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复习策略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复习策略及建议
今年我县高中招生仍然实施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招生4:6的硬性比例,在高中招生改革和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我校中考复课所面临的形势越发严峻。
为此我们既要认清形势、冷静应对,更要明确今年中考的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树立必胜信心,全力抓好2020年中考复课工作。
一、坚持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的原则,营造和谐的复课氛围。
中考的性质是既是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又是高中招生选拔考试。
考试应该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
因此我们在复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原则。
树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复教学观。
教师在复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要贯穿热爱学生、注重基础、精心辅导、扎实训练、讲求策略、科学应考的指导思想,不忽视、轻视每一个学困生。
在复课的各个阶段,学校要增强学生思想教育和生理辅导,热情关怀学生研究与生活,及时疏通学生生理障碍,排解各种矛盾。
学校还要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的共同与支持。
同时要
安排好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调节好学生的情绪,减缓生理压力,努力营造轻松舒畅的复课氛围和良好环境。
2、认真分析,精心筹划,科学制定中考复课方案。
学校要对本届毕业生教情学情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明确今年中考的目标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中考复课方案。
在复过程中建议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安排:
(1)系统复,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科复要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逐章节的对知识点进行细致认真的系统复。
在复中要把平时零散的知识系统地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和串联,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从整体结构上去认知和掌握,从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上去加深理解。
(2)专题复,融合贯通。
这一阶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阶段,是知识的飞跃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已形成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把教材各部分内容按横向联系重新组合,列成若干个板块进行探讨,要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把握规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阶段不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形成,都要认真指导学生在深化的基础上追求灵活,在灵活的基础注重创新。
在练考方面,要严把试题质量关,试题要多中选优,优中选精,
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关注综合题、开放题及探究题等热点问题。
(3)模拟训练,强化提高。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模拟中考试试题的题量、题型、难度、梯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模拟试题,训练学生解题技巧,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做到“选题——训练——讲评”一体化。
要重视对学生答题规范性训练,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开放性练题,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这一阶段,要突出知识重点,强化学生薄弱点,充分发挥模拟训练的矫正和导向作用。
对疑难或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要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以帮助学生真正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综合能力。
(4)调整心态,把握技巧。
考前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复,教师停止讲课,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答疑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回顾复过程,回归教材内容,温一下考过的试题和典型题的解法,让学生适当放松,恢复体力和脑力。
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应试技巧和心理指导,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考场,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好水平。
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考静态
中考试题的命制思想、难易程度、呈现方式等,无一不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和时代精神。
九年级科任教师要密切关注中考改革动态,准确把握命题范围、题型题量、试题难度及分值比例等,确保中考复课不偏离要求。
同时科任教师也要认真分析研究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特别是陕西省的中考试题,从中发现命题者的思路和变化规律,准确把握中考变化的脉搏,“求稳、求变、求活”仍然是中考改革的基本原则。
各个班级在班情、教情和学情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任课教师要深入分析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在研究上存在的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不断优化复过程,切实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制定复方案时,要特别注重实际,即从本校本班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方法与措施的有效性。
四、重视基础学生,强化基础训练,解决基础问题
在复阶段,我们倡导:重视基础学生、复基础知识、紧扣基础内容、解决基础问题、培养基础能力、取得基础分数。
我们有这样的体味:在平时的教学与复过程中,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智慧与汗水,但在卷面上,一些学生连本来应该获得的基础性分数都得不到。
这种结果与老师的估计反差很大,
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我们对学生的研究水平估计不足,忽视了基础训练。
认真分析并准确把握复教学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准确把握学生的整体研究水平。
出格要关注、重视占学生总数超过一半的处于中等及其下的学生,XXX了解他们的研究水平、研究需求、研究兴趣与研究能力。
在复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不能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所有学生,用同一种方法对待所有学生,用同一组题训练所有学生。
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与巩固,要重视基础层面学生的研究需求。
复题目的难度、梯度、广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
在复阶段,老师们都有大量的题目要求学生去做,目的在于通过反复训练,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现在的教辅资料泛滥,学生的负担过重,有不少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做题,很难有时间去进行自我消化、吸收与反思。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引导学生做题。
在复课过程中,务必从实际出发,坚持面向多数学生,不断强化基础训练,努力解决基础问题,从而形成基础能力。
五、扎实开展复课研究工作,不断优化复过程,努力提高复课效率实施同课头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努力形成共教共研的局面。
学校要建立帮带责任机制,搞好以
老带新,以强帮弱工作。
有经验的教师要手把手地帮助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也要主动地向老教师请教,谦虚真诚甘当小学生,使自己尽快适应毕业年级教学复课工作。
优化复过程,注重复方法。
要防止机械重复的复,引起学生身心的疲劳与厌倦,诱发师生之间的不必要矛盾。
往往教师总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或者积怨,而学生总觉得老师不理解、不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与自主意识。
所以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要坚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的趋势与心理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复内容的针对性、复方法的有效性,使复过程既高效扎实,又快乐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