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反思 丁香结 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香结》教学反思
《丁香结》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宗璞写的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
课文写了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百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
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步: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并能正确书写第三步: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有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接着分段并概括段意,让学生理清了文章层次,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精读课文时,通过提出问题“作者眼中的丁香是什么样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丁香的?”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浏览等方法,抓住关键句总结出作者是通过颜色、形状、香味等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并通过朗读来体会丁香花的茂密、芬芳,读出作者对丁香的喜爱。
课文最难理解的就是作者的人生感悟,在教学这部分时,通过对比作者眼中的丁香和古代诗人眼中的丁香,让学生明白,丁香原本只是一种植物,之所以会有解不开的愁怨,是因为看待丁香的人本身就具有愁苦之感,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
教师在教学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评价语不够丰富,没有激励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教学语言和教学设计的流畅性,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做到及时、温馨、恰当。
课堂时间还把控得不够准确,部分环节占用时间比较多,导致小练笔的环节中学生汇报、交流的时间较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