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辅导(三)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艺术作品中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差别
B.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决定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
√C.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D.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考向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世界观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 2.方法论要求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 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 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考向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从唯物论和辩证法角度全面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1.唯物论角度 (1)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 2.从辩证法角度 (1)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2)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 (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 么就反映什么。
3.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 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考向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活动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 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二)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它具有产生 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意识 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考向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
(三)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 改造的结果。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
意识的能动作用
总结: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观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 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6.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7.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8.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认为意识决定客观存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一句民间俗语道出两千多年前的养生智慧。古为今用,便
衍生出诸多应时应季的保健之法,渗透到日常起居的细节当中。根据中医理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易混易错
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其他动物也有大脑,但其他动物没有意识; 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但意识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2.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正确的、直观的反映。
意识既能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反映;既可能是 直观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反映。
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表明( )
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 D.③④
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从王昌龄的这首《采
考向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 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哲学依据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3.怎样做到 (1)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 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 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
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
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Biblioteka 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结论: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观原理(是什么):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要求(怎么做)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2022·江苏·高考真题)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
哲学专题辅导(三)
把握思维的奥妙
高二思政备课组
基本知识体系
考向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 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莲曲》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轻盈的剪影,让人沉浸在清新、
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
①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 ②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有机结合
③大脑加工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④诗人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①要全面分析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②要立足企业实际需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③要以政府的工作业绩为出发点,合理助力企业发展
④必须考虑实践产生的后果,积极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漫画《学游泳》讽剌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 )
①不能做到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单个人的认识 来看,认识是有限的;从人类认识能力来看,认识是无限的。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 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 沉,丧失斗志。
形神合一”的整体,人类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同样紧密相连。这体现了( )
①人与自然是同一的,自然能自觉满足人类需要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中医理论基础和前提是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选择性和自觉能动性
A.①②
√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政策多次调整。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又开始实施三孩生有
D.③④
4.(2014·全国Ⅱ卷,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
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
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
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
1.《伊索寓言》中有则故事:驴子背着几袋沉甸甸的盐过河,一不留神摔倒在小河里,站起来后,它
感觉背上的分量轻了不少。不久,驴子驮棉花过河,想起了上次开心的事,它故意一滑摔倒在小河里。可
是,背上的棉花变得好沉。驴子不明白为什么河水能让重的变轻,也能让轻的变重。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②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②不懂得更应该体会直接经验的形成过程
③犯了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教条主义错误
④忽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漫画《如此操作》讽刺了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 )
①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③自我评价时混淆是非功过
④用双重标准评价自己和他人
③抱着旧观念看待新情况是行不通的 ④物质运动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近年来,随着税费负担的明显减轻和多项有利政策的加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我们
也要看到,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要素成本高与新型要素获得难的问题依旧存在,“融资难”“转
型难”和“市场拓展难”,都需要强有力的支持来化解。这启示我们,政府在制定政策时( )
,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A.唯意志主义的 √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2.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
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
3.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但意识本身不能改造客观世界,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 性(实践才有)。我们可以说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4.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应为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易混易错
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 的。
政策,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制定和
实施人口政策,必须( )
①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真正需要作为出发点
②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充分发挥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改造作用 ④遵循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漫画《翻译》(作者:徐鹏飞)蕴含的哲理是( )
B.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决定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
√C.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D.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考向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世界观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 2.方法论要求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 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 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考向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从唯物论和辩证法角度全面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1.唯物论角度 (1)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 2.从辩证法角度 (1)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2)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 (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 么就反映什么。
3.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 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考向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活动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 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二)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它具有产生 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意识 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考向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
(三)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 改造的结果。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
意识的能动作用
总结: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观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 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6.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7.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8.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认为意识决定客观存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一句民间俗语道出两千多年前的养生智慧。古为今用,便
衍生出诸多应时应季的保健之法,渗透到日常起居的细节当中。根据中医理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易混易错
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其他动物也有大脑,但其他动物没有意识; 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但意识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2.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正确的、直观的反映。
意识既能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反映;既可能是 直观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反映。
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表明( )
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 D.③④
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从王昌龄的这首《采
考向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 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哲学依据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3.怎样做到 (1)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 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 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
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
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Biblioteka 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结论: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观原理(是什么):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要求(怎么做)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2022·江苏·高考真题)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
哲学专题辅导(三)
把握思维的奥妙
高二思政备课组
基本知识体系
考向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 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莲曲》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轻盈的剪影,让人沉浸在清新、
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
①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 ②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有机结合
③大脑加工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④诗人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①要全面分析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②要立足企业实际需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③要以政府的工作业绩为出发点,合理助力企业发展
④必须考虑实践产生的后果,积极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漫画《学游泳》讽剌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 )
①不能做到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单个人的认识 来看,认识是有限的;从人类认识能力来看,认识是无限的。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 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 沉,丧失斗志。
形神合一”的整体,人类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同样紧密相连。这体现了( )
①人与自然是同一的,自然能自觉满足人类需要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中医理论基础和前提是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选择性和自觉能动性
A.①②
√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政策多次调整。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又开始实施三孩生有
D.③④
4.(2014·全国Ⅱ卷,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
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
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
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
1.《伊索寓言》中有则故事:驴子背着几袋沉甸甸的盐过河,一不留神摔倒在小河里,站起来后,它
感觉背上的分量轻了不少。不久,驴子驮棉花过河,想起了上次开心的事,它故意一滑摔倒在小河里。可
是,背上的棉花变得好沉。驴子不明白为什么河水能让重的变轻,也能让轻的变重。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②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②不懂得更应该体会直接经验的形成过程
③犯了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教条主义错误
④忽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漫画《如此操作》讽刺了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 )
①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③自我评价时混淆是非功过
④用双重标准评价自己和他人
③抱着旧观念看待新情况是行不通的 ④物质运动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近年来,随着税费负担的明显减轻和多项有利政策的加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我们
也要看到,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要素成本高与新型要素获得难的问题依旧存在,“融资难”“转
型难”和“市场拓展难”,都需要强有力的支持来化解。这启示我们,政府在制定政策时( )
,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A.唯意志主义的 √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2.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
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
3.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但意识本身不能改造客观世界,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 性(实践才有)。我们可以说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4.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应为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易混易错
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 的。
政策,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制定和
实施人口政策,必须( )
①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真正需要作为出发点
②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充分发挥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改造作用 ④遵循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漫画《翻译》(作者:徐鹏飞)蕴含的哲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