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 相关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护理学相关专业知识习题及答案
一、A1型题
1、传播的分类不包括
A、自我传播
B、组织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E、社团传播
2、醉酒属于
A、致病行为
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C、不良疾病行为
D、违规行为
E、预警行为
3、组织评估属于
A、管理与政策诊断
B、组织诊断
C、环境诊断
D、社会诊断
E、行为诊断
4、以下行为不属于“人类本能行为”的是
A、摄食
B、睡眠
C、模仿
D、性行为
E、躲避行为
5、关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Who 是指对象
B、What 是指实现什么变化
C、When 是指在多长期限内实现这种变化
D、How much 是指有多少对象发生行为变化
E、Where 是指在什么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
6、1986 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宣言》中提出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是
A、教育、赋权与协调
B、预防、促进与教育
C、预防、教育与协调
D、倡导、赋权与协调
E、倡导、促进与协调
7、人们在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和观察而表现出的行为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
A、暗示效应
B、霍桑效应
C、选择因素
D、测量者因素
E、回归因素
8、关于探索式提问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提问笼统
B、提问包含问者的观点
C、人际传播中应避免使用
D、适用于对某一问题的深入了解
E、提问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问题
9、传播要素有传播者、信息或讯息、传播媒介及
A、传播途径、传播效果
B、受传者、传播效果
C、受传者、传播途径
D、媒介、结果
E、传播、效果
10、健康教育以下列哪项为前提
A、调查研究
B、促进健康
C、预防疾病
D、传播健康信息
E、提高生活质量
11、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的口头教育属于
A、候诊教育
B、预诊教育
C、健康教育
D、随诊教育
E、咨询教育
12、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是
A、规律性
B、可控性
C、偶然性
D、频发性
E、明显和稳定性
13、以下选项属于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的是
A、调查研究
B、促进健康
C、预防疾病
D、传播健康信息
E、提高生活质量
14、以下属于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是
A、对正确使用胰岛素的认识
B、对进行运动疗法困难的认识
C、对药物治疗糖尿病有效性的肯定
D、对自觉进行饮食控制能力的自信
E、对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及后果的判断
15、以下选项不属于医院健康教育意义的是
A、提高患者依从性
B、消除致病因素
C、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D、降低医疗成本
E、心理治疗
16、下列哪项不属于人际传播的技巧
A、提问技巧
B、行为技巧
C、非语言传播技巧
D、反馈技巧
E、谈话技巧
17、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此阶段属于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自动发展阶段
18、以下选项中具体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是
A、社会诊断
B、行为诊断
C、环境诊断
D、非行为诊断
E、流行病学诊断
19、根据受传者对信息的选择性,受传者更容易接受或记住的信息是
A、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
B、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信息
C、令自己费解的信息
D、令自己反感的信息
E、令自己气愤的信息
20、对“健康相关行为”定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促进健康的行为
B、危害健康的行为
C、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D、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E、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21、由于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均吸烟,这对于青少年的吸烟来说是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抑制因素
E、强制因素
22、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先将发病患者转移到安全区
B、先将健康患者转移到安全区
C、分组隔离
D、单元隔离
E、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3、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普遍易感
B、动物感染后一般不发病
C、病人易成为主要传染源
D、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E、具有多宿主性
24、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达
A、1mg/L
B、10mg/L
C、100mg/L
D、1000mg/L
E、10000mg/L
25、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不包括
A、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监测
B、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
C、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监测
D、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监测
E、医院感染漏报率的监测
26、以下对传染病病人出院时的终末消毒方法,错误的是
A、病人沐浴后更换清洁衣服
B、个人用品经消毒后可带出病区
C、被服及时送洗衣房清洗
D、室内空气可用熏蒸消毒
E、病床、桌椅用消毒剂擦拭
27、压力蒸汽灭菌时器械包的重量要求不超过
A、4kg
B、5kg
C、6kg
D、8kg
E、7kg
28、医院的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
A、100%
B、99.99%
C、99.9%
D、99%
E、95%
29、细菌在人体定植的条件,包括适宜的环境、相当的细菌数量以及
A、移位途径
B、细菌具有黏附力
C、细菌具有毒力
D、机体免疫能力降低
E、细菌易位
30、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同桌进餐不会感染 HIV
B、离体后的 HIV 抵抗力强,需要高效消毒剂将其灭活
C、结核杆菌对消毒剂抵抗力强,需用高、中效消毒剂灭活
D、结核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E、结核杆菌在直射阳光下能生存 2~4 小时
31、皮肤与黏膜消毒描述错误的是
A、穿刺部位消毒共 2 次,消毒皮肤面积应≥6cm×6cm
B、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
C、手术切口部位的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 15cm 以上
D、会阴部及阴道手术消毒的范围是大小阴唇、会阴和两侧大腿内侧 1/3 及肛门周围
E、口腔和咽部消毒使用有效含量≥2g/L 氯已定水溶液冲洗或漱洗
32、关于无菌物品的贮藏,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贮物架及运送车要保持干净
B、合格的灭菌物品均应有合格标志,并标明灭菌日期
C、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不论是否潮湿,均可保存 7~14d
D、贮藏房间要保持湿式清扫,避免扬尘
E、灭菌物品应与未灭菌的物品分开放置
33、在医院感染中,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
A、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
B、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
C、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
D、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
E、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
34、ICU 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
A、肺炎克雷伯菌
B、大肠埃希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E、洋葱伯克霍德菌
35、人体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是
A、特异性免疫作用
B、抗基因突变作用
C、选择性去污染作用
D、维持内环境平衡作用
E、定植抵抗力作用
36、引起不可预防性感染的微生物来自于
A、患者体表的正常菌群
B、飞沫核
C、带菌尘埃
D、输液制品
E、药品
37、抗生素使用错误的是
A、根据药动学特点选择抗生素
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对长期大量使用广谱生素的病人,定期监测菌群变化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变化
D、结合感染部位情况选药
E、应考虑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38、影响住院患者微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营养与饮食
B、休息与睡眠
C、有创诊疗措施
D、免疫调节功能
E、焦虑与恐惧
39、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
A、同桌进餐会感染 HIV
B、离体后的 HIV 抵抗力依然很强
C、结核杆菌在干燥痰核、飞沫中可保持传染力 8~15d
D、结核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E、结核杆菌在直射阳光下能够生存 4~8h
40、静脉采血以下哪项符合要求
A、一人一针一管
B、一人一针一管一巾
C、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D、一人一针一巾
E、一人一针一带
41、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
A、ICU 病房
B、普通内科病房
C、门诊接诊室
D、放射科
E、门诊注射室
42、下列有关炭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炭疽芽孢能耐受煮沸 10min
B、炭疽芽孢在泥土中可生存 10 年以上
C、患有炭疽的家畜不允许解剖
D、炭疽杆菌芽孢抵抗力强
E、传染源是蚊蝇
43、对不耐热、不耐湿物品进行消毒时可选用
A、紫外线消毒
B、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消毒液浸泡消毒
E、电离辐射灭菌
44、入院时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为医院感染的时间是
A、12h 后
B、24h 后
C、36h 后
D、48h 后
E、72h 后
45、下列情况中,属清洁手术,但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是
A、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B、甲状腺手术
C、疝修补术
D、输卵管结扎术
E、膝软骨摘除术
46、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毛霉菌
B、隐球菌
C、光滑念珠菌
D、白色念珠菌
E、李斯特菌
47、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的“科学管理之父”是
A、韦伯
B、法约尔
C、泰勒
D、梅奥
E、麦格雷戈
48、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表现不包括
A、创新化
B、统一化
C、规格化
D、规范化
E、系列化
49、在 PDCA 循环中,按照拟定的质量计划、目标、措施及分工要求付诸行动的阶段称为
A、计划阶段
B、执行阶段
C、检查阶段
D、反馈阶段
E、提高阶段
50、由于双方目标不同而造成的冲突是
A、目标冲突
B、认知冲突
C、建设性冲突
D、破坏性冲突
E、程序冲突
51、根据纠偏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有
A、质量控制
B、定期控制
C、整体控制
D、间接控制
E、前馈控制
52、令人“满意”的决策应当符合的标准是
A、全局性标准、可行性标准、适宜性标准
B、全局性标准、经济性标准、适宜性标准
C、全局性标准、可行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D、整体性标准、可行性标准、适宜性标准
E、整体性标准、经济性标准、适宜性标准
53、属于护理环节质量评价常用评价指标的是
A、执行医嘱准确率
B、基础护理合格率
C、临时医嘱执行是否及时
D、是否以患者为中心
E、心理护理数量及质量
54、领导在日常工作中有权调度人、财、物、时间等,体现了领导的
A、管理权
B、决策权
C、决定权
D、用人权
E、指挥权
55、人员管理的意义不包括
A、可以选聘、使用优秀人才
B、可提高工作效率
C、可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D、可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E、可以杜绝人员犯错误
56、计划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目标应具体、可测量。

遵循的是
A、可考核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重点原则
D、创新原则
E、弹性原则
57、以下不属于现代管理基本原理的是
A、效益原理
B、人本原理
C、动态原理
D、系统原理
E、目标原理
58、护理部制定护理目标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目标数目越多越好
B、目标应明确、恰当
C、目标都由下级完成
D、目标数目越少越好
E、未实现目标的部门和个人应严惩
59、美国管理学家莱金提出的 ABC 时间管理方法中,C 级目标指
A、必须完成的目标
B、最重要的目标
C、较重要的目标
D、很想完成的目标
E、不太重要的目标
60、根据组织设计的原则,从高层领导到基层领导的管理层次最好为
A、1~3 个层次
B、2~4 个层次
C、3~5 个层次
D、4~6 个层次
E、5~7 个层次
61、护士长在处理两个护士的冲突,采用的方法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此做法是
A、压制冲突
B、不予理睬
C、和平共处
D、推延
E、第三者仲裁
62、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属于以下哪种组织结构
A、直线型
B、综合型
C、主导型
D、职能型
E、直线-参谋型
63、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为实现目标做出让步、妥协与变通,体现了协调的
A、意外性
B、灵活性
C、原则性
D、目标性
E、合理性
64、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是
A、对照法
B、分组法
C、对比法
D、求证法
E、统一法
65、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A、实施
B、决策
C、监督
D、反馈
E、结果
66、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是
A、梅奥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泰勒
E、卢因
67、在健康传播中,受者对信息的接受、理解、记忆具有
A、选择性
B、主动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E、顺从性
68、以下不属于行为构成要素的是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环境
D、行为结果
E、行为反馈
二、A2型题
1、患者女,46 岁。

因直肠癌行直肠癌切除、结肠造口术,其住院间的健康教育内容不包括
A、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B、直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
C、直肠癌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D、直肠癌术后复查要求
E、直肠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2、韩先生,今年 58 岁,三高患者,拟出院,护士在对其行卫生宣教告知定期复查。

出院教育适用于
A、门诊病人
B、人院时的病人
C、住院的病人
D、即将出院的病人
E、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病人
3、男性,48 岁。

患原发性高血压后,及时就医并严格执行医嘱。

此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保健行为
D、预警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4、韩女士,60 岁,1 型糖尿病,在参加医院举行的健康教育讲座时对于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特别关注,这是对信息的
A、选择性接受
B、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应用
E、选择性遗忘
5、患者男,59 岁。

因脑出血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给予机械通气。

为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床头 30°~40°
B、按要求进行口腔护理
C、呼吸机螺纹管每天常规更换
D、持续或间断引流声门下分泌物
E、呼吸机湿化器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
6、某产妇计划剖宫产,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该产妇可以选择预防应用的抗生素是
A、阿莫西林
B、克林霉素
C、安灭菌
D、头孢哌酮舒巴坦
E、甲硝唑
7、患者,男性,69 岁,因呼吸衰竭而使用呼吸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效且简单的方法是
A、湿化器使用蒸馏水
B、定期更换蒸馏水
C、定时倾倒冷凝水
D、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E、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8、对护理人员严格施行准入制度,杜绝无资质人员上岗。

按照控制点位于整个活动中的位置,这一控制措施属于
A、矫正性控制
B、预先控制
C、内部控制
D、过程控制
E、事后控制
三、A3/A4型题
1、男性,50 岁。

公司经理,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仍然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1> 、“定期体检”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C、预警行为
D、保健行为
E、遵医行为
<2> 、该患者的行为属于
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违规行为
D、预警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3> 、以下属于致病性行为的是
A、预警行为
B、C 型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日常健康行为
E、遵医行为
2、某病房患者总数为40人,其中一级护理9人,二级护理16人,三级护理15人。

经测定各级护理中每名患者在 24 小时内所需的平均护理时数分别为5小时、3小时、1小时。

按一个病房40张床测算,一日间接护理所需时间为20 小时。

<4> 、病房各级患者总护理时数和约为
A、100 小时
B、128 小时
C、133.5 小时
D、350 小时
E、358 小时
<5> 、该病房平均护理时数约是
A、2.5 小时
B、3.2 小时
C、3.34 小时
D、8.75 小时
E、8.95 小时
<6> 、如果该病房的每天都满员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编制约为
A、15 人
B、16 人
C、17 人
D、18 人
E、20 人
<7> 、如果算上机动编制应实际配置的护理人员数
A、15 人
B、16 人
C、17 人
D、18 人
E、19 人
四、B型题
1、A.时间因素
B.信息因素
C.回归因素
D.选择因素
E.暴露因素
<1> 、在健康教育的评价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测试对象的某种特征水平过高,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又恢复到原有水平的现象属于以下哪种偏倚因素
A B C D E
<2> 、在健康教育的评价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如地震),从而影响评价效果属于以下哪种偏倚因素
A B C D E
2、A. 教育环境
B. 基因性状
C. 经济基础
D. 强迫模仿
E. 意外事件
<3> 、属于影响行为的学习因素的是
A B C D E
<4> 、属于影响行为的遗传因素的是
A B C D E
3、A.劝服
B.指导
C.咨询
D.交谈
E.个别访谈
<5> 、针对教育对象存在的健康问题,使其改变不正确的健康态度、信念及行为习惯的是
A B C D E
<6> 、答疑解难,帮助服务对象澄清观念,做出决策的是
A B C D E
<7> 、通过与教育对象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传递健康信息和健康知识,帮助其改变相关态度
A B C D E
<8> 、通过向健康教育对象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使其学习、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的是
A B C D E
4、A.灭菌法
B.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C.高水平消毒法
D.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法
E.中水平消毒法或低水平消毒法
<9> 、对受到细菌芽孢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选用
A B C D E
<10>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支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
A B C D E
<11>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
A B C D E
5、A.≤4CFU/(15 分钟·直径 9cm 平皿)
B.≤4CFU/(5 分钟·直径 9cm 平皿)
C.≤5CFU/(30 分钟·直径 9cm 平皿)
D. ≤6CFU/(15 分钟·直径 9cm 平皿)
E. ≤6CFU/(20 分钟·直径 9cm 平皿)
<12> 、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A B C D E
<13> 、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A B C D E
<14> 、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A B C D E
6、A.采用间歇给药
B.一日一次性给药
C.连续给药
D.肌内注射给药
E.皮下注射给药
<15> 、红霉素给药方式
A B C D E
<16> 、两性霉素 B 给药方式
A B C D E
<1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A B C D E
参考答案
一、A1型题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传播的分类:人类的传播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传播的规模,可将人类传播活动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
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2.致病性行为模式: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 A 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 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等。

3.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疾病治疗和健康恢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4.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等。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管理与政策诊断的核心内容是组织评估和资源评估。

4、【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人类的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如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行为、睡眠等。

5、【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How much 是指变化程度有多大。

6、【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即倡导、赋权与协调。

7、【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霍桑效应:人们在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和观察而表现出的行为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在健康教育项目评价中,霍桑效应也可能影响对项目效果的客观反映。

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探索式提问又称探究式提问。

探索式提问的问题为探索究竟、追究原因的问题,如“为什么”,以了解对方某一问题、认识或行为产生的原因。

适用于对某一问题的深入了解。

9、【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传播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信息或讯息、传播媒介、传播效果。

10、【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1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门诊教育主要包括候诊教育、随诊教育、咨询教育和健康教育处方。

(1)候诊教育:指在患者候诊期间,针对候诊知识及该科的常见性疾病的防治所进行的健康教育。

(2)随诊教育:指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的口头教育和指导。

(3)咨询教育:指医护人员对门诊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疾病与健康的问题进行解答。

(4)健康教育:处方指在诊疗过程中,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1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包括危害性、明显和稳定性、习得性。

1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

1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自我效能指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则指患者对自觉进行相关治疗措施能力的自信。

1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健康教育工作多项功能的重要体现,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管理等许多具体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提高患者依从性: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正确认识疾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提高其医疗依从性。

(2)心理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或缓解患者或家属因对疾病一无所知而产生的恐惧、精神紧张、焦虑、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增强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3)消除致病因素: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改变与疾病有关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真正消除致病的根本因素。

(4)密切医患关系: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使其自愿接受治疗,还可以使其了解治疗的过程及危险性,从而增强患者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

(5)降低医疗成本: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从而减少住院日数,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设施的利用率。

1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人际传播的技巧包括:谈话技巧、提问技巧、倾听技巧、反馈技巧、非语言传播技巧。

1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自主发展阶段一般自 12~13 岁起延续至成年。

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18、【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社会诊断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社会诊断的主要目的是从分析广泛的社会问题入手,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其重点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

19、【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受传者一般选择接受与自己观念一致、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

20、【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

2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家人和身边的朋友是对青少年有重要影响的人,属于健康行为的强化因素,故选 C。

22、【正确答案】 A
2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汉坦病毒。

人普遍易感,动物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为健康状态携带病毒。

出血热具有多宿主性,在我国主要传染源有野栖为主的黑线姬鼠和家栖为主的褐家鼠,通常情况下病人成为传染源的情况很少。

24、【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对分泌物、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分泌物、排泄物中,使有效氯含量达到 10000mg/L,搅拌后作用>2 小时。

2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包括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医院感染各科室发生率的监测;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的监测;医院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的监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漏报率的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监测;其他监测等。

26、【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传染病病人出院时的终末处理要求:①病人洗澡后更换清洁衣物;
②个人用物经消毒后带出;③床单位擦拭消毒,床垫用日光暴晒;④床上用品应消毒—清洗—灭菌;⑤病室空气及墙壁可喷洒消毒或熏蒸消毒。

【答案解析】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布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

器械包的重量不超过 7kg,敷料包不超过 5kg。

28、【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医院的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 100%。

29、【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细菌具有黏附力,细菌只有牢固地黏附在机体的黏膜上皮细胞上,才不会被分泌物、宿主的运动或其器官的蠕动所冲击,黏附力是细菌能够在人体定植的关键。

30、【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离体后的 HIV 抵抗力很弱,几乎所有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均可将其灭活。

3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记忆性知识点,记住数值即可。

3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在干燥的情况下可保存 7~14d。

如果潮湿则认为被污染,应重新灭菌。

3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

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命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病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

例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常构成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贮藏库”。

在平时定植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致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

但是,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易位),从而引发感染。

3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肺炎克雷伯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和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组成部分,易在患者的上呼吸道定植,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是 ICU 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故选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