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县区2019年秋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积累与运用语言实践阅读理解习作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请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
①最精彩的节目终于亮相.(xiānɡxiànɡ)了。

②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pùbào)十寒。

③汤.(tānɡshānɡ)汤乎若流水。

2.读拼音,写词语。

(6分)
lǐ mào tiào wànɡ zhǎn dīnɡ jié tiě
ɡān zào kānɡ kǎi bié chū xīn cái
3.补充带有“然”字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5分)
( )然起敬( )然无恙 ( )然而止( )然一新
(1)李大钊在法庭上大义凛然,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

(2)大地震中,周围的房屋都倒塌了,这座楼房竟。

(3)我能用含“然”字的成语造句。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2分)
A.《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律诗。

B.鲁迅原名周树人,《故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C.老舍,原名舒庆春,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穷人》的作者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5.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是哪一句?()(2分)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6.下列哪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2分)
A.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B.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历史。

京剧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当。

C.《书戴嵩画牛》告诉了人们不要迷信权威、不懂装懂的道理。

D.《兰亭集序》是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得意之作。

7.句子练兵场。

(8分)
(1)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缩句)
(2)请用“你真了不起呀!”开头,续写两句意思完全不同的话。

你真了不起呀!(含有表扬的意思)
(1分)
你真了不起呀!(含有批评的意思)
(1分)(3)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

桑娜一家决定收养西蒙的的孩子。

(用关联词并成一句话)
(4)全校师生和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元旦庆祝活动。

(修改病句)
8.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

(12分)
(1)钟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怜子如何不丈夫。

(3)五行:。

(4) ,视死忽如归。

(5)农家谚语说:“六月六, 。

”又说:“处暑不出头,。


(6)古诗是“多彩”的,简单罗列几种色彩鲜明的事物,就能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卷。

你看:望湖楼上看江景,“黑白分明”;,。

湖阴壁前赏春色,“山青水绿”。

,。

(7)诗中有风花雪月,诗中有春夏秋冬,你能写出两句包含不同季节的诗句吗?。

二、语言实践(6分)
阅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

如苏联作家
的小说《童年》,就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了主人公——的
坚强、勇敢和正直。

《桥》则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烘托出“老汉”
的形象。

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读者青睐,我还读过(作者)的(作品)。

三、阅读理解(24分)
(一)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嚓喀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你读懂了什么?(2分)
2.第1自然段第句是外貌描写,这样描写揭示了当时德国人民怎样的境况?(3分)
3.老妇人之所以神志不清地数着“一、二、三”是因为什么?她丈夫为什么要把她送进疯人院?(2分)
4.你是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的?(3分)
(二)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经好几天了,于是在齐国临淄(zī)城西南门卖唱求食。

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

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

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

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biàn,拍手鼓掌)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1.请你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1分)
2.从哪里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2分)
3.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 (2分)
4.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②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5.形容歌声的美妙和音乐的魅力的四字词语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至少写两个。

(2分)
6.琴、棋、书、画,各具艺术之美。

说说你所了解的一种艺术之“美”。

(3分)
四、习作(30分)
生活中,你肯定得到过许多帮助,有时表扬、有时是批评,有时是出力相助,有时是出钱助你,如果你有一颗感恩之心,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人你都应该感恩他(她),本次习作以“感恩有你”为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例来感恩这个人。

要求:(1)写作要有条理。

(2)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字数不少于450字符。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请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1分,共3分)
①亮相(xiānɡxiànɡ√)
③尽管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但是依然决定收养西蒙的的孩子。

(2分)
④全校师生都参加了元旦庆祝活动。

(2分)
8.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
①伯牙破琴绝弦②无情未必真豪杰③金、木、水、火、土。

④捐驱赴国难⑤看谷秀割谷喂老牛
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⑦万紫千红总是春。

稻花香里说丰年。

二、语言实践(每空1分,共6分)
人物形象高尔基阿廖沙先人后己曹雪芹《三国演义》 (答案不唯一)
三、阅读理解(24分)
(一)
1.健壮的男子在战争中一个个牺牲,可见战争带给了人类巨大的伤害.(2分)
2.第2句. 战争使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民不聊生.(3分)
3.因为她失去了三个儿子.因为老兵在上战场前必须安顿好老妇人,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2分)
4.人们对老兵的遭遇的同情,对战争的反思.(3分)
(二)
1.余音绕梁(1分)
2.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2分)
3.因为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

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2分)
4.①老的少的都沉浸在悲愁之中,个个落泪,几天不吃不喝.(2分)
②高兴得情不自禁地拍手鼓掌,欢欣起舞.(2分)
5.高山流水,天籁之音,宛转悠扬,娓娓动听,悦耳动听,清脆悦耳,声动梁尘,黄钟大吕(每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6.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3分)
四、习作
对照习作要求分四等:一等文27—30分,二等文21—26分,三等文15—20分,四等文15分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