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山地型景区开发模式探索——以北京灵山景区为例(已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维文旅:山地型景区开发模式探索——以北京灵山景区为例
(已发)
灵山景区位于门头沟区西北部清水镇境内,属太行山余脉,其顶峰是北京第一高峰,北接河北涿鹿县,西与龙门森林公园毗邻,东与龙门涧景区相连,南与 109 国道相通,规划面积为 7.23 平方公里。

景区内主要旅游景点是高山草场、白桦林、灵山主峰、化凌寺等,旅游产品主要为自然观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不足,景区开发层次较低,产品层次单一,游客可参与互动项目少,休闲度假、山地运动产品不足,吸引力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游客。

绿维文旅从产品体系构建、游憩结构设计、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及社会民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灵山景区的开发问题。

(一)以运动休闲和观光为核心,完善景区产品体系
项目以灵山山地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形成了以运动休闲体验和生态观光为核心,集户外运动、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及其他专项旅游产品并举的多元景区产品体系。

总体空间布局如下图所示。

图总体空间布局
1.观光吸引核
项目以山顶生态观光区为重点,通过沿整个项目山地打造的立体景观徒步大环线——“高山画廊生态观光环”,来串联沿线草甸花海、雪岭木屋酒店、山顶观光、云端廊桥观景、冰雪木屋、雪地营等多个景观节点,从而形成一环串珠式的灵山景区观光吸引核。

2. 运动休闲体验核
景区运动休闲体验核规划布局是以运动休闲体验带为核心,辅之以度假休闲发展带与生态民俗体验带,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结构。

其中,运动休闲体验带是景区发展的重点,其发展核心是运动休闲体验区,通过策划球类运动场、高山滑雪道、雪岭木屋酒店、运动服务中心、雪地营、冰雪木屋、运动炫立方等一系列重点项目产品,未来将成为项目类型多样、配套齐全、服务优质的四季运动休闲聚集区。

而度假休闲发展带与生态民俗体验带是景区未来拓展的方向,即以酒店为核心的度假休闲发展带和以民宿为
核心的生态民俗休闲带,形成景区服务配套的有力支撑。

(二)借助地形地势,创新游憩结构设计
灵山景区以山地地形为主,项目将灵山旅游主轴环线沿山顶展开,用山顶核心项目为主的形式统领点状分布的开发建设用地,形成两大立体游览结构——陆地观光游览结构和山顶观光游览结构(灵山十二景),并设计了十大主题营地体验方式、主题度假方式、游乐体验方式等特色游憩方式。

(三)完善景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
为缓解景区进入道路狭窄,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问题,项目通过设计单向道路环线,拓宽景区入口道路,建立立体停车场等方式,缓解景区外部交通问题。

在景区内部规划“一纵一环”道路骨架,一方面与外部交通有机衔接,另一方面串联景区内各功能组团,保证景区内部联动。

此外,项目就景区水电供应设施、环卫设施建设布局,以及住宿、餐饮、购物、医疗等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风格主题、等级及数量规划等做了进一步规划设计。

(四)合理调控居民社区,关注民生发展
项目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把提高当地人短期
和长期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景区开发的一项重要目标。

景区居民社区调控的重点是椴木沟村和江水河村两个村。

项目以椴木沟村特色泥巴屋和石板房为基础,依托其深藏大山的清凉优美的自然环境,将椴木沟村打造成门头沟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民宿,规划建议采取景区入股、村民经营的模式,即景区开发商帮助村民对民建进行改造,由村民经营,景区与村民签订分红合同,共同获利。

而江水河村农家乐发展基础较好,具备接待游客的能力,景区与村落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对此,规划建议景区通过有偿入股或共同经营方式帮助村民进行民宿规划建设,为江水河村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景区和村民协议分流旺季游客住宿需求等方式,与江水河村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