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对现代教育的几点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对现代教育的几点启示
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赋予他们的深切厚望与其自身特殊的未特定化状态,决定了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保守型、封闭型、约束型的。

只重视知识或技能的传授,知识体系陈旧凝固,忽视横向联系及综合实践应用,大多采用单一注入式等。

这些传统的教育弊病也长期影响着我国的幼儿教育。

当前,许多家长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过早地对儿童进行所谓“开智”教育,
这种掠夺性的智力开发无异于拔苗助长。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儿童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休息、娱乐、交际,学生没有了个性,无休止的机械学习剥夺了儿童快乐的童年。

人们应该为以下的做法感到良心不安:他们忽视、遗忘了儿童的权利,他们没有認识到儿童的价值、力量和儿童的真正本性。

鲁迅先生认为,理解儿童是帮助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尊重自然天性是确定其完整性格的基础,鼓励他们个性发展是提高其创造性的更高要求。

这种先进的“幼者本位”儿童观体现了“静”和“动”协调和统一,为我们今后的幼儿教育也指明了一定方向。

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儿童观的更新是人类教育的发展由古代中世纪教育转向近代教育的关键之一。

没有新的儿童观,也就没有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

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幼儿已表现出在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学前教育必须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必须珍视儿童的世界、儿童的生活,应当坚持以生活为导向,关注他们在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独特学习方式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儿童全方位表现自己的生活提供社会和文化的条件。

学习是儿童的权利,有一个欢乐的童年亦是儿童的权利。

儿童教育不应当剥夺儿童的这些权利,它应当既促进儿童发展,又使儿童获得学习的欢乐、童年生活的欢乐。

[15]我们应该承认幼儿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在不排斥“上课”这一学习形式的同时,更多地采用游戏这种学习形式。

当幼儿把游戏当作自主活动时,他们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探索兴趣才会得到满足,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才能真正从游戏中体验到力量与信心,产生自主感和愉悦感。

因为教育不是为了外在荣耀和功利,也不全为了“学而优则仕”,而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内在喜悦过程,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发展、学会生存。

儿童只有在这种物质和精神有机统一的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各种心理品质和提高人格境界。

正确地看待儿童的天性,认真研究儿童,仍然是教育最基本的课题。

鲁迅对儿童天性高度尊重的态度和对儿童天性的许多深刻分析,即使在人类已经跨入21
世纪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会在前进,幼儿在发展,我们应不断探究鲁迅丰富的儿童教育思想,力争把幼儿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