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好“三峡牌〞推动旅游大开展的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打好“三峡牌〞推动旅游大开展的研究报告
长江三峡地处渝鄂两省市交界的长江干流上,西起我县白帝城,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X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它是我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是我国最早向世界推荐的两条黄金旅游线之一〔另一条为丝绸之路〕,X元人民币反面的三峡夔门景观更彰显了长江三峡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推动旅游大开展的今天,如何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打好“三峡牌〞,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千年美景焕发新风采、展现新魅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和重大使命。

一、打好“三峡牌〞,是推进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提档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三峡的自然人文风光依旧充满无穷魅力。

长江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以及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

李白的一首《早发白帝城》,免费为三峡、为白帝城打了上千年的广告。

在三峡库区蓄水之前,曾经掀起了“辞别三峡游〞的热潮;蓄水之后的三峡,其自然人文风光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

不仅瞿塘峡之雄奇险峻,巫峡之秀美幽深,西陵峡之曲折惊险风采依旧,而且平添了几分“高峡平湖〞的壮阔与妩媚。

近几年,各
大主流媒体都在推出“新三峡、新魅力〞,为三峡正名,为再次掀起“三峡热〞摇旗呐喊。

〔二〕三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早已蜚声中外。

三峡与长城齐名,一个是自然地理标志,一个是历史文化符号,是中国推向世界的两张名片。

与挪威峡湾、埃及尼罗河、东非大裂谷、美国大峡谷齐名的长江三峡,是中国的三峡,也是世界的三峡。

接待入境游客居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亚洲、港澳台和欧洲,其中亚洲占X%,港澳台占X%,欧洲占X%。

入境旅游人数居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韩国、日本、泰国、美国和马来西亚。

游览三峡的国内游客主要是夕阳红和亲子团,主要来自临近省份,四川游客占X%,湖北游客占X%。

这些大数据说明,游览三峡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追捧。

〔三〕利用“三峡牌〞打造旅游升级版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今年X月X日,全市召开了旅游开展大会,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陈敏尔在讲话中指出,旅游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日益成为一种生命体验和生活方式,旅游业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阳光产业,也是创造美丽、传播美丽、分享美丽的美好事业。

会上,提出了打好“三峡牌〞“山城牌〞“人文牌〞“温泉牌〞“乡村牌〞这五张牌的开展战略,首先就是要打好“三峡牌〞。

二是区位优势越来越好。

全市正在加快构建“快进慢游〞体系,在航空、陆路、水路等方面加强交通建设,着
力解决可进入性差的交通“短板〞问题。

云阳、巫溪都在抓紧推进通用机场建设。

就我县来看,随着渝宜高速通车和X机场、郑万高铁的即将建成,一个“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初见端倪。

三是“新三峡〞旅游正在强势回归。

相关区县都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旅游开发风生水起,比方X利用三峡最具特色的人工湖,持续举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汉丰湖摩托艇公开赛等体育旅游活动;云阳依托“天下第一缸〞,打造三峡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X加快培育三峡院子、悬崖温泉、神女天梯等旅游业态。

就我县来看,正在加速打造《归来三峡》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三峡之巅等重点工程,全力建设瞿塘峡·白帝城精品景区。

近几年,游客量和旅游收入也不断增加。

仅以我县X年为例,全年购票游客X万人次,过夜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均增长X%以上,旅游开展步入快车道。

二、打好“三峡牌〞,推动旅游大开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处处有风景、山山有文化的三峡旅游,也有着不可回避的“隐痛点〞:
一是顶层设计乏力,缺少科学统一的旅游开展系列规划。

虽然X年国家出台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开展规划纲要》,但是这只是一个指导性规划,缺乏操作性,之后没有跟进制定系
列具体规划和实施意见,更没有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没能把三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指导、统一打造、统一营销。

二是各区市县各自为政,无序开发。

由于缺乏具体规划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导致各区市县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恶性竞争,互相杀价,市场混乱。

同时,也导致产品结构单一雷同,互动体验性工程少。

长江三峡旅游业态长期停留在峡谷观光游、过境游,游客成了纯粹的“看客〞,三峡游甚至被游客贴上“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标签。

三是缺少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可进入性差。

由于资源和资金分散,各区市县无力打造精品景区。

陆上旅游精品线路几乎还是空白,多年来严重依赖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航线,然而线路长、速度慢,停靠景点少,停靠时间短,不但游客量有限,而且带动性不强。

虽然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但是进入景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四是没有把三峡作为一个品牌进行整体开发营销,削弱了品牌的影响力。

三峡的自然人文风光相对集中,且文脉相通,理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营销,然而受体制机制的约束,相关区市县仅仅立足本区域开发和包装旅游产品,互相争夺旅游资源。

以三峡红叶为例,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品牌,整个三峡地区特别是X、X、巫溪的红叶都很有欣赏价值,然而三峡红叶却被X红叶取代,品牌严重缩水。

五是制约因素多,旅游开展受限制。

为了提升景区知名度,我们千方百计争取天坑地缝景区被国务院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景区,被国家建设部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但是,令人为难的是,天坑地缝景区方圆X平方公里被划为生态保护区,其中X多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不准开发利用,致使景区多年来面貌依旧。

白帝城景区也同样面临这样的为难局面。

三、打好“三峡牌〞,推动旅游大开展的几点建议
从宏观层面而言,国家和地方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一要从市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三峡旅游统一规划、统一打造、统一营销。

作为政协委员,我们有责任大声疾呼,尽快把大三峡旅游开发由市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X月,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张玲带队赴我县考察调研,她很赞同这个战略设想。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在提案中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

要树立大三峡意识,把大三峡作为国家地质公园来打造,实行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实施大投入、大开发,维护三峡品牌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实施品牌开发、品牌经营和品牌管理。

可以借鉴井冈山市将全市X点个大小景点整体创立为XA景区的做法,亦可由国家主导,将长江三峡涉及的区市县相关景点整体创立为XA 最高等级景区。

二要鼓励和支持各区市县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打造三峡系列旅游精品。

新三峡旅游产品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
步完善产品结构,着力构建游船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都市旅游、节会旅游和三峡工程旅游等旅游产品,深度挖掘产品内涵,形成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

重点提升大三峡、小三峡自然与文化旅游,屈原·昭君故里文化旅游,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古迹旅游,丰都名山文化旅游,神农架自然遗产旅游等传统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三峡大坝、高峡平湖观光旅游,天坑地缝自然奇观旅游,巫峡十二峰、红池坝、仙女山休闲生态旅游等旅游新产品。

要联合推出几条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推广三峡大坝至重庆的三峡黄金水道旅游线,三峡大坝至神农架、神农溪的“双神〞旅游线,三峡大坝至神农架、巫溪、开县、X的生态精品旅游线等。

三要以长江三峡为旅游目的地,加快构建大交通格局。

要将三峡旅游建设成以新三峡为品牌,以自然生态观光和人文揽胜为根底,以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为主体,以科考探险和体育竞技为补充,融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为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开展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加快出境通道建设,快速建成郑万高铁、渝昆高铁和X机场,开工建设奉建高速、巫镇高速;积极推进安张高铁、沿江高速。

完善城城通、城景通、景景通交通网络体系,建成奉溪高铁支线、开城高速、开巫高速、巫巫高速。

各区市县域内,也要打通“断头路〞,提升城景之间、景景之间的快速通行能力。

比方云阳正加快推进郑万高铁、江龙高速(江口—县城—龙缸)、云阳长江
二桥、开云巫高速、万云奉巫江南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县域内,按照“一体化、便利化、快捷化、无障碍〞标准,合理布局旅游交通根底设施,打通景区、乡村旅游点“最后一公里〞,力争实现“一小时云阳,半小时龙缸〞旅游交通目标。

我县也应该考虑“一小时X、半小时天坑地缝〞的旅游交通设想。

四要在严格执行三峡旅游开展规划的前提下,大力强化区域合作。

长江三峡横跨湖北和重庆,被多个区市县切块分割,必须建立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指导监督相关区市县严格执行三峡旅游开展规划,大力推动区域合作,促进三峡旅游一体化开展。

首先要加强渝鄂两省市合作,在轮流举办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根底上,建立健全联络工作机制。

同时,市内相关区县更要在旅游规划、业态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通力协作。

去年,我们专门就奉巫巫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意见,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目前,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三县作为轮值主席定期研究相关问题,实现了“一区四县〞旅游一卡通。

我县要继续发挥“领头羊〞作用,进一步扩大和强化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景区互推,客源互送。

五要开展统一宣传营销,树立三峡旅游新形象。

新三峡旅游产品的营销,要建立全球营销网络,建立三峡旅游产品信息中心,制定多方协作的宣传促销方案,开展新三峡旅游产品系列宣传。

在宣传营销渠道上,一是加强媒体宣传营销。

国家级媒体和渝鄂两省市媒体广泛推介三峡,向全球观众展示新三峡的独特魅力。

二是加强节会活动宣传营销。

主办系列化主题节会活动,国家旅游局在加强和整合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庆活动的根底上,进一步加强新三峡旅游产品和品牌宣传;各相关区市县也要因地制宜举办赛事活动、文化展示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新三峡旅游整体形象,不断提升新三峡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