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旧时茅店社林边,。

(3)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4)人们常引用《论语》中“,”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

(5)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不少文人墨客吟咏四季之美,留下了众多千古名篇、佳句。

请默写出关于“春秋”的诗句各一句。

春:
秋:
(6)《书湖阴先生壁》中赞赏庭院主人富有情趣的句子是:
,。

2、汉字的结构很有意思,请仿照例句为下列汉字作出有创意的解释。

(2分)
例:劣——之所以低劣,就是因为用力太少。

人——没有撇捺的支撑,就没有顶天立地的“人”了。

仿:①汗
②出
3、下列对联中有成语误用,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闻鸡起舞,三千越甲可吞吴。

误用的成语是,应改为。

4、如果2008年奥运会要在你居住的城市设立分会场,请你联系城市的特点,城
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为你的城市写一则热情洋溢的宣传标语。

(2分)
二、阅读理解。

(一)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①衣冠而之.市,适鬻②金者之所,因攫③其金而去。


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
金。


注释:①清旦:早晨②鬻(yù):卖③攫(jué):抓取
5、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2分)
(1)昔齐人有欲.金者()
(2)清旦衣冠而之.市()
6、对下面的句子翻译得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A、(官吏)问他说:“人们都在那里,儿子去抢金子为什么?”
B、(差吏)问道:“人们都在那儿,你为什么敢抢人家的金子?”
C、(差吏)问他:“你儿子抢人家的金子为什么?”
D、(差吏)问道:“人人都在,怎么你敢抢人家的金子?”
7、齐人攫金的原因是(用文中句子回答):。

(2分)
8、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二)糖罐的秘密
李晓琴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

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

但也极其A(piān pì)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千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

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满足各种各样令人垂涎的好吃的东西。

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

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

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

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
的总是又多又满。

每晚,当我们一边啜着
..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
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

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

⑥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

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

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

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

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倒进那个青瓷糖罐。

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自己的空罐儿。

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

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儿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

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在,居然有人愿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

那个偷糖吃的女孩儿,她其实觉察到了花丛中的那双眼睛——那双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眼睛。

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偷儿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的岁月里,却再也不曾妄动过一回。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已任深圳一家电脑公司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选自《现代交际》2003年第11期)
9、请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入的词语。

(1分)
A、piān pì()
10、给文中加点的词注音。

(1分)啜着
..()
11、解释词语。

(2分)鄙夷:
12、第⑦段写道:“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请发挥想象,
把此刻“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3分)
我想:“

13、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⑨段中划线句“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
数儿”的含义。

(3分)
14、本文以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后写了:喝糖、、、
等四件事。

(4分)
(三)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着:“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

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

”“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

”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方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筒里再没有人搭腔了。

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

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

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

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地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博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

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5、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
,经过是,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

(每处不得超过16字)(2分)
16、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8个字以内)(2分)
17、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
的品质。

(2分)
18、“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
话呼应?(2分)
19、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
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3分)
20、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

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

(2分)
[如两题都答,按第(1)题计分]
(1)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2)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21、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

(含标点60字以内)(4
分)
三、作文(45分)
因为多次失败,我渴望成功;因为师生、父子、母女或同学间发生矛盾,产生隔阂,我渴望理解;因为父母吵架或离异,我渴望有个温暖的家;因为你关心,敬爱某一个人,所以渴望他改掉某种不良习惯,等等。

请以“我渴望”为题,将自己内心深处企盼已久、动情最深的事情表达出来。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记叙文。

(2)有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
(4)字数不少于600字。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6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路转溪头忽见。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略
(6)茅檐长扫静天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2、(2分)
仿:①汗形象地告诉人们,干,就得流汗水。

②出欲“出”人头地,非具有翻过两座“大山”的勇气和毅力不可。

3、(2分)
误用的成语是闻鸡起舞,应改为卧薪尝胆。

4、(2分)(参考)注意写出城市的特点如:“绿色的婺源,绿色的奥运”
二、(一)(8分)
5、(2分)(1)欲:想要(2)之:到、住
6、(2分)(B )
7、(2分)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8、(2分)这则寓言,通过齐人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就去抓取别人金子的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就会利令智昏,致使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对某些贪婪的人是个绝妙的嘲讽。

(二)(14分)
9、(1分)(偏僻)
10、(1分)(chuòzhe)
11、(2分)鄙夷:蔑视,瞧不起。

12、(3分)答案要求:至少表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担心秦霜看见自己造成秦霜的尴尬难堪;另一方面担心别人知晓秘密,会给秦霜带来伤害。

(各1分)
示例:秦霜,我就在窗外,你可不要向外看啊!此地不宜久留,赶紧走。

我一定要装着像没有看到一样。

绝不能让别人知道。

13、(3分)“我”的行为对秦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善良、宽容的品质是无价的。

14、(4分)糖罐(或糖);偷糖(或吃糖)、补糖(或倒糖)、念糖(或谢糖、想糖、感糖)。

(三)(17分)
15、(2分)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
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人)。

16、(2分)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
17、(2分)“有责任心”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各0.5分)
18、(2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地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只答:“没有把电话挂上”也可,如答成“话筒里没有人搭腔了”或“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

”要酌情扣分)
19、(3分)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

(有序)
20、(2分)(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2)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21、(4分)(言之成理即可)
从爱心、责任心、尊重生命等任何一方面谈感受都可以。

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作文(45分)(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