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外来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外来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张群弟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09期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的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龙岐螺阳小学、兴贤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为了有效地对比本地学生与外来工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是否存在差异,排除是否住校的影响,本研究全部选取在校走读生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从本镇2间小学,各个年级中抽取24名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其中本地生12名,外来子女12名,总共576人。
共派发问卷576份,回收有效问卷542分,回收率为94.1%,其中本地学生267人,外来工子女275人。
2.调查的方法
本研究使用牛津幸福感问卷,这是在英国研究主观幸福感常用的问卷,其包括29个题目,用来评价被试对象幸福的主观陈述,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就越高,大多数人的分数都会在40~42分这个区间内。
问卷可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生活满意感、人际和谐感和自我效能感。
牛津幸福感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量表得分与朋友评价、人格特质、应激和社会支持都有较高的相关,间隔半年后再次施测所得的重测信度为0.5到0.6之间。
二、调查的变量及基本情况
1.被试人的统计学资料描述
本次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年级、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具体情况:一年级90人,二年级89,三年级92人,四年级93人,五年级88人,六年级90人,男297人,女245人。
2.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描述性统计
为考察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本文选取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度以及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据统计分析,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中各维度的均值总分=48.53,表明两校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处于中间偏上水平。
外来工子女在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感和自我效能感上均低于本地学生,本地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偏高。
结果表明:外来工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和谐感都显著低于本地学生。
而在自我效能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外来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分析
1.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分析
(1)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通过描述统计结果发现:两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研究表明大多数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表现为正性水平,也就是说在中等水平以上。
这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尚且处于一个童年的无忧无虑的时期,还没有完全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自我处事与生活的固定模式,易受老师、家长的影响。
而且小学生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每天有时间玩耍,有同伴的陪同就可以很满足。
所以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小学生相比主观幸福感较低。
外来工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和谐感与本地户籍小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外来工子女的自我效能感与本地户籍小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外来工子女的自我效能感略高于本地学生,但是不存在显著差异。
2.影响外来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1)学业成绩
笔者选取了一、二年级的被试上学期的语文、数学两门课的期末考成绩,和三到六年级的被试上学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期末考试成绩,并取三科的平均分作为被试成绩。
研究得出,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外来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本地学生。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本地户籍学生。
这可能是因为,外来工子女在外地接受的教育与当地的教育有所不同,他们来到新的地区,除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还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接受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式、新的考查内容。
(2)性别因素
研究选取4所小学的275名外来工子女考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采取了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表明,男性外来工子女在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度以及自我效能感都显著低于女生,且存在显著差异;外来工子女女生在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度和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上均高于男生,而且存在显著差异。
(3)是否独生
独生(N=70):生活满意度21.12,人际和谐度12.60,自我效能感18.02;非独生
(N=205):生活满意度20.81,人际和谐度12.25,自我效能感17.93。
结果表明,独生的外来工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总分略高于非独生的外来工子女,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非独生外来工子女在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度和自我效能感上均低于独生的外来工子女,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活环境满意度方面独生的外来工子女要稍高于非独生的外来工子女。
这说明是否独生对于小学1~6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4)家庭环境
研究得出,城市(N=83):生活满意度21.18,人际和谐度12.01,自我效能感18.13;农村(N=192):生活满意度20.76,人际和谐度12.48,自我效能感17.87。
结果表明,原本家住城市的外来工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家住农村的外来工子女,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原本家住在城市的外来工子女在社会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上均高于农村。
但是不同家庭所在地在生活满意度、人际和谐度以及自我效能感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