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昌教授从虚论治慢性肾衰经验撷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振昌教授从虚论治慢性肾衰经验撷菁
王银萍;陈静;王宏安;刘冰冰;孟丹丹;张守琳
【摘要】慢性肾衰属于一种难治性疾病,预后较差,最终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名老中医赵振昌教授擅长治疗本病,认为本病以虚损为本,浊毒为标,虚损体现在先天之本肾精虚损及后天之本中焦脾胃的亏虚,后期可波及五脏六腑,浊毒是由外感、湿热、瘀血、痰浊蕴育而成.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祛邪先扶正,标本兼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使阴阳到达机体平衡,从而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延长血液透析进程,造福人类.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6(014)019
【总页数】2页(P62-63)
【关键词】赵振昌;慢性肾衰;虚损;祛邪扶正;从虚论治
【作者】王银萍;陈静;王宏安;刘冰冰;孟丹丹;张守琳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长春130021;长春市中医院骨伤科,长春 13002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赵振昌教授是国内著名中医肾病科专家,在教学、医疗第一线工作50余载,是长春中医药大学肾病科的创始人之一。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治疗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赵老认为,慢性肾衰病位在脾、肾,主要病机为“虚损为本,浊毒为标”,虚损体现在先天之本肾精虚损及后天之本中焦脾胃的亏虚,后期可波及五脏六腑,浊毒是由外感、湿热、瘀血、痰浊蕴育而成。

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祛邪先扶正,标本兼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能有效的延缓或逆转肾功能恶化,减慢血液净化进程。

本人有幸长期跟从赵老学习,受益匪浅。

现将赵老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学中并没有“慢性肾衰”之病名,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应归属于“关格”、“溺毒”、“虚劳”,“水肿”等范畴。

李中梓《证治汇补·癃闭》“既关且格,必小
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

何廉臣在《重订广温热论》中首次提出其病机为“溺毒入血,血毒上脑”。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关格》中,极力提倡论治关格当“批郄导窾”,认为治之宜因势利导,开通疏利,以使邪有出路。

清代何梦瑶著作《医碥·虚损痨瘵》云:“虚者,血气不足也,久则肌肤脏腑亦渐消损。

劳者,久为病苦,不得安息,如劳苦不息者然”。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提
出“水肿无不由脾肾两脏虚损所致”,“立名不同,亦有二十四水,或十八水,或十二水,或五水。

寻其病根,皆是由荣卫不和,经脉滞涩,脾胃虚弱,使水气流溢,盈散皮肤,故令遍体肿满……”。

强调中焦脾胃在水肿病发生过程中,具有与肺肾同等重要的地位。

因此赵老认为,慢性肾衰是由多种疾病转化而来,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情志过极等,损伤脾肾;气化异常,水湿之邪滞留,邪浊壅滞三焦而化,其基本病机变化为脾肾气血阴阳衰惫,气机升降失常,三焦气化不利,浊毒内蕴三焦。

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脾肾虚损于内为本,湿浊毒邪壅塞为标,即“虚损为本,浊毒为标”。

发病先期,病在脾肾,病至后期可累及诸个脏腑。

如肾阳衰竭,不能温煦,寒水上犯,射肺凌心,病久转变为胸痹;若阳损及阴,肾阴内耗,肝阳上亢,内风妄动,扰乱脑窍,则发展为抽搐。

治疗时应
首辨脾肾虚衰程度,次辨浊邪之性质,再辨是否损及其他脏腑,治疗上宜攻补兼施,标本兼顾为原则。

2.1 抓主要矛盾有的放矢赵老常说:“慢性肾衰病程较长,延绵难愈,病机错综
复杂,临证时应抓住主要病机,做到有的放矢”。

因此治疗本病重在培土填精,健脾补肾[1],兼顾祛邪。

而临床选药时,赵老从两个角度进行治疗。

一是以后天不足,即为脾虚,此部分病人表现为: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语声低沉,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疗上应以健脾益气养血补肾。

常用方选用当归补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具体用药为:黄芪、当归、砂仁、陈皮、党参、白术、清半夏、木香、山萸肉、生地、熟地加减。

赵老重用黄芪、当归,为君药,以益气健脾养血,使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应当急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

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助君药加强健脾之功;山萸肉、二地补肾精,清半夏、砂仁燥湿,以防补药过于滋腻,阻碍中焦;陈皮、木香行气,以防补益之品壅滞中焦,碍脾胃化生气血。

纵观全方:健脾益气养血,补肾精促进气血合成,补而不腻,补而不滞,机体得养,贫血得以纠正,从而改善肾功能。

二是以先天不足为主,即为肾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

治疗上以补肾精为主,同时健脾益气,主方选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常用药物为党参、黄芪、生地、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山药、泽泻加减。

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可补五脏之阴,熟地滋补肾阴,壮水之主,山茱萸温肾涩精,山药健脾滋肾固精,三阴并补,以求补肾之本;茯苓淡渗健脾,助山药补脾固精,同时防脾土过于壅滞;泽泻清泄肾浊、分清水湿,同时防熟地过于滋腻;丹皮、生地清虚热,滋肾阴,活血,防温热药生郁热。

另外加用党参、黄芪,益气健脾。

纵观全方:补肾精,健脾气,补虚治本,补而不滞,补而不恋邪、泻而不伤本,使正气恢复,增强体质,改善肾功能。

慢性肾衰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兼加外邪、湿浊、瘀血、溺
毒等[2]。

病位在脾肾,涉及五脏六腑。

赵老治疗本病时强调标本缓急,动中求变,变中求证,标本兼治,治病求本,扶助正气,改善临床症状。

如慢性肾衰合并风寒者,赵老常在治本的基础方上加荆芥、防风、白芷、羌活等祛风解表药;合并风热者,常加银翘、双花、牛蒡子、公英等药以清热解毒;合并水肿者,加用榔片、猪苓、商陆、二丑等药以理气利水;合并瘀血阻滞者,加用桃仁、红花、丹参、地龙等药以活血化瘀通络;合并湿浊者,常加用土茯苓、白茅根、萆薢、石苇等药以分清泌浊泄毒;合并便秘者,常加用寸云、郁李仁、火麻仁、大黄等药以通腑泄浊。

赵老认为,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祛邪是为了更好的治本,祛邪与扶正二者相辅相成,到达机体平衡,阴平阳秘的状态。

2.2 病证结合,中西合参赵振昌教授治疗疾病时擅长辨证辨病相结合,即将中医
的“证”和西医的“病”有机结合,“证”是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理法方药的基石;“病”是西医学通过现代技术检查分析,结合生理病理总结出来的病名[3],临证时必找原发病,根据不同的原发病,结合中医的辨证特点,进行选方用药,赵老临床实践数十年,认为慢性肾衰一般多由原发基础肾脏病上发展而来,因此辨证治疗的同时不能忽视辨基础疾病,做到病证结合,事半功倍。

如由血尿引起的慢性肾衰,加用凉血止血药物,如小蓟、大蓟、茜草等;由蛋白尿引起,加用芡实、金樱子、五味子等药以收敛固涩;如果由于动脉硬化所致,加用地龙、水蛭、桃仁、红花等药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因痛风所致者,加用鸡血藤、海风藤、威灵仙等药以通络止痛。

慢性肾衰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期。

如何延缓肾功能的进展成为医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

西医治疗本病尚无有效方法,但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赵振昌教授临证数十年,治疗慢性肾衰形成独特的病机,即“虚损为本,浊毒为标”。

治疗时宜攻补兼施,标本兼顾,抓住主要矛盾,有的放矢,万变不离其宗。

另外赵老虽为中医世家,但对西医并不排斥,做到辨病辨证结合,中西并用,内外兼治,
选药灵活,配伍严谨,游刃有余,为无数慢性肾病患者延缓肾功能,减慢血液透析进程,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造福人类。

【相关文献】
[1]王宏安,王丽娜,王银萍,等.赵振昌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J].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学报,2014,30(6):1035-1036.
[2]殷晓坷.张志坚教授治疗慢性肾衰“药对”应用经验撷菁[J].吉林中医药,2011,31(10):1013-1014.
[3]张佩青.张琪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