内涵与认同感,增强核心竞争力。可持续 发展的城市文旅产业,首先要基于文化 IP 的深耕与开 发,地域化、差异化的文化 IP 是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博 得一片蓝海的先决条件,艺术设计与文化 IP 的融合作 为最终的表现形式,是丰富游客体验,促进经济收益的 有效手段。当代城市文旅以及文化 IP 的应用设计还处 在发展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尊重文化、深入设 计、活化内容、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城市文旅产业的发 展必将举世瞩目。
2.2 人物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1)礼仪。点茶是唐宋时期一种非常流行的煮茶 方法。先将茶碾成细末,放于茶盏中,用沸水点冲,注少 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知否》 中有多处讲到点茶,比如,孔嬷嬷的礼仪课堂,林噙霜教 墨兰,顾家大娘子小秦氏也有相关戏份。 宋朝时出现了各种香材研磨混合的方法,称为合 香。合香加蜜后可制成丸状、饼状,也可以粉末的形式 使用。为了便于点燃,合香粉可用模具压印成固定字形 或花样,然后点燃,循序燃尽,这种方式被称为“香篆”。 剧中主要采用了两种焚香的方式,一种是香篆,一种是 隔火焚香。 (2)娱乐。投壶是一款大致在先秦时期起源的传统
3 传统文化元素在古装剧中的运用和建议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导致古装剧意识形 态杂糅,面对繁华背后的乱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 响,我们需要理性反思、从容应对。 首先,要尽可能还原历史文化。现在很多古装电视 剧大多都是速成之作,剧中低智商的穿帮镜头比比皆 是,尤其是一些服饰等细节方面。古代中国女性服饰, 由周至汉、到宋元再至明清,受礼文化的束缚,总体上表 现为内敛稳重、保守拘谨,[2]这是我国古代女子服饰的 基本特点,在古装剧的拍摄过程中要在此基础上加入不 同时代的特色,以达到还原历史文化的目的。 其次,在尊重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如一妻多妾) 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 中的一些糟粕淡化或抹去。比如,“连坐”“砍头”等 酷刑可以在剧中尽量避免,而“母慈子孝”“兄友弟恭” 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在剧中予以弘扬,尤其是一些类
2.3 家庭伦理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和经济,对各个 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影响,不知不觉成为人们价值观中的 一部分,它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是指导 人们崇尚和平、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1]《知否》 中一直在强调嫡庶有别、长幼有序。宋朝受儒学影响有 千年之久,礼乐教化各方面都深入人心。剧中很多细节 都对这一点有所体现,比如,时时强调嫡庶之间的地位 差异。墨兰虽是最得宠的女儿,但却因为是庶女,也要 时时小心嫡母的责骂,在谈论婚嫁的时候,也往往因为 庶女的身份遭到很多大户家庭的挑剔。 我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夫一妻多妾制 的根源在于父系氏族社会以来形成的以男性为中心的 宗法制社会,为了家族的延续,为了确保血缘的纯正,传 宗接代成了一夫多妻制“严肃神圣”的冠冕堂皇的理 由。一夫一妻多妾制与男尊女卑文化之间是互为因果、 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男尊女卑文化的存在,所以产生 了一夫一妻多妾制,而一夫一妻多妾制则深化了男尊女 卑文化的发展,二者可谓相辅相成。“妻为夫纲”便是 三纲五常中的内容,妻妾之间有着明确的尊卑顺序。比 如,盛家宠妾林小娘虽然得宠,却不能出去应酬替女儿 寻觅婚事,明兰婚后举办的宴席中,因为沈国舅家的贵 妾违反尊卑顺序参与了宴席,引发了争端,最终宴席也 草草收场。剧中自始至终一直都在强调宠妾灭妻这种 有违礼法的事会引发的严重后果。 一夫一妻多妾制与世家大族之间实际上也是相互 促进的关系。比如,剧中盛家的当家主母王大娘子是王 家嫡女,有着配享太庙之称的父亲,因此盛家也多少得 到些庇佑。盛家庶女明兰嫁入有着侯爵之位的顾家后, 明兰的兄长和父亲也都在朝堂之上与顾家侯爷有着互 通之处。 中国的父母自古以来就为子女殚精竭虑。“父母之 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贯穿全剧,《知否》里几 乎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计深远”。 明兰生母卫小娘一没靠山,二没宠爱,三安分守己, 没有任何根基,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她希望明 兰行事稳重,不要拔尖出头,这是她为明兰的“计深远”。 盛老太太是侯门嫡女,经历过大风大浪,盛老太爷 死后,没有改嫁,反而尽心尽力地养育(下转第10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