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拿起 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课文结构
望洞庭
洞庭 秋月
洞庭 山水
湖月——相和 潭面——如镜
山水——青翠 君山——青螺
宁静和谐 山水相称
课文主旨
《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 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与赞 美之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湖光和秋月才能互相协调。 “镜未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在月 光下宁静、柔和的朦胧美。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luó)。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作者把洞庭湖的湖面比做“白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 做一枚小小的“青螺”,突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和谐之美。 如此比喻,使湖中君山显得小巧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 湖水、山色相称。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 边思考“核心 问题”“串珠 问题”。
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努力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首诗描绘哪里的风光?
易读错字
相和(hé h√è)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诗词,同学互评:字音是 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这首诗描绘哪里的风光?
这首诗描绘的是洞庭湖的自然风光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 与赞美之情。
梳理文意
望洞庭① [唐]刘禹锡 湖光②秋月③两相和④ ,潭面⑤无风镜未磨。 遥望⑥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⑦ 。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湖光:指明月照射下清澈明净的湖水。 ③秋月:秋天皎洁的明月。 ④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 学家。他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 和,并称为“刘柳”“刘白”。白居 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 为“小诗之圣”。
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巷 》《竹枝词》《石头城》等。
相关资料
洞庭湖 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 江中游荆江南岸。洞庭湖之名,始于 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 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古代曾号称 “八百里洞庭”,是历史上重要的战 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 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望洞庭① [唐]刘禹锡 湖光②秋月③两相和④ ,潭面⑤无风镜未磨。 遥望⑥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⑦ 。 ⑤潭面:指湖面。 ⑥遥望:远远望去。 ⑦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月色互相辉映,显得非常和谐 ,湖面平静无风,如一面没有被打磨的镜子。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白银盘里一 青螺(luó)。
我会写
tín
庭g
结构:半包围 音序:T 部首: 广 组词:庭院 门庭
造句:我家庭院有一棵大树。
书写指导:广字框要包住廷字。
tán
潭
结构:左右 音序:T 部首:氵 组词:潭水 日月潭
造句:这里的潭水很清澈。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最后一笔不要 太长。
luó
螺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 虫 组词:田螺 海螺
1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助读 初读 字词 再读 品读 资料 感知 精讲 感悟 释疑
结构 主旨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有感情地朗读诗词。会默写《望洞庭》,能用自己 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我会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难 点)
造句:田螺可以用来炒菜。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侧笔画要 紧凑。
理解词语
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遥望:远远望去。
再读课文:
1.边读边想,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 景象?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望洞庭》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 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