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清洁好帮手》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教案《清洁好帮手》含反思
课时安排:1课时
年龄段:5-6岁
学科领域:科学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清洁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1. 认识各种清洁工具,如拖把、扫帚、垃圾桶等。

2. 了解清洁工具的用途,如拖把用来拖地,扫帚用来扫地,垃圾桶用来扔垃圾等。

3. 学习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通过反思,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1. 清洁工具的图片或实物。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动手操作材料。

3. 垃圾桶、扫帚、拖把等实物的操作材料。

二、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教师出示各种清洁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清洁工具的名称。

Step 2:清洁工具的认识
1.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清洁工具的用途,如拖把用来拖地,扫帚用来扫地,垃圾桶用来扔垃圾等。

2. 引导幼儿观察清洁工具的特点,如拖把长长的,扫帚有扫地的形状等。

Step 3: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1. 教师演示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拖把拖地的动作,扫帚扫地的动作等。

2. 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使用方法,实际操作一下。

Step 4:动手操作
1. 教师给出一个清洁的场景,如教室里有很多垃圾,需要幼儿用垃圾桶扔垃圾。

2. 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Step 5:反思
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使用清洁工具?使用清洁工具的好处是什么?
2.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清洁工具?使用清洁工具时要注意什么?
三、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反思的深度,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清洁工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四、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清洁工具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清洁工具的使用,
培养幼儿的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幼儿对清洁工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高,能够正确使用清洁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但在反思环节,部分幼儿对于使用清洁工具时要注意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程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六、教学准备
1. 清洁工具的图片或实物。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动手操作材料。

3. 垃圾桶、扫帚、拖把等实物的操作材料。

4. 清洁场景图,用于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

七、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各种清洁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清洁工具的名称。

Step 2:清洁工具的认识(5分钟)
1.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清洁工具的用途,如拖把用来拖地,扫帚用来扫地,垃圾桶用来扔垃圾等。

2. 引导幼儿观察清洁工具的特点,如拖把长长的,扫帚有扫地的形状等。

Step 3: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5分钟)
1. 教师演示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拖把拖地的动作,扫帚扫地的动作等。

2. 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使用方法,实际操作一下。

Step 4:动手操作(5分钟)
1. 教师给出一个清洁的场景,如教室里有很多垃圾,需要幼儿用垃圾桶扔垃圾。

2. 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Step 5: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使用清洁工具?使用清洁工具的好处是什么?
2.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清洁工具?使用清洁工具时要注意什么?
八、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反思的深度,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清洁工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九、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清洁工具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清洁工具的使用,培养幼儿的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参与清洁活动。

十、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幼儿对清洁工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高,能够正确使用清洁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但在反思环节,部分幼儿对于使用清洁工具时要注意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程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在清洁方面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爱清洁、讲卫生的意识。

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评价
四、教学延伸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