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 V ol.(13) No.1
-18-川芎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探究
A study on the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uanxiong in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张露苗1 马平凡2*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00;2.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450000
)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21)01-0018-03 【摘 要】
在应用川芎时配伍得当,煎煮适宜,因症施用,则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疗效是显著的。
本文总结川芎的成分、药理、功效、常用配伍、用量等,分析应用川芎的合理性,促进其广泛合理应用。
【关键词】
川芎;药理;功效;配伍【Abstract 】
Chuanxiong (川芎) is well-matched in clinical medicine, suitable for decoctions, and administered according to symptoms, its clinical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s remarkabl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ngredients, pharmacology, efficacy, common compatibility and dosage of Chuanxiong, 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of Chuanxiong and promotes its wide and reasonable application.
【Keywords 】
Chuanxiong; Pharmacology; Efficacy; Compatibility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1.01.006
中药川芎取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一般在小满至芒
种节气收获,摘去茎叶,除去泥土,及时干燥。
川芎味辛,微苦、甘,气香窜,性温,主入肝、胆二经。
川芎温窜相并,其气之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具备活血止痛、行气开郁、祛风除湿的功效,《本草纲目》称其善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可以治疗头痛眩晕,心胸胁腹疼痛,寒痹筋挛,跌打肿痛,闭经,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等;以及月经不调,痛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高黏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缺血性脑病等疾病。
中医学认为,胸痹、真心痛、心水、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多与外邪入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年老体弱等有关。
其发病部位主要在心,但不仅局限于心。
五脏气血阴阳不足,心脉失养,不荣则痛,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等病理因素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则发为胸痹、真心痛。
肝气郁结、肺脾气虚、肾阳虚衰影响心气和血脉运行,导致气机失调、心血瘀阻、阻痹心脉,发为心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随着对中药川芎的持续深入研究,其越发表现出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功效,本文就川芎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做以总结。
1 药 理
1.1对心肌的保护
川芎长于保护心肌缺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核因子κB (NF-κB )的活性,激活Nrf2信号通路,使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加,继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川芎提取物之一川芎嗪对病毒性心肌炎能起到良好保护作用,抑制大鼠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心肌肥厚,可下调病毒性心肌炎大鼠心肌细胞Fas/FasL 蛋白表达这一途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与损伤[1]。
川芎嗪注射液可使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促进降解纤维蛋白,对抗体外血浆凝血,已达到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2]。
在大鼠心肌细胞凋
亡的模型实验中,川芎嗪衍生物(Liguzinediol )可减轻阿霉素(DOX )介导的心肌细胞的损害,减少其凋亡小体的数量,改善大鼠心功能,避免急性心梗后梗死面积的扩大,并能同步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3]。
1.2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
川芎对微血管有扩张作用,加快血流速度,使血脉得以畅通,降低冠状动脉血管阻力,从而改善心肌营养,降低心肌氧耗,大大提升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保护缺血再灌注的心肌[4]。
川芎嗪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大活性,有利于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增加血流量[5]。
临床应用川芎注射液能丰富患者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大幅减轻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的情况,以此方可达到缩小心肌缺血范围的目的,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备良好的作用。
1.3对血管内皮的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是心血管系统的屏障,其损伤也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病理表现。
正常人体内存在可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与抗氧化剂,使体内不致有多余的自由基,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川芎嗪可通过减少内皮细胞内部丙二醇的含量,从而有效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血管内皮因子诱导的细胞增殖[6]。
1.4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多数患者血管壁上的炎症反应远早于发生动脉硬化损伤,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又是临床上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易患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川芎嗪能通过抑制或阻断动脉粥硬化危险因素,抑制血管壁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抑制内皮被单核细胞粘附,从而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发挥作用。
川芎内酯提取物可以明显减少ApoE 基因缺陷小鼠胸主动脉段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域,并通过抑制其粥样斑块中CD31、细胞间粘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以及NF-κB 的表达来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3卷第1期 -19-
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7]。
阿魏酸能减轻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清内胆固醇的含量和抑制形成血栓,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以治疗冠心病[8]。
川芎对动脉硬化的防治作用不可或缺。
1.5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许多因素可引起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
川芎嗪的作用机制包括拮抗钙离子,能作用于血管使之舒张,并改善缺氧状态,可以起到减轻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最终达到和实现对机体微循环的改善,有利于身体的痊愈[9]。
阿魏酸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的释放,改善血液循环,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这对于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10]。
2临床应用
2.1配伍郁金
郁金具备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凉血清心,利胆退黄之效。
川芎活血并止痛,属于“血中之气药”,郁金行气且止痛,擅“破有形之瘀,散无形之郁”,川芎重于活血,郁金更重在行气,两活血药相伍,共行活血通脉、行气止痛之功,药效更佳。
二药均为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川芎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的异常增殖,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还可降低血脂[11];郁金保护肝细胞,同时兼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的作用,能减少形成血浆纤维蛋白,降低血三酰甘油。
故而此两药配伍使用可对保护细胞,改善血流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一定器质性损害起到防治作用[12]。
2.2配伍当归
当归乃血中圣药,善于活血补血,调经通脉,止痛,又兼润肠通便之功。
川芎行血活血通瘀,当归养血调和血脉,二者均为活血药物。
这两种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血府逐瘀汤、生化汤等中药方剂中。
中医学认为血虚者多兼血瘀,血液盈余则畅行,若血脉空虚,无余以流,则易艰涩成瘀,反之瘀血不祛,则新血难生,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此二味活血中药益血和营,促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盛,气血同调,补中有行,促血生以补虚,促血行以通瘀,共奏补气生血活瘀之功。
当归主要成分扩张血管效果明显,能保护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使血液黏稠度降低,具备抗炎、抗损伤、抗氧化等作用[13]。
川芎与当归相伍可以活血补血,改善血流状态,在保护心肌细胞上颇有成效[14-15]。
2.3配伍水蛭、丹参
水蛭功能破血通经,逐瘀消癥,通利水道。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凉血排脓,通经止痛之效。
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性善散,走而不守,其气“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内透,外达,无所不至”。
心主血脉,冠心病患者久病入络,水蛭破血通络,力挽沉疴,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血流动力学。
丹参能扩张动脉血管,具有缓解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的作用,降低血液黏度,使微循环得以改善,加快血流速度,使心肌供氧能力提升,进而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心肌抗感染能力[16]。
川芎与水蛭、丹参配伍,共奏控制内皮细胞之用,提升对内部其他小分子物质的透过能力,以此来达成共行控制血流流动速度、促进血液循环之效[17]。
2.4配伍柴胡
柴胡具有和表解里,疏肝解郁,退热截疟,升阳举陷之功效。
川芎配伍柴胡为临床常用疏肝理气,解郁化瘀,扶正解表对药。
柴胡药味辛开苦泄,药性微寒,入肝胆肺经,疏散退热,调达肝郁之气。
上两药味皆辛,同入肝胆二经,均备疏肝解郁之用,兼有行气活血之力。
如《证治准绳》柴胡疏肝散中两药配伍治疗肝气郁滞,血瘀血虚之证,用时两药以1∶1为宜。
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如皂甙类、挥发油类、黄酮类、多糖类等,具有免疫调节、抗抑郁、保肝、抗炎、解热镇痛等药理作用,二药相从配伍在治疗“双心疾病”上具有明显优势[18]。
2.5配伍黄芪
黄芪可行补气固表,强心降压,排脓利尿,托毒生肌之功,补而不滞,透而无阻。
记载于《产宝》的“川芎黄芪汤”是川芎与黄芪配伍之佳例。
黄芪甘温,归脾肺二经,张锡纯谓之“既善补气,又善升气”。
黄芪、川芎二药相使,黄芪为主,补血益气,促气盛血行,川芎疏引充盛之气血缓骤补之急,是临床上常用来补气活血之对药。
其配伍用量应以黄芪重于川芎数倍为宜。
现代多将此对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如双向调节血压,减轻炎症反应以应对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以治疗高脂血症等[19]。
2.6组方应用
川芎与他药合用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组方很多,疗效有目共睹。
川芎联合附子温阳补虚,《临床中医对药方》中记载其药理作用是提高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心功能,在延缓或逆转心室重塑、阻滞或阻断心肌电重构方面有部分作用[20]。
方剂羌活胜湿汤、蠲痹汤、羌活汤等方中应用川芎,入血海以升阳,临床主治风寒湿邪袭表,阻于经络而致头痛或心胸痹痛等证。
越鞠丸、膈下逐瘀汤、木香顺气丸、香附归芎汤、桃仁红花煎及柴胡疏肝汤等中应用川芎味辛而入足厥阴,组方配伍气血同顾,理气滞,解肝郁,主治气郁、血滞引发的痛证等。
酸枣仁汤养血行血,疏肝安神,滋阴益血,舍魂安神,《得配本草》称酸枣仁“入足厥阴,收肝脾之液,以滋养营气”,配伍川芎使肝藏血以舍魂,心得血则神守,气畅血行,补而不滞,主治肝阴虚或肝郁失眠、双心疾病、神志疾病等。
《外科发挥》内补黄芪汤中使用川芎,现临床常用于调整血压恢复正常状态。
3小结
随着对川芎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探索,我们发现如何规范使用成为首要的问题,例如如何使用各种剂型,像饮片、冲剂、颗粒剂、浓缩片剂、口服液、浸膏剂、注射剂等制剂类型,均涉及到各种制作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提炼和剩余。
另外,煎煮过程中选用哪种器具,如砂锅、瓷器、瓦罐、玻璃、搪瓷、不锈钢等器皿,将直接影响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效果。
在临床方剂的配伍中,首先应遵循君臣佐使,须使畏杀,各取所长,补彼此之不足,全个体之未备,得合群之妙,更应该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肝肾功能等个体差异调整用量,不应该片面追求每味药物在方剂中是否均发挥出心血管疗效。
考虑上述诸多条件,发挥川芎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最佳疗效,真正达到“以一性之偏药,组合群之妙方”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剑刚,张大武,刘雨杨,等.川芎提取物的分离及其对大鼠心肌缺血/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 V ol.(13) No.1 -20-
再灌注损伤的药理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19):2369-2375.
[2]刘秀梅,张述伟,李燕.川芎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的系统药理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382-2387.
[3]朱尧,刘溦溦,顾宁,等.川芎的活性成分及其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701-1704.
[4]肖灵芝.川芎配方颗粒的药理等效性实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6, 8(12):23-24.
[5]杜旌畅,谢晓芳,熊亮,等.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3):4328-4333.
[6]李丹,李彦文,王俊文,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7,12(5):1161-1165.
[7]罗仁书,何治勇.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9):1294-1296.
[8]王超.毛德西教授诊治冠心病经验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5.
[9]李海刚,胡晒平,周意,等.川芎主要药理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8,23(11):1302-1308.
[10]韩炜.川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7, 19(9):1341-1349.
[11]苗青,于峥,王瑞海,等.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药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8):1137-1140. [12]高佳明,吕明,解微微,等.中医药心脑血管疾病同治的方剂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193-198.
[13]牛莉,于泓苓.中药当归的化学成分分析与药理作用研究[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90-92.[14]罗宝生.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对比[J].中国处方药,2016, 14(5):20-22.
[15]周二付.当归补血汤药理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6, 8(3):137-138.
[16]万新焕,王瑜亮,周长征,等.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0,51(3):788-798.
[17]曹建华,刘艳之,刘海霞,等.基于“五原则”的脑震宁颗粒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辨识分析[J].中草药,2019,50(19):4654-4662.
[18]平静,姚鹏宇,王均宁.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368-371.
[19]王春辉,常乐,孟楠,等.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5):104-107.
[20]苗明三,张金生,王晓田.临床中医对药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39-40.
基金项目:
河南省中管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课题(No:2018JDZY108)。
作者简介:
张露苗(1994-),女,河南濮阳人,河南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马平凡(1992-),通讯作者,河南郑州人。
编辑:田杏茹编号:EA-4200601003(修回: 2021-01-05)
抗癌扶正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
Bcl-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Regulating effects of the Kang’ai Fuzheng prescription on
Bcl-2 gene express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李荣娟
(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山东 青岛,266071)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1)01-0020-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抗癌扶正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Bcl-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首先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然后使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比色法)检测抗癌扶正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能力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通过检测发现,抗癌扶正方可以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抗癌扶正方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Bcl-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抗癌扶正方可以通过调控Bcl-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活性。
【关键词】抗癌扶正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cl-2基因;调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the Kang’ai Fuzheng prescription (抗癌扶正方) on Bcl-2 gene express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Methods: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were cultivated first, then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the Kang’ai Fuzheng prescription o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was detected by MTT colorimetric assay method. The inhibitory ability of the Kang’ai Fuzheng prescription on Bcl-2 gene expression level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Kang’ai Fuzheng prescription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After the Kang’ai Fuzheng prescription acted o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the Bcl-2 gene expression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nclusion: The Kang’ai Fuzheng prescription can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