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翼城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汾市翼城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5分)
1. (2分)(2020·昌乐模拟) 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澳大利亚山火席卷澳东部和南部,烧毁超过1000万公顷土地,造成至少33人死亡,约10亿只动物葬身火海。
森林火灾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树干燃烧
B . 树叶飘落
C . 大树倒塌
D . 树枝折断
2. (2分)(2020·咸宁)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所以酸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B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 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3. (2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B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C .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4. (2分)(2017·兴庆模拟) 常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 2H2O+4X,则X的化学式是()
A . CH4
B . CO2
C . CO
D . CH2O
5. (2分)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A . AgS
B . Ag2O
C . Ag2S
D . Ag2O2
6. (2分)(2020·广州模拟) 化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 . 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D .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7. (3分) (2016九上·大连期中) 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其分子式为:CH2C12)就是其中的一种,人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不使用涂改液.下列有关对二氯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为:C 12;H 1;Cl 35.5].
A . 二氯甲烷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B . 二氯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和二个氯原子
C . 二氯甲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D .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5
8. (2分) 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可发生如下反应: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 Z>Y>X
B . X>Y>Z
C . Y>X>Z
D . Y>Z>X
9. (2分) (2017九下·富顺期中)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 .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100 ×100%
C . 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10. (2分)小明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 . 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 .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
C . 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 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11. (2分)(2020·平顶山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 KNO3、FeSO4
B . Na2SO4、HCl
C . NH4Cl、NaOH
D . Ba(OH)2、K2SO4
12. (2分) (2018九下·红桥模拟) 下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 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 .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8分)
13. (3分) (2019九下·长沙开学考) 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说明酸能与碱发生化学反应。
(2)写出该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4. (8分) (2019九上·南京期中) 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两个铜原子________,FeSO4的名称是________,写出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并标出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
①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________,
②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是________,它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3)请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CO2、CH4三种气体间存在的另外一个规律并排序。
15. (8分)(2011·扬州) 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CO2排放过多,低碳生活能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能源从而减少CO2的排放
(1)下列生活方式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填字母)
A . 使用节能灯
B . 少用机动车
C . 多用塑料袋
(2)从火力发电厂尾气中捕捉的CO2纯度很高,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CO2还可以被封存在地下咸水层,最终转化为固态碳酸盐,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在催化剂作用下,CO2与H2按照分子数________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水,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国际上一般认为飞机飞行时排放的CO2分摊到乘客,经折算每人每公里为0.139公斤,每吸收110公斤的CO2等于种植1棵树,从北京到上海的航程约是1100公里,则每位乘客至少需种植棵树才能吸收该航程产生的CO2(填字母).
A . 2
B . 3
C . 4.
16. (5分) (2019九上·秦都期中)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电解水________;
(4)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17. (4分)(2019·犍为模拟) 化学与人类健康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1)老年人因缺乏________元素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多食用牛奶可补充该元素。
(2)刚装修的新房,甲醛严重超标,甲醛中毒的危害让人望而生畏,家庭除甲醛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除甲醛依靠的是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除甲醛的原因是 ________。
甲醛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甲醛+O2=H2O+CO2 ,则甲醛的化学式为________;根据物质分类,甲醛应归为(多选.选填序号):________。
①化合物②单质③无机化合物④有机化合物⑤纯净物⑥氧化物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3分)
18. (6分) (2017九下·东台期中) 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
(2)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________性.
(3)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质量/g
①碳酸氢钠0.10V1
②碳酸钠0.10V2
③白色粉末a V1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表中a=________;V1________V2(填“>”、“<”或“=”).
[分析并得出结论]
根据表中CO2体积与锥形瓶内物质质量的关系,实验③与实验①相同,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
19. (7分)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一】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并测定NaOH的纯度,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
(1)操作B的名称为________,加入适量某种试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_______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若要测定该固体中NaOH的纯度,实验过程中一定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4)【实验探究二】为了测定NaOH的纯度,小红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铁架台略去).
B中集气瓶盛放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
(5)实验中取用样品质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样品用量过多,会造成测定的NaOH纯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20. (6分)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在____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3)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________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为________g。
(4)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
(5)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任写一条)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8分)
13-1、
13-2、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3分)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19-3、
19-4、
19-5、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20-1、20-2、20-3、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