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四十六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北师大版课后练习
第四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认为:“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内容或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②《瑷珲条约》使英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③《马关条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④《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
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 )
A、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中国人民
C、赔款数额巨大,增加了人民的沉重负担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这两次入侵和劫掠是指( )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灭亡和瓜分中国
D、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与“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材料一:
一英国炮轰广东海面二黄海激战三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材料二: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品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
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年,中国的发展大大的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倍受列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对应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
写出这三次战争。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条约?(3)19世纪末期中国
民族矛盾空前尖锐,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写出这一历史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两例。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争史。
请回答:(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请按顺序写出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2)举出1840年以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并说说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3)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
请举出三个代表人物,并简写写出他们的英勇事迹,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
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材料三“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
材料四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
材料五
材料六“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
(备注:庚子是指1900年)
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请你仔细观察材料五的漫画,判断它的含义是什么。
瓦德西在哪一事件中来到中国?他的话反映了列强对哪里的抢劫?
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
——《复兴之路》
材料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正确分析当时形势后作出的英明决策。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攻打长沙失利后,向井冈山进军。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物产丰饶,便于筹款筹梁。
因此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有利于红军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推动全国革命走向高潮。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开天辟地迎来了曙光、生死攸关历史转折、在贫瘠的黄土高原达到了思想制高点,给与中国革命以灯塔指引,最后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根据材料一所述,天安门见证了哪些大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怎么样理解“天安门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句话的含义的?
根据材料二,归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天辟地、生死攸关,分别指那些历史事件?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英]马戛尔尼
材料三: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材料四: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中“订得那样苛”的条约指哪一条约?这是因清政府哪次战争战败而签订的?
材料四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答案】:
【解析】: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