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7高二上·广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食品添加剂与提倡“绿色食品”相违背
B .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尽量少食用,以防中毒
C . 天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故不限量使用
D .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不影响人体健康
2. (2分) H2O2(l)在有MnO2条件下和无MnO2条件下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有MnO2条件下的反应曲线是a曲线
B . a曲线变为b曲线,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 . a曲线变为b曲线,平衡时H2O2的转化率增大
D . b曲线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l)═H2O(l)+ O2(g)△H=﹣(E1﹣E2)KJ•mol﹣1
3.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末) 元素 W、X、Y、Z、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Y Z
T
A . 简单阴离子半径:Z>Y>X
B . W与Z元素只可以形成化合物WZ4
C . Y、Z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后者比前者强
D . T元素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Y元素可以形成TY2
4. (2分) (2017高一上·泉州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非电解质的是()
A . 硫酸,硫酸钡
B . NH3 ,氢氧化钠
C . 盐酸,醋酸
D . 食盐,酒精
5. (2分) (2018高一上·菏泽期中)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云、雾、烟都是胶体
B .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
C . “静电除尘”、“血液透析”都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 . 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荷
6. (2分) (2016高一上·呼和浩特期中)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SO4 ,应使用的试剂是()
A . BaCl2溶液和稀硫酸
B . BaCl2溶液
C . Ba(NO3)2溶液
D . BaCl2溶液和稀盐酸
7. (2分)现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酸性氧化物→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可能是铁
B . 盐可能是Na2 SO4
C . 生成的盐一定不含氢元素
D . X只能是非金属单质
8. (2分) (2018高二下·辽宁期末)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B .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ClO-+SO2+H2O=HSO +HClO
C . 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 +OH-NH3↑+H2O
D . 向Fe(OH)2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 =3Fe3++NO↑+2H2O
9. (2分)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下列实验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室温下,向铝箔上滴加浓硫

无明显现象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B 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

先变红后褪色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还具有漂白性
C 在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少量
KBr稀溶液
白色浑浊变为淡黄
色浑浊
Ksp(AgCl)>Ksp (AgBr)
D
NaAlO2溶液中滴加 NaHCO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N aAlO2和Na 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
12H2SO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 5 mol FeS2发生反应,有10 mol电子转移
C . 产物中的SO42-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 FeS2只作还原剂
11. (2分) (2019高二上·奉贤期中) 某溶液中含有HCO3−、CO32−、SO32−、Na+、NO3- 五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A . NO3-
B . CO32−、 NO3-
C . SO32−、NO3-
D . CO32−、NO3- 、Na+
12. (2分)(2017·大连会考) 图为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B . 锌得电子,被还原
C . 锌为负极,铜为正极
D .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13.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X Y Z R
A Al AlCl3Al(OH)3NaAlO2
B Na Na2O Na2O2NaOH
C H2S S SO2SO3
D N2NH3NO NO2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 (2015高一下·陇南期中) 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高温度
②使用催化剂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
④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磨成粉末
⑤增大压强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15. (2分) (2016高一上·湖州期中)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
B . 一个镁的原子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g
D . 一个16O的实际质量约等于 g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1分)
16. (6分) (2018高一下·烟台期末) A,B,C,D,E,F,G均为常见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A、B、C能分别与D 组成二元化合物K、L、M,甲、乙分别是B、D的单质,常温下分别是常见的固体和气体,化合物M 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之一,丙是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甲与丙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其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 E、F、G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B、F、G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17. (9分) (2019高二上·宁城期末) 氧化铬(Cr2O3)主要用于冶炼金属铬、有机化学合成的催化剂等.工业上是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CrO2)2 ,还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亚铬酸亚铁[Fe(CrO2)2]中Cr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焙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其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每产生32g Fe2O3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

(3)操作I包括过滤与洗涤,简述实验室中洗涤沉淀的操作:________。

(4)硫磺在与铬酸钠的反应中转化为硫代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滤渣中除Al(OH)3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5)某工厂用
448 kg铬铁矿粉[含Fe(CrO2)280%]制备Cr2O3 ,最终得到产品182.4 kg,产率为________。

(6) Cr3+也有一定毒性,会污染水体,常温下要除去废液中多余的Cr3+ ,调节pH至少为________,才能使铬离子沉淀完全 (已知: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沉淀就达完全, Cr(OH)3的Ksp=1.0×10-32)。

18. (9分)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分离混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含有金属钨(W)、WO2、WO3、W2O5的混合物,欲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WO3和W2O5 ,并冶炼金属钨,其流程如图所示.
请阅读资料卡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片】
i.WO3易溶于NaOH、Na2CO3和Na2C2O4(草酸钠)溶液并形成钨酸盐(Na2WO4);W2O5易被氧化,也能溶解在上述溶液中;金属钨和WO2不溶于上述溶液.
ii.WO3几乎不与无机酸反应.
iii.钨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浸取率见下表(浸取是用溶剂溶解固体混合物,以分离可溶性组分及残渣的过程.若浸取率为100%,则固体中的可溶组分全部溶解在溶剂中).
溶剂煮沸时间(min)W2O5(%)WO3(%)WO2金属钨
①100g/L NaOH
②300g/LNa2CO3
③50g/L Na2CO3
④饱和Na2C2O4
⑤饱和Na2C2O4(在CO2气氛下浸取)25
7
30
60
120
72.3
76.4
100
4.2
<0.5
100
100
100
100
100
未检出未检出
(1)步骤Ⅰ和Ⅳ均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步骤Ⅱ、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 WO3既属于金属氧化物,也属于________(填“酸性”、“碱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步骤Ⅰ是将WO3分离出来,选用的试剂a是⑤,理由是________.
(5)步骤Ⅳ可将W2O5分离出来,选用的试剂b是________,固体E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D中的溶质是________.
19. (7分)
(1) I.氯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稀硝酸与活泼金属M反应制备二价金属硝酸盐,当反应物之比m(HNO3):n(M)=5:2时,还原产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 II.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含有的NOx、SO2等,是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质,其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NOx的消除
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NO(g)+2CO(g) N2(g)+2CO2(g)△H。

已知:CO的燃烧热△H1=-283.0kJ·mol-1 , N2(g)+O2(g) 2NO(g)△H2=+180.5kJ·mol,则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

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的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的△H不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曲线Ⅱ中的催化剂适用于450℃左右脱氮
D.曲线Ⅱ中催化剂脱氮率比曲线Ⅰ中催化剂的高
②若温度低于200℃,图中曲线脱氯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判断a点对应的脱氮率是否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并说明其理由:________。

(4)(二)SO2的综合利用
某研究小组对反应NO2(g)+SO2(g) SO3(g)+NO(g)△H<0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n0(NO2):n0(SO2)]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的平衡转化率[a(NO2)]。

部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 ,通过计算判断:TC________TD(填“>”“=”或“<”)。

(5)已知25℃时,NH3・H2O的Kb=1.8×10-5 , H2SO3的Ka1=1.3×10-2 , Ka2=6.2×10-8。

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1 ,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 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1分)
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7-6、18-1、18-2、18-3、18-4、
18-5、19-1、19-2、
19-3、19-4、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