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中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5℃时,纯水中存在的平衡:H2O H++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B.加入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平衡逆向移动,K w变小
D.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
2、南极臭氧洞是指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臭氧洞的形成与2O33O2有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该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该变化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D.该变化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3、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CO2).c(Cu)/[c(CO).c(CuO)]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K1/K2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
A.C2H4O B.C4H10C.C6H6D.C8H10
5、某电池总反应为 2Fe3++Cu=2Fe2++Cu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电极材料 Fe、Cu,电解质溶液 FeCl3溶液
B.电极材料石墨、Cu,电解质溶液 Fe2(SO4)3溶液
C.电极材料 Pt、Cu,电解质溶液 FeCl3溶液
D.电极材料 Ag、Cu,电解质溶液 Fe2(SO4)3溶液
6、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7、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8、锌电池比铅蓄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铅污染。
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粉、电解液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B.负极反应为Zn-2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液可能是强酸
9、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2X(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不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B.X的投入量增加
C.加催化剂D.减小容器体积
10、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可能是
A.2个甲基,4种B.4个甲基,1种
C.3个甲基,5种D.4个甲基,4种
11、下列事实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A.锌与稀盐酸反应,加水稀释后反应速率减慢是因为减小了Cl-的浓度
B.面粉厂内要禁止明火是因为固体表面积大会加快反应速率
C.向5%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粉末后分解速率迅速加快是因为MnO2粉末增大了反应的活化能
D.打开啤酒瓶盖的瞬间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啤酒温度升高的缘故
12、下列金属单质的获得方法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铝热法炼铁B.电解法制钠C.湿法炼铜D.沙里淘金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HCl MgCl2 NH4Cl B.H2O Na2O CO2
C.CaCl2 NaOH H2O D.NH3 H2O CO2
14、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K、30MP下,n (NH3)和n (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点c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B.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正反应速率大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点b大于点a D.混合气体的密度:点b大于点a
15、正己烷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H,其沸点比丙烷低
A.正己烷的分子式为612
B.正己烷的一氯代物有3种
C.正己烷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D.正己烷所有碳原子可在一条直线上
16、下列实验装置、试剂或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乙醇和乙酸B.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
C.蒸馏石油D.铝热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
电子层结构。
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
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C和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A和B形成的过程_____,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A和B形成的一种气体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实验室制取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该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族
IA IIA IIIA IV A V A VIA VIIA 0
周期
2 ①②③
3 ④⑤⑥⑦⑧⑨⑩
4 ⑪⑫⑬
回答下列问题:
(1)⑦是___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
(2)⑧⑨⑪⑫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⑤和⑨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
(5)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很多,其中C2H6可用于形成燃料电池,若用NaOH作电解质溶液,写出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6)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CH4(g)+CO2(g)催化剂2CO(g)+2H2(g)。
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C-H C=O H-H C O(CO)
键能/kJ·mol−1413 745 436 1075
则该反应产生2molH2(g)时_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为____________kJ。
19、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___________ .
(2)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从理论上考虑,下列物质也能吸收Br2的是____________.
A.H2O B.Na2CO3C.Na2SO3D.FeCl3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的沸点为,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
步骤Ⅲ的操作中对盛有工业溴的蒸馏烧瓶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 ,溴蒸汽冷凝后得到液溴和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较大的特点进行分离,所用的分离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
20、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以下为工业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流程图如下,已知:溴的沸点为59 ℃,微溶于水,有毒性。
(1)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当进行步骤①时,应关闭活塞___,打开活塞______。
(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溴水混合物Ⅰ”到“溴水混合物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用“图2”装置进行蒸馏,C处蒸馏烧瓶中已加入碎瓷片,尚未安装温度计,此外装置C中还有一处,改进后效果会更好,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
..方程式。
(1)工业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新制的Na2S 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的离子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铝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答案解析】
A、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加热,促进水的电离,K w=c(H+)×c(OH-)增大,pH减小,故A错误;
B、加入盐酸,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溶液由中性变酸性,c(H+)还是增大的,故B错误;
C、加入NaOH,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K 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 w不变,故C错误;
D、加入CH3COONa,CH3COO-结合水中的H+,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2、D
【答案解析】A. 臭氧转化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A正确;B.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若能量的变化,B正确;C. 氧气和臭氧中均存在共价键,该变化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C正确;D. 该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的转移,D错误,答案选D。
3、B
【答案解析】
A.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固体、纯液体不需要表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CO2)/c(CO),A错误;
B.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CO2)/c(CO),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2=c(H2O)/c(H2),反应③:
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c(CO2)•c(H2)/[c(CO)•c(H2O)]=K1/K2,B正确;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C错误;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是H2 浓度增大,D错误。
答案选B。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注意B选项中由已知方程式构造目标方程式,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
难点是压强是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
4、A
【答案解析】考查有机物的分类。
烃是指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所以选项BCD都是烃,A中乙醛,属于含氧衍生物,答案选A。
5、A
【答案解析】
电极材料Fe、Cu,电解质溶液FeCl3溶液,铁的活泼性大于铜,总反应2Fe3++ Fe =3Fe2+;电极材料石墨、Cu,电解质溶液Fe2(SO4)3溶液,总反应为2Fe3++Cu=2Fe2++Cu2+;电极材料Pt、Cu,电解质溶液FeCl3溶液,铜活泼性大于Pt,总反应为2Fe3++Cu=2Fe2++Cu2+;电极材料Ag、Cu,电解质溶液Fe2(SO4)3溶液,铜活泼性大于Ag,总反应
2Fe3++Cu=2Fe2++Cu2+,故选A。
6、B
【答案解析】
分析: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生成物是HF,因此W是F,Z是Ca,W与Y同族,则Y是Cl。
W、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0-7-2=1,所以X是Na,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Z分别是F、Na、Cl、Ca或F、Mg、Cl、K,则
A、金属钠或钾常温常压下是固态,A错误;
B、CaH2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正确;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钙,其水溶液显中性,C错误;
D、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没有正价,Cl元素的最高价是+7价,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准确判断出元素名称是解答的关键,突破点是能腐蚀玻璃的物质为HF,进而推断出CaF2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HF。
易错点是选项B,注意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与非金属氢化物的不同。
难点是氟化钙与浓硫酸反应属于学生不熟悉的知识点。
7、B
【答案解析】
A、甲烷和氯气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不选A;
B、苯含有特殊的碳碳键,苯和氢气的反应是加成反应,选B;
C、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不选C;
D、苯和溴反应是取代反应,不选D。
故答案选B。
8、B
【答案解析】A. 反应中锌失去电子,锌为负极,空气进入正极反应,A错误;B. 锌是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B正确;C. 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C错误;D. 锌是活泼的金属,锌、氧化锌均能与酸反应,电解液不可能是强酸,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9、A
【答案解析】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
B、加大X的投入量,X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减小体积,压强增大,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加快,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本题答案:A选项。
【答案点睛】
突破口:由图象可以知道,由曲线a到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改变条件使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状态的移动,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10、C
【答案解析】
C6H14有5种同分异构体:
①CH3CH2CH2CH2CH2CH3②CH3CH2CH(CH3)CH2CH3③(CH3)2CHCH2CH2CH3④(CH3)2CHCH(CH3)2⑤(CH3)3CCH2 CH3。
【题目详解】
A. ①有2个甲基,其一氯取代物有3种,故A不选;
B. 4个甲基的有④和⑤2种,④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⑤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故B不选;
C.3个甲基的C6H14有②和③,②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③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故C选;
D.4个甲基的有④和⑤2种,④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⑤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故D不选;
故选C。
【答案点睛】
甲基指的是-CH3,不是专指主链上连的取代基,CH3CH2CH2CH2CH2CH3有2个甲基,CH3CH2CH(CH3)CH2CH3主
链上连有1个甲基,端点还有2个甲基,所以共3个甲基。
11、B
【答案解析】
A. 锌与稀盐酸反应,加水稀释后反应速率减慢是因为减小了H+的浓度,故A错误;
B. 面粉厂内要禁止明火是因为固体表面积大会加快反应速率,引起爆炸,故B正确;
C. 向5%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粉末后分解速率迅速加快是因为MnO2粉末起催化作用,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C错误;
D. 打开啤酒瓶盖的瞬间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啤酒压强减小导致气体溶解度降低,故D错误;
答案选B。
12、D
【答案解析】
A项、铝热法炼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项、电解法制钠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项、湿法炼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项、沙里淘金利用密度不同将金和沙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3、D
【答案解析】
A.HCl中为共价键,MgCl2中为离子键,NH4Cl中既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不选;
B.H2O中为共价键,Na2O中为离子键,CO2中含共价键,故B不选;
C.CaCl2中为离子键,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H2O中为共价键,故C不选;
D.NH3中为共价键,H2O中为共价键,CO2中含共价键,故D选。
故选D。
【答案点睛】
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注意特殊物质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
14、D
【答案解析】
A、点c处只能说明此时n(H2)=n(NH3),反应没有达到平衡,还在向正方向进行,故点c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选项A正确;
B、从图象看出,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H2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小,NH3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所以此反应为向合成氨方向的反应,选项B正确;
C、点a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比点b的大,总质量相同,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点b大于点a,选项C正确;
D、反应容器体
积不变,气体总质量相同,故混合气体的密度:点b等于点a,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15、B
【答案解析】
C H,其沸点比丙烷高,故A错误;
A.正己烷的分子式为614
B.正己烷中有三种等效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3种,故B正确;
C.正己烷不能与溴水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
D.正己烷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和每个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键角约为109°28′,所以正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点睛】
正己烷的球棍模型:,正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可以呈锯齿状。
16、D
【答案解析】
A.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要通过蒸馏方法获得,A错误;
B.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不能使用氯水,B错误;
C.蒸馏时冷却水要下进上出,不能上进下出,C错误;
D.装置安装及操作符合铝热反应要求,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Cl PH3NH4Cl H3PO42NH4Cl +
Ca(OH)2CaCl2 + 2NH3↑+2H2O Cl2+H2O═H++Cl-+HClO
【答案解析】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该化合物为氨气,则A是H元素、B是N元素;A和C同族,且C原子序数大于B,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是Na元素;B和D同族,则D是P元素;C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则E是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A是H元素,B是N元素,C是Na元素,D是P元素,E是Cl元素。
(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这几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故答案为:Cl;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N>P,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差的是PH3,故答案为:PH3;
(3)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和B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气,用电子式表示氨气的形成过程为,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氢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为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故答案为:;;NH4Cl;
(4)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磷酸,化学式为H3PO4,故答案为:H3PO4;
(5)A和B形成的气体为氨气,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2NH4Cl + Ca(OH)2CaCl2 +
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 + Ca(OH)2CaCl2 + 2NH3↑+2H2O;
(6)单质E是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次氯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HClO
18、Si K S2->Cl->K+>Ca2+4
C2H6-14e-+18OH-=2CO32-+12H2O 吸收120 【答案解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⑬分别是C、N、O、Na、Mg、Al、Si、S、Cl、Ar、K、Ca、Br,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1)⑦是Si;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
(2)相同的电子结构,质子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⑧⑨⑪⑫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K+>Ca2+;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HClO4;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故碱性最强的化合物KOH,电子式为;
(4)用电子式表示⑤和⑨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为
;
(5)C2H6用于形成碱性燃料电池,作负极反应物生成CO32-,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碳元素化合价从-3→+4,1个C2H6转移14个电子,故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C2H6-14e-+18OH-=2CO32-+12H2O;
(6)按反应计量系数,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413×4+745×2-1075×2-
436×2)kJ/mol=120kJ/mol,则该反应产生2molH2(g)吸收热量为120kJ。
19、富集溴元素SO2+Br2+2H2O=4H++SO42−+2Br−BC水浴加热分液漏斗
【答案解析】分析:通过海水蒸发得到淡水、NaCl、母液,向母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利用热空气吹出溴,用SO2吸收Br2,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2+2Br-=2Cl-+Br2,然后采用萃取的方法获取Br2。
详解:(1)海水中溴元素含量较少,步骤I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富集溴元素,故答案为:富集溴元素;
(2)在水溶液里溴和二氧化硫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2Br-,由此反应可知,生成物为强酸,所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故答案为:
SO2+Br2+2H2O=4H++SO42-+2Br-;
(3)A.H2O和溴单质反应微弱,不能充分吸收溴单质,故A错误;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溴的水溶液显酸性,碱性溶液可以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以吸收,故B正确;C.Na2SO3溶液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溴单质氧化,能吸收溴单质,故C正确;D.FeCl3溶液具有氧化性,不能氧化溴单质,因此不能吸收溴单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BC;
(4)的沸点为,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步骤Ⅲ的操作中对盛有工业溴的蒸馏烧瓶采取的加热方式可以是水浴加热,溴蒸汽冷凝后得到液溴密度比水大,沉在溴水的下面,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使用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水浴加热;分液漏斗。
20、bd ac SO2 + Br2 + 2H2O=SO42- + 4H+ +2Br—浓缩Br2或富集溴直接加热改为水浴加热
【答案解析】
步骤①时,通入氯气,与海水中的溴离子反应生成单质溴,溴的沸点为59 ℃,再通入热空气,把生成的溴单质吹出,溶于水制取粗溴;在粗溴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硫酸和溴离子,再经过氯气氧化得到较纯的溴水,经过蒸馏得到液溴。
【题目详解】
(1)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将溴离子氧化为单质溴,故此时应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并进行尾气处理;
(2)步骤③中用二氧化硫吸收溴单质,生成硫酸和溴化氢,离子方程式为SO2 + Br2 + 2H2O=SO42- + 4H+ +2Br—;
(3)用热空气把“溴水混合物Ⅰ”的溴吹出,经过一些操作到“溴水混合物Ⅱ”的目的是浓缩溴或富集溴;
(4)已知,溴的沸点为59 ℃,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蒸馏效果更好。
21、2NaCl + 2H2O 2NaOH + Cl2↑ + H2↑S2―+ Cl2=S↓+ 2Cl―Al3++ 4OH-= [Al(OH)4]-2C2H5OH +
O22CH3CHO + 2H2O
【答案解析】(1)工业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是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其
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
2O 2NaOH + Cl
2
↑ + H
2
↑;(2)向新制的Na
2
S 溶液中滴加新制的
氯水反应生成硫单质沉淀和氯化钠,其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S2―+ Cl2=S↓+ 2Cl―;(3)氯化铝与
过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氯化钠,其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Al3++ 4OH-= [Al(OH)4]-;(4)
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2C
2H
5
OH+ O
2
2CH
3
CHO + 2H
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