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和教育也高速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只有用对方法才能进行高效的学习,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
方法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学中的精髓,在数学教学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本文从
现今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入手进行了解分析,希望能够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进小
学数学的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也为今后
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引言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和学习中的精髓,在教学中占据这核心的领导对位,具有深远
的教育意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仅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数
学思想方法,只有掌握好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学习。
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要尽量将数学思想方法渗入进课堂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数学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对数
学的了解,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成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小学数学
教材结合具体内容蕴涵归纳、演绎、类比、分类、转化、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加
深了对有关内容的数学理解,促进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逐步感悟。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的
渗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清楚地界定和刻画适合小学生领悟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出明确具
体而又恰当的渗透要求。
近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思想方法,也就是一些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使小学生能够很清晰明了的进行学习数学知识,熟练掌握数学
思想方法,进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解答数学难题。
现今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大
量采用图形结合,想象等方法进行教学,丰富小学生的课堂生活,激发了小学对数学的学习
兴趣,这样既能很好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也能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目前都还没有形成精确的定义。
一般认为,数学
方法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和数学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程序和手段。
数学思想
是指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
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不便区分
是思想还是方法、不必区分是思想还是方法时,统一称之为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的教学中具有很强的重要性,结合小学数学的具体内容渗透数学思
想方法,不仅能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更有利于小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初步
理解数学内容的精神,感受数学科学的精髓,帮助他们学习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初步学会思维,发展数学素养。
一般来说,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归纳、演绎、类比、分类、
转化、符号化。
下面金格局以上这几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3.1归纳
归纳就是要根据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特例进行总计分析,归纳出一些规律,运用这些
规律可以很简单的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一般来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先将一些具有
代表性的例题,这些特殊的例题会反应出某种规律。
老师在带着同学们进行解题的过程中,
要留意一些潜在的数学解题规律,这样就能在课堂解题的过程中,发现解题方法。
最后,在
讲完知识点和例题之后,带着同学们再次回顾例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数学解题规律。
这就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归纳。
3.2演绎
演绎和归纳正好是相反的,演绎就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或特殊的结
论。
在研究个别问题时,以一般性的逻辑假设为基础,推出特定结论,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被称为演绎。
在推理形式合乎逻辑的条件下,应用演绎推理从真实的前提一定能推出真实的结论。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度,根据这个结论来推出直角三角
形和等边三角形这两种特殊情况下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这里就应该将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分别设为A、B、C,这样A+B+C=180度,而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90度,那么很容易可
以得出其他两个内角和为180-90=90度。
另一种特殊的等边三角形,只要知道等边三角形的
三个内角度数相同,既可以求出每个内角的度数:180/3=60度。
根据以上的例子,这样就可
以很清晰的理解演绎这个数学思想方法。
3.3类比
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具有假设、猜想的成分。
同归纳一样,类比是常用的一种合情
推理。
类比是立足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或两类及以上对象之间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由已经获得的知识引出新的猜测,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的相同或相似。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找一些相似的例子进行分析,总结规律,进而提出新的猜测,在原有的规律上再深入剖析,推断其他的规律或结论,这样就能实现类比的意义。
3.4分类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按照数学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的
种类。
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必须科学、统一,每一次划分时分类的标准只能是一个,不能交叉地
使用几个不同的标准,要使分类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举例来说,三角形可以根据边长和度数分为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
角三角形,而数字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正数、负数、小数、分数、奇数和偶数等,这就
是俗称的分类,根据一些数学特征进行分类,使数学知识可以变得有条理化,进而促进学生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5转化
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有时也可以相互转化。
转化可以将数的一
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一种运算转化为另一种运算,一个关系转化为另一个关系,一个量转
化为另一个量,一种图形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图形,使一种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另一
种研究对象。
为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我们注意将新知识转化成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将
较为复杂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简单的问题。
举例来说,一般的转化就是图形转化,将一些例题转化成图形,在图形上进行分析和解答,
这样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将问题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了解问题、解答问题。
这就是
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3.6符号化
符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数学的基本语言就是文字语言、图像语言和符号
语言,其中最具数学学科特点的是符号语言。
实现符号化,需要经历“具体一表象一抽象一符号化”的过程。
一些特殊的数学符号,例如>、<、/等,都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而出现的,在解三角形、
解方程时,出现的符号也是特殊的数学符号,这些符号都是解题的工具。
以上就是符号化的
解释。
四、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将会融入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促进小学生
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本文分为三大章节进行论述,分别通过小学教学现状、
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三大章节进行分析,对主要的六种数学思想法的运用进
行了讲述,这六种数学思想方法分别是归纳、演绎、类比、分类、转化、符号化。
本人本着
学习的眼光进行本论文的创作,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小学数学教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飞.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基于锦州市某小学的调查[J].渤海大
学.2014-06-01
[2]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0-07-01.
[3]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