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探析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在社会政治构建现实的需求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哲学研究在当今乃至未来的学术界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排在了学术研究的首位,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从文化视角下研究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其关键点在于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在中国特有的文化环境与历史环境影响下,我国社会政治与政治文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我们进行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在多元的文化视角下,以自我反省的方式来实现现实的政治构建,对现有的研究原则与前提进行必要的检讨与反省,并对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进行诠释与反思,为学术界达成共识提供理论基础,以期为各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文化视角;传统政治;政治哲学;综合创新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就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政治变革的推动,另一方面为了响应世界格局不得不对国内经济、文化与政治进行体制的探索与改革。

社会政治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对新的政治思想与体制进行分析和探索。

因此,政治哲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今时代的热门研究领域,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由于受到学科领域的限制,自建国以来学术界主要通过史学、哲学以及政治学三个学科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的稳步发展,近几年来大批学者开始尝试从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角度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进行研究,这充分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同时也暴露了各学科之间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局限与隔阂,使各学科的研究成果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更无法将研究力量集中于一点,从而减缓了研究速度影响了研究效果。

因此,我们从文化视角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进行具体研究,同时,对现有的研究原则与前提进行必要的检讨与反省,为学术界达成共识提供理论基础,对各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中国传统政治的本质探析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从理论上讲,就是对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研究,因此,对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认知与把握就成为了学术界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政治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就会出现社会和国家,同时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就会出现权利纷争与资源不均等分配等问题。

于是,通过战争或协商就会出现各种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人类固有的权利。

政治实践在社会活动中是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域化差异,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虽然我们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着社会文明的探索与政治制度的研究,但直到今天,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仍没有对国家、权利以及政治的起源给出确切的研究结果。

当然,这也受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宗教与习俗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学者难以攻克的难题,所以我们对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的研究一直都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

目前,从我国各学科各自为战的研究现状来看,其研究结果都是对传统政治哲学片面的认知,研究的方向也只局限于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从而加大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政治本质的认知与把握难度。

例如,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研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集中研究政治制度的构建,有的则侧重于弘扬传统文化,还有的对意识形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由于大家出发点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结果各持己见,导致社会各界对传统社会政治本质的认知与把握程度不尽相同,进而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从研究对象角度来看,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并不影响传统的社会政治成为共同的研究对象,也不影响对传统政治进行哲学分析。

中国传统政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多过程,其研究内容包括了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活动与意识形态四个方面。

另外,传统的政治制度又与宗教、信仰、习俗等密切相关。

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对相关的传统政治进行必要的哲学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对传统政治的四项基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索,进而达到现实政治构建的目的。

所以,要想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必须将哲学、史学、政治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机构,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具有学科交叉性。

我们对传统政治本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且必须通过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其基本内容进行研究,这就要求广大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中走出来,并清晰的认识到各自学科中研究成果的局限性,进而广泛的学习和接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在当今时代,我们在对传统政治本质进行探索的同时,应当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等方面为出发点,运用合理的哲学手段进行分析,虽然会产生不同意见和判断,但是,由于研究目标的一致性,最终会将其融汇到现实政治构建中来。

所以,从文化视角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进行研究,应当首先研究传统政治的本质,而对传统政治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传统政治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政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对传统政治本质的探讨来指导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

二、文化视角下的政治哲学解读一政治文化因素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品德、性格、意愿等政治文化因素视为影响传统政治现实构建的一个重要条件,尽管广大学者们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影响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政治哲学分析。

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亚里士多德用犀利的语言指出一个国家的一种政治体制要想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实现长治久安的终极目的,就必须让全国各族人民参与进来并有支持它存在的意愿。

著名史学家孟德斯鸠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古罗马帝国的的兴盛与衰败的原因进行了专门研究,他在研究中指出罗马帝国的盛衰完全取决于罗马公民的品德。

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对政治文化进行探讨中指出政治体制的建立与
实施必须要以政治文化作为支撑,否则新的政治体制很难得到推行与发展。

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梁启超清楚地认识到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

中国近代文学的伟大领导者鲁迅曾经说过不提高百姓的政治文化基础与意识,任何政治制度均难以推行与实施。

以上这些思想意识的陈述并不是在解释传统政治的演进过程,而是在强调政治文化的重要性,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推行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同时这些思想也为我们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并对学者们的研究给与重要启示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制度的成败。

二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政治的本质是准确判断和认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关键。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是一个相对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对中国传统政治的本质进行有效的认识与把握,是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与前提。

因此,在近百年的学术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研究结果,学者们将西方文化作为参照依据,以各自的思想认知为基础,得出自我的价值判断与文化观念。

但是,由于各持己见的研究态度,导致至今在研究成果上仍未能达成清晰有效的共识,大量观点的提出使人眼花缭乱,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标准使我们始终不能走进自己的古老文明中,只是在笼统片面地进行着中西文化的比较。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但在当今崇尚文明的社会中,我们却无法深刻地认知自身的发展历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影响现实社会的政治改革进程。

对我们原有的历史与文化进行好坏的评价与区分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硬性地将其作为研究标注,那么必然会产生情绪化的研究结果,片面而执着地坚持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会导致我们对历史文化以及政治哲学的研究失准,产生矛盾对立的观念,不利于在文化视角下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从文化视角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进行研究分析,需要站在不同的文化层面与角度上对传统社会政治本质进行判断和认知。

三、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政治的发展和进步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
今天的中国政治制度,是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达成的共识,也是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们不光在传统政治方面进行了综合创新,在文化建设方面综合创新也已经成为主流观念。

综合创新中的综合,并不是将古今中外的文化以及政治精华相加到一起,而是要通过基本精神的领会,再加之现实社会政治与文化面前加以融会贯通。

所以,我们所说的综合创新,并不仅仅是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更是传统政治哲学的发展与创新,是政治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实现现实构建的手段,其关键点在于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在中国特有的文化环境与历史环境影响下,我国社会政治与政治文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我们进行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在多元的文化视角下,以自我反省的方式来实现现实的政治构建,并对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进行诠释与反思。

综上分析带给我们的启示,从文化视角研究传统政治哲学,需要对外来文化以及外来的政治传统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加以融汇贯通,需要将传统政治放到与之相对应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中来进行具体的诠释。

通过文化习俗的综合创新来带动传统政治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为文化视角下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服务,以此来衡量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包括政治文明的发展视角。

另外,我们要对自身拥有的传统政治活动和思想进行深刻的反思,尝试着将其融入到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而不是仅仅从百年来的近现代历史来俯瞰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要全面地把传统社会政治制度与其政治活动、意识形态、政治思想等共同融会为一体的传统政治现实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片面地截取某一具体的视角作为传统政治的代表与象征。

我们还要对马克思主义等政治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思想,从而达到通过综合创新来建构今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政治文明。

参考文献[1]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阿尔蒙德
等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5[3]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民主与科学的呐喊—陈独秀杂文代表作品选[]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7[5]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6]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绪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8]•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9]潘伟杰现代政治的宪法基础[]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刘明翰等世界史简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11]丛日云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7作者初晓琳敖祖辉单位佳木斯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