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三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习目标:
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
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知识梳理】
一.向光性: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
条件:单侧光下条件:去掉顶尖条件:锡箔罩上尖端条件:锡
箔罩上尖端
下面
现象:胚芽鞘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 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
3.1914年拜尔的实验
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
思考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
由于生长素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_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还与向光侧的_____________物质多于背光一侧
有关。
6.植物激素:由植物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有机物。
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
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
注: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产生生长素,但是数量很少。
2.运输
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由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运输方式为;成熟组织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动输。
胚芽鞘尖端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侧运输,使顶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分布: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讨论思考:下列情况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都是左侧单侧光照射)
【巩固练习】
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请据图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
2.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3.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位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4.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
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测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知识梳理】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形式:
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的信息。
2、作用特点表现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
3、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1)浓度:一般情况下,在低浓度是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如图:
(2)器官: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 > 芽 > 茎(如课本50页图所示) 。
(3)成熟程度:
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4)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应用: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来清除单子叶农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二、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实例:三、〖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材料用具的准备
1.实验材料:可以用大红花、月季等的枝条。
2.插条选择:插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
大树上的1~2年生枝条,可以作为扦插的材料(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插条的处理:(1)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2)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二)实验设计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或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 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
3、4、5 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贴上相应标签。
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
4.枝条处理方法:法和法。
(三)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促进
抑制0
A
B
C
D
生长素浓度mol/L
2.作出假设:适宜浓度的2,4-D 或NAA可以使杨树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3.预测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4.实验步骤
(1)制作插条。
(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多组。
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8、12、24 h等)。
(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
(5)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①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②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A.温度要一致;
B.设置重复组。
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C.设置对照组。
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
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6.表达与交流:写出实验报告,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
7.进一步探究:可进一步探究不同季节和枝条老幼部位对生长素类似物的反应。
【巩固训练】
1、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2、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
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
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
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3、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其生长
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其生长
4、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其他植物激素
学习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自主学习
1.填空:(1)列表比较植物主要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
是,而是共同调节。
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其具有、、等优点。
在农业生产上,施用生长调节剂时,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同时施用时,还要考虑、、、
和等问题。
练习反馈
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沫涂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表,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超过25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 -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20 ~ 25mg/L 2.某科学工作者准备从菜豆植株中提取细胞分裂素,最理想的部位是
A.幼叶B.幼嫩的种子C.幼根D.种子
3.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子辣椒D.促进香蕉成熟4.水稻出现疯长(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称恶苗病,这是哪种激素的作用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乙烯
5.下列除哪种激素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A.生长素类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
6.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B.吲哚乙酸C.α—萘乙酸D.细胞分裂素
7.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
A.生长素类物质B.赤霉素类物质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