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作者:陈国政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2期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小学数学也是如此。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应该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数学问题。

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传统的数学观将数学看成一套已完成的严密的数学结论体系,而教师又大都停留在忠实地教“教科书”,这就最终导致数学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

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

以此为出发点,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让数学走进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笔者力求联系生活进行教学,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种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方法。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就迈出第一步。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的作用真大。

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发现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二、在生活中去捕捉素材
教师在数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特别应善于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为让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

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学生计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总面积。

三、利用生活经验,再现生活情景
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一日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

鉴于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
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所熟悉的情景,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真有趣,学习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四、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
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惟有这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

五、用一些鲜活的生活场面展示深奥、难懂的数学语言
一些难理解的数学语言,常常让学生听得有如听天书一般,而教师也往往费尽口舌,口干舌燥的解释、举例。

此时,若把这些数学语言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面展示出来,不仅生动真实,而且费时不多,很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六、用所学的数学问题去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有用数学”就由此提出。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后,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一此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休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问学生电杆支架、自行车等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圆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这样学以致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事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在单元结束或学期结束时,学生对整个单元、整节知识、整册知识掌握得怎样?如何进行综合训练?这历来是教师头痛的问题。

大多的方法就是出试卷考学生。

而这样学生都感到害怕,久而久之,必然生厌。

如果教师在此时联系生活,带学生走进生活,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用学生心中的想象来联系数学知识,进行训练,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使学生感到生活中远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使学生切实学到终身受用的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