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2021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阿拉善盟2021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12题;共23分)
1. (2分)下列每组加线字的注音是否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A . 蜷(quán)缩召(zhāo)集
B . 人才济济(jǐ)锲(qiè)而不舍
C . 勉强(qiǎng)擂(léi)鼓
D . 风尘仆仆(pǔ)千里迢迢(tiáo)
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为难勾子恩惠偶尔
B . 铿锵镜匣收获爱慕
C . 韵味嫩绿茅亭缠绕
D . 欣赏浸润雏儿咂嘴
3. (2分) (2020六上·福州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盼》中“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通过描写“我”的心理,表现“我”喜爱雨衣及盼望下雨的急迫心情。

B . 写倡议书时,要注意格式:标题鲜明且要写在正中央,称呼语写在标题下方左边顶格处,署名和日期与书信格式一样。

C . 写文章时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这样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D . “好的故事”指的是鲁迅先生在文中描绘的美丽、幽雅的图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追
求。

4. (1分)选词填空。

检阅检查
①老师每天要________我们的家庭作业。

②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________了部队。

商量商定
③一些事情已经________,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________。

5. (2分)读课文《孔明借箭》,选择正确的一项()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是因为_______。

A . 军情紧急,急需用箭
B . 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是借箭的好时机
C . 他相信三天可以造出十万支箭
6. (2分)下面三句话中是比喻句的是()。

A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B . 他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仿佛病得很重。

C . 他总想使巧招,仿佛占了上风。

7. (2分)下列关于课文以及作者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A . 《草原》的作者老舍是现代名作家,他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 . 杨红樱是当代女作家,《笑猫日记》《男生日记》《女生日记》都是她的代表作。

C . 《牛郎织女》一文是根据叶圣陶的《牛郎织女》改写的。

D . 维克多·雨果和夏洛蒂·勃朗特都是来自法国的著名作家。

8. (2分)句子闯关
(1)人们把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改成“被”字句)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用加点词写句子)
(3)日月潭很深。

日月潭湖水碧绿。

(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9. (2分)(2018·武隆)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舍本逐末”这个或语告诉我们:舍去了根本的东西就会落后。

B . 小说必须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

C . “梗概”要求写得很简略,因此并不要求完整。

D . 《儒林外史》是四大名著之一。

10. (2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广阔
②谱写
11. (2分)读《小镇的早晨》下面的句子中,________表达了对小镇新貌的赞美之情。

()
A .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B .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
C .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
D .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2. (2分)(2018·湖里) 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虚实结合的写法,说法正确的是()
A . 虚实结合的写法能让文章内容更抽象,读起来更有情调。

B . 现实与幻象结合着写,能产生一种科幻小说式的玄妙效果。

C .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详略得当,都能体现小女孩生活的悲惨。

D . 美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更凸显小女孩生活的悲惨。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34分)
13. (11分)给下面的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惊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1)我们学的《司马光》这篇课文是一篇()
A . 古诗
B . 童话
C . 古文
(2)跟所给文段相比,我们所学课文的特点是()
A . 课文简短,但表达不清。

B . 虽然有些难理解,但是语言生动、内涵丰富。

C . 两篇文章一样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14. (12分) (2020四下·) 课外阅读。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

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八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

”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

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

”“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倘若: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找出来。

(4)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5. (11分)(2019·修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曩①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②为志③。

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

其妻收履。

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

”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①曩:从前。

②履:鞋。

③志:标志。

(1)翻译下列划线词语。

①及午________
②至薄暮________
③是汝家________
④何不入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16. (5分)习作。

有人欣赏某句诗歌,因为它富有哲理;有人欣赏某个人,因为他(她)睿智成熟;等等。

请你以“我最欣赏▲ "为题写一篇习作。

习作时,把题目补充完整,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左右。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12题;共23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答案:8-2、答案:8-3、答案:8-4、考点: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34分)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答案:14-4、考点:
解析:
答案:15-1、答案:15-2、
答案:15-3、
考点:
解析: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答案:16-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